党校案例式教学优秀教案2篇

篇一:党校案例式教学优秀教案

  

  党校教学方式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校教学方式创新理也理所应当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探讨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方式。

  關键词:教学方式;创新;党校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各行各业掀起了改革创新的高潮。教学是党校的主体,教学方式是关键,党校创新主要体现为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党校教学方式创新主要是指围绕学员的兴趣,在教学场所、教学载体、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革新,实现从单向“填鸭式”到双向互动式转变。全国党校系统教学方式创新的实践方法,主要有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

  1.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CaseStudy)肇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来在我国党校系统干部教学培训中被普遍应用。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在路径和方式上恰恰相反:案例教学是从实践到理论,传统教学是理论到实践;案例教学主要靠学员讨论,传统教学主要靠老师讲授。案例式教学的目的不是给大家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通过对特定案例的讨论甚至争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提供给学员讨论的案例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其关键是要有讨论空间,即最好是开放性问题,而非封闭性问题,“1+1=2”的问题无法让学员进行深入讨论;案例还要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重点在于讨论,教师必须为学员提供充分的讨论时间,最好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时间,讨论时要做好记录;在讨论时不要担心发生争执,有时候争执恰恰说明了案例存在讨论空间。为了能够使讨论更加充分,在案例讨论前最好还要给学员熟悉案例的时间。案例教学关键在于点评,教师点评既要概括学员讨论的要点,又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不亚于传统课堂上的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还要具备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理论功底。

  2.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指把研讨和教学有机地结合,寓教学于研讨之中。研讨式教学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它实现了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做到了在学习中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中促进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党校学员不同于国民教育中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为实行研讨式教学提供了有效保证,和学员个体学习不同的是,党校把学员组织起来,能够发挥其群体优势。

  广义的研讨式教学包括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这一点党校系统使用较广;狭义的研讨式教学则有着特定的含义,只有上海、北京等少数党校进行了尝试,虽然成本较大,但效果非常好。它首先要求学员在报到时就带着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两个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由党校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若干个可供研讨的专题。党校可以安排教师对这些问题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然后按照学员的兴趣,把学员分成若干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配备相应专长的教师。课题组对问题进行广泛研讨,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研讨,形成调研报告,最后由教师或课题组学员代表在全班学员面前详细介绍调研报告。研讨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和优点是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研究问题的深入性,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作用。

  3.现场式教学

  顾名思义,现场式教学是指把课堂搬到现场,通过现场的感性认识来强化学员的理性认知。现场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人们对现场参与的兴趣和记忆都要远远高于单纯的抽象理论讲解,它突破了学员被动地听、记教条,对内容理解不深刻、对课堂兴趣不高的现象。现场教学通过对实际现场的参观、与实际工作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以及回到课堂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同时学员对授课内容有了直接、感性的认识,优化了“课堂”效果。

  现场式教学实现实现了三个延伸:一是课堂的延伸,即从学校课堂到现场;二是教师的延伸,即从学校教师到实际工作人员;三是思维的延伸,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教学所选择的教学问题应该是学员们所关注的问题,学员要感兴趣;要给学员和实际工作人员以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交流越充分越好,以此获得第一手资料;要给学员相互之间以充分的讨论空间,讨论越充分越好,加深认识;要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高度概括和深度阐述,提升理性认识。尤其要指出的是,现场教学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能变成户外旅游和学员聚会;研讨的问题要有现实意义,不能报喜不报忧;教师的阐述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上升到理论高度。

篇二:党校案例式教学优秀教案

  

  党校教学中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精选五篇)

  第一篇:党校教学中案例教学环节设计

  案例教学环节设计

  一、提前2天布置作业

  要求学员上网查找关于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故的相关资料。为召开案例分析会做准备。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7.23动车追尾的事故处理有哪些可取之处

  2.7.23动车追尾的事故处理有哪些失当之处(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公共危机,遭受公众的指责?)

