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

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以阳塘村建设调查为例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以阳塘村建设调查为例 作者:云南大学信息学院级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

篇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以阳塘村建设调查为例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

  以阳塘村建设调查为例

  作者: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级通信工程专业杨荣浩,学号 1060099,班次 2A0254,序号:103

 调查时间:暑假 7月 16日到 7月 28日

 调查地点: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阳塘村

 调查对象:部分村民,村支书(徐占华,男,汉族,电话,家庭住址: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阳塘村),村委副主任(吴朝党,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阳塘村)

 调查方法:现场访谈法、电话、观察法。

 调 调 查 者: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杨荣浩

 一、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必经驿站。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它不单强调农村经济的建设,还包括其它的方方面面。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方面总要求以来,中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有效、科学的进行中。鉴于此,我于 暑假,即 7 月 15 日返回家乡阳塘村着手该村的建设调查,经过观察、访问、浏览相关网页、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取信息,分别从农村建设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农村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进行相关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及相关分析来看,在农村新建设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建设中,最有成效的是物质建设,而其中公共建设中有 70%-80%的资金来源靠国家拨款或扶持,劳动力支持还有近 30%(农村建设中比较大的工程)的是靠外来劳动力。其中效果最不理想的便是体现在看不见得东西上,如精神、文化、政治、民主建设等方面。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边远高寒山区农村经济方面的建设、人民生活方面、公共设施的建设及有关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其它方面不做过多的调查研究。

 二、主体

  阳塘村基本概况:阳塘村隶属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的一个自然村,坐落于半山腰,海拔在 1500 米左右,现全村共 925人,219户,居民 98%是汉族。

 本次调查于 7月 16号开始,于 7月 28号结束,历时 13天,鉴于农村早出晚归的起居规律,调查的时间安排主要在晚上,深入家庭了解当前阳塘村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与村民促膝长谈。白天主要是窜窜巷,观察一下住房、道路交通等状况,进入小卖铺询问营业问题,从另一个侧面了解阳塘村当前的消费力或购买力。在访问村干部时,向她们讨教阳塘村的发展状况,相应 “三农“政策的实施,谈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在调查期间,经