  3.从对7.23事件的处理中,我们应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二、课堂教学

  一上午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会

  1.第一阶段:讲授(7:30—8:50)主讲人成晓伟

  时间80分钟。

  2.第二阶段:分组讨论。(8:50—9:20)

  讨论前下发《“7.23”动车追尾事件相关资料》。全班按自然组分成三组,由组长带领分别在三个教室进行。各组长安排好记录。

  讨论问题:

  第一组

  分析7.23动车追尾的事故处理有哪些可取之处。(说明原因,说服力要强。)

  第二组

  分析7.23动车追尾的事故处理有哪些失当之处(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公共危机,遭受公众的指责)

  第三组

  从7.23事件的处理中,我们应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须选出1位代表做为下午案例分析会的主要发言人。各小组下午召开案例分析会前将名单报给班长。由班长再报给主持人周密老师。

  3.第三阶段:(9:40——11:30)召开案例分析会。主持人:周密

  方

  式:

  (1)播放视频(14分钟)(2)案例分析(40分钟)

  学员根据上午的授课内容,结合网上信息、下发的文字资料和视

  频资料,做出科学合理并有建设性意义的分析。

  每组选出1位代表做主要发言人,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其他两组认真听取发言,然后提出质疑。发言组发言人或其他成员必须给予答复。质疑人的提问要有理有据,答复方的答复要。

  (3)归纳总结(20分钟)成老师(11:00——11:30)

  三、要求

  1.每组主要发言人要认真准备。除了讲小组讨论的共识,还要在讲话前拟定好可能被质疑的问题,做好答复的充分准备。组内其他成员要集中精力,做好补充准备。

  2.发言组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听,如果对发言组的发言有异议,可以在发言人发言结束后提出质疑。

  3.要把这一事件当做是亲历亲为的事件来对待,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第二篇:党校教学中突发事件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

  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件案例分析

  “7.23”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为应对此次危机,政府采取了两个大方面的措施。一是组织救援;二是发布信息。

  一、处置可取之处1.反应迅速

  表现为迅速组织救援,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上级及时下达指示。(《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的规定,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当地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臵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这一点做得相当好。第一,抢第一时间,第二,适时采取了应急措施。

  2.信息公开

  在铁路方面认为现场救援完毕,已经具备通车条件之前(事故发生后26个小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救援和伤亡情况,答记者问。

  3.启动问责机制

  我国实行的“结果问责”,只要这个事实出现,就要问责领导。所以,事故发生后,24日上海铁路局局长等三人被免职。王勇平答记

  者问时这个问题没错。国务院调查报告出来后,有5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011年5月29日报道,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因严重违纪被开除了党籍。他对“7.23”动车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他的问题出来后,铁路一年来连查9名高官。

  二、处置失当之处——

  1.铁路部门救援抢险过程处臵不当

  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了抢时间开通线路,搜救幸存者不彻底。所以掩埋车头,给人留下欲掩埋真相的印象,提前切割车体,清理现场,违抗了中央领导“救人第一”的命令。

  2.信息发布不及时

  信息发布的黄金时间是4小时。过去26小时才发布信息,关于伤亡情况等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被公众所掌握。人们认识上的空白早已经被各种非官方消息所填补。公众舆论没有得到及时引导。《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3条规定,政府应当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臵工作的信息。

  3.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发言失当

  第一,开篇详细回顾救援工作用时太长。

  24日晚将近11时,铁道部就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媒体记者,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用了大量的时间详细回顾了铁道部如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何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工作,措施如何得力。媒体发出的那么多质疑,正等着有人回答;公众有那么多的疑问,正等着有人回应。而新闻发言人却用这么多的时间、喋喋不休地谈作为,让人觉得奇怪。

  记者们大老远跑来不是来听废话,空话套话的。这个时候,公众想听到的是诚意是道歉、是反思是悔过。新闻发布会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来回答问题。

  第二,违反信息公开真实原则。

  信息是公开了,但让人觉得公开得不彻底,似乎有隐瞒的嫌疑。铁道部这个时候开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告诉大家真相,安抚人心,给大家以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可是透过这场新闻发布会,我们知道

  的信息其实非常有限。且这位发言人屡屡失言。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第三,与媒体沟通缺乏诚意。态度不诚恳。所以,王勇平成了媒体炮轰的对象。

  主要体现在三个问题的回答上,一是关于动车的质量问题;二是发现小伊伊的问题;三是掩埋车头的问题。

  关于动车质量问题。发言人一味强调“中国动车是经过质量检验的,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我相信中国动车的质量。”既然有质量保证,为什么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雷击断电的情况呢?

  关于小伊伊最后被发现的问题。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小伊伊是在搜救活动结束后才救出来的”时,发言人说“这是个奇迹”,记者们大声喊“这不是奇迹!”其实小伊伊获救纯粹是个侥幸。是在已经停止搜救的情况下,被发现的。这

  一点央视媒体已经做过报道。这种把疏忽当奇迹的回答,更是让人气愤。

  关于掩埋车头的问题。发言人在援引了前方抢险人员的解释后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回答,更是引起公众的不满。王勇平在讲这段话的时候,用力一甩脑袋。这段画面也被制作成GIF动画,在微博上发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和“这就是一个奇迹”的造句瞬间霸占微博。这种句式被网民称为“高铁体”、“铁路体”。

  还有,当记者问到比较尖锐的问题时,他又会以“我年龄大了,记不住那么多问题”,“我先喝口水”等搪塞、逃避。应变能力较差。而且说实话,说谎话。

  新闻发布失败原因:

  一是会前缺少充分准备。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讲什么(主题),讲到什么程度。关于事件的全部信息,直到最新的信息,还有相关政策,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要考虑。

  二是新闻发言人没有选择好。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的就是要保证对外宣传的高度一致,主动引导舆论。所以,发言人不仅要对事件有全面的了解,还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另外政府召开新闻发

  布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稳定人心,以诚恳的态度给公众一个可信的交待。这位发言人的发言,却给公众留下了不诚信、欺瞒大众的印象。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

  据披露,这场非同寻常的发布会,他一开始就没有思想准备,并且缺乏起码的信息资料掌握,直到他下飞机之前,他还不知道有一场刀丛剑树般的发布会在等着他。当某部门领导向他下达这项任务时,他对事故现场的情况还一无所知,对网上已汹涌万丈的舆情更来不及消化和分析,身边也没有一个得力的团队帮助他梳理文案,提供记者最可能问及的口径。甚至在进入会场前,当某领导问他有没有把握,他还报以摇头作为回答。因此,当他一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时候,失败就注定了。

  三是发布会台上就坐官员缺少必要的补充发言。他们都是与事件相关的部门领导人。事先没有统一口径,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4.对社会关切回应不准确(1)官方口径不一致

  关于伤亡的数字,刚开始铁道部公布为35人,而其它消息则显示为38人,而当官方显示38人时,新浪网又显示是40人遇难。说法不统一,使政府公布消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政府发布信息的原则之一是“统一、准确、及时”。如果政府越是遇事隐瞒、掩盖,就越会丧失公信力。即使后来向社会公布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公众依然会心存疑虑,猜测不已。公众当然会怀疑政府是为了降低事故的严重性、减轻责任而谎报死亡人数。

  (2)政府对事故原因解释反复

  也是大有欺弄群众之嫌。政府一次次给出答案,又一次次推翻,明显缺乏诚意。公众是信息的弱势群体,政府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主流性,公众容易接受和相信。可是说法反复,答复不确定,那么公信力和权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削弱。从而引发信用危机。另外政府这种反复不定的行为也是对群众知情权的侵犯。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有权了解国家大事,有权知道事件的真相。

  三、经验教训1.速度第一最关键

  反应要快,救援要及时。快说事实,慎讲原因。要和谣言和流言

  抢时间。

  2.真实和坦诚非常重要。

  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消息来源是多无化的,尽管公众处于消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谎言是包不住的。网络的力量十分强大。人们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社区等渠道来获得信息。政府如果虚报、谎报事实,非常有可能在网上揭露出来,只会使政府再次陷入危机。任何坏消息都是捂不住的,如果政府信息缺失,坏消息就会呈放大效应,愈演愈烈,一些流言和谣言也会乘虚而入,加剧公众的猜疑心理,从而降低政府的权威和信誉。所以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出

  自己的声音并努力让公众相信。发布信息要即时坦诚,即时而不坦诚,马上就会被揭露;坦诚而不即时,也无法获得谅解。

  要取得公众的谅解,和公众达成一致。就要讲真话,真话要讲准确。这就需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制度,完善信息沟通,确保信息准确。

  公布的信息一定是公众想知道的信息,如发生的事件、地点、原因等。

  3.勇于承担责任

  新闻发言人的发言给人的感觉是在推卸责任,30分钟的发布会,用了十三四分钟在讲救援,实际上在标榜政府做得如何如何好。对公众关切的问题,不是避而不答就是支吾搪塞。关于事故责任问题,一个也没有给出正面的交待。

  4.预防很重要

  事故处理完之后,2011年12月25日国务院出台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的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做了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重大事故,关键是设备质量、招投标过程、上道使用以及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预防。所以,我们强调预防胜于应急。

  这次事故损失惨重,如果把这些钱用在防上,不仅免去了人员伤亡,公众的非议,还节省了很多钱。做为将来掌管重要工作的各位,一定要吸取教训,让我们的工作更出色,人生更有光彩。

  第三篇: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第四篇:教学设计中的环节

  教学设计中的环节

  教学设计对于我们教师这个行业来说,教学设计好像就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教学设计时刻出现在我们教师的“视野”中,但真正去看它时确又是那样的模糊不清,以下内容是本人根据自己的平时教学所写,若有不足,错误的地方,请各位同仁们批评指正。

  根据平时“六认真”工作之一的备课经历可知: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仪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三维教学目标从此诞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说老实说虽然有点烦厌,但我们确实应努力根据三维目标去培养全面发展

  的学生。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在进行这个设计时,不要想完成编写教案的应付,而对这个设计随便写些,我觉得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在编写时,说出原因,也就是,由于什么,所以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因为学生怎样,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仪器:

  物理也是好多知识通过实验得来,因此这个设计我觉得还是把做的实验做下,该演示的就演示下。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

  这个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此过程应包括,情境引入(一节课的开始,一节课学生是否有兴趣,就看我们老师通过情境引入是否激发出学生的激情没)新知探索(这是我们教学的内容,我们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学,去练,去总结新知)巩固练习(检查学生次节课的掌握程度)新知总结(让学生回忆下本节课他所学到的知识)和作业布置等

  教学设计中的板书设计:

  这个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好像用处不大,因为我们上课全采用电子白板,呵呵??以后可以改成课件的设计或电子白板界面的排版等。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

  年轻老师要想快速成长,不妨好好写写这个,这对于教师的发展起到加速的作用,尽量写出本节课上完后的真实反思,以便以后查阅和改正。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

  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描述磁场时采用理想模型法;描述电流时采用类比法等)

  (3)教具的设计

  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20—25分钟、小结3—5分钟;随堂练习5—8分钟,学生记忆知识2—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

  第五篇:第十章

  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幻灯片1第十章

  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事件,熟悉教学目标的类型;

  ?2.掌握和学会教学目标的陈述并用以指导教学测评;

  ?3.初步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设计的能力,并用于教学设计;

  ?4.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的要求。?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策略与教学环节的运用

  幻灯片2第一节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所谓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产物是经过验证的教学系统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和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的整套(印刷的或视听的)教材、学习指导、测试题、教师用书等,以及对所有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辅助工作做出具体说明的教学实施计划。幻灯片3“教学设计”同通常所说的“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联系在于都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活动”,都需要钻研教材(包括课程标准)、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媒体)、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步骤和程序(包括课后的作业、练习),都要将“设计想法”化为“教学方案”——文字和电子版的教学计划(学期、单元、课时的)和课件。

  其区别在于,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备课更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幻灯片4二、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

  (一)教学目标层次与分类的认识

  我国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制订的关于课程的(学科科目)教学功能及其预期结果的规定。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为指导,同时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幻灯片5(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目标编制的核心是目标陈述问题。在目标陈述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陈述模糊,无法操作,更无法测量。目标陈述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1.行为目标陈述

  2.情感领域目标编写

  幻灯片6(三)教学任务和学习起点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步骤:一是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即已有基础,即通过学生的作业批阅、测验评阅、答问评卷、反应观察等方式,尤其是上一或相关单元教学目标的检测,了解和确认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即起点能力。

  二是分析使能目标及其与终点能力的顺序——逻辑关系。终点能力即教学目标设定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等。使能目标即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目标实现之间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或称为“子技能”,“从属技能”、“先行必要条件”性目标。

  三是分析支持性条件,即通过考察、观察、测评、检阅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心向、注意力和认知策略,如“将要学习的新知转换为已掌握的旧知”的推理策略,其他如阅读、复习、系统化等策略。幻灯片7三、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

  不同知识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处理、加工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即事件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幻灯片8(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这类知识可分为: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幻灯片9△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着重考虑好如下几个教学事件:1.引起与维持注意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经过精心组织的新知识

  4.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5.指导学生巩固新知识

  最后一步“测量与评价。幻灯片1(二)概念的教学策略设计

  加涅根据概念关键特征习得的方式,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的关键特征通常都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感知概念的正反例证而获得,即概念的关键特征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让我们感觉到。定义性概念的关键特征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或感知获得,而必须通过言语式的定义获得。幻灯片11△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并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定义

  3.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习得的概念并为练习提供反馈

  幻灯片12(三)命题的教学策略设计

  命题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的贮存形式,是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能对其作出“是”或“非”的判断。可以将命题分成两类,一类是特殊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具体事实,没有概括性。另一类是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特殊性命题又叫非概括性命题,在很多情况下又被称之为事实。概括性命题有时又被称为原理和规则。幻灯片13△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2.引导学生习得原理的内容3.让学生举实例说明原理

  4.引导学生将新习得的原理与先前的知识融会贯通

  幻灯片14(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程序性知识教学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幻灯片15△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

  1.规则学习的陈述性知识阶段与原理的学习相同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规则,它的学习首先要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即学生首先要知道所学习的规则是什么。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利用相

  关的原有知识和具体的例证来促进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2.通过变式练习使原理转化为支配行为的规则

  变式练习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关键环节。变式练习的变主要体现在将同一条原理用来解决不同内容的问题上。在设计变式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如下几点:(1)注意变式例子的相对同一与变化。

  (2)注意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注意练习的分散与集中。

  幻灯片16(五)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策略活动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活动,怎样使这种内隐的活动让学生仿效,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描述其内在思维,使学生可以想象。

  要搞好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同时注意挖掘课程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幻灯片17△应着重考虑的教学事件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适合策略应用的变式情境3.引导学生概括构成策略的规则

  4.设计变式练习,引导学生理解策略应用的条件

  幻灯片18第二节

  教学工作环节

  教师的教:

  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和教学检测(“备、教、辅、改、查”)

  学生的学: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自查

  其中心环节是上课

  幻灯片19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为上课做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三项工作,实现三个转化,制订三种计划

  幻灯片201.三个转化

  ①熟悉教材把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②掌握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并转化为教师教学指导思想;

  ③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并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幻灯片212.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要做到“懂”“透”“化”。?(2)了解学生。

  ?(3)选择教法,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样式。

  幻灯片223.制订三种计划

  ?(1)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幻灯片23(二)上课—教学的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得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语言清晰

  6.双边活动积极

  幻灯片24(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意义

  2.课外作业布置注意的问题

  3.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四)课外辅导和答疑(五)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1.考查2.考试

  幻灯片25二、教案的编写

  教案的编写

  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文本形式化过程。

  从形式上说即是表述教案的要素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与板书设计

  的问题。幻灯片26(一)教案的要素条目结构

  1.课题名称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重点难点5.课的类型6.教学方法7.教材教具准备8.教学时间9.教学步骤

  10.板书设计、练习、作业和测验题

  幻灯片27(二)教学过程活动与板书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结构:一是组织教学;

  二是检查复习、引入新课或激发学习动机

  三是教授新课;

  四是小结巩固新课;

  五是布置作业。幻灯片282.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内容处理、活动设计、方法设计和时间设计。

  3.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突出重点难点;保留和擦除部分分明;形象地揭示内容的各种联系。

  幻灯片29思考问题:

  1.教学设计主要做些什么事情?

  2.教学目标可以做哪些分类,其陈述有什么具体要求?

  3.教学任务和学习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4.陈述性知识教学包含哪几种知识的教学,各自的主要教学事件有哪些?5.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6.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其中心环节“上课”有哪些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与备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同传统的教学目的要求的编制有什么不同?

  8.运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设计要求评点有关教学案例。9.结合有关教学案例,尝试谈谈策略性知识教学设计的体会。10.选择一个课题尝试作教学任务和起点能力分析。11.教师应该如何备好课?

  幻灯片30本章知识点

  ?1.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备课的内容或方法)?

  3.上好课的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4.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结构

推荐访问:党校案例式教学优秀教案 党校 教案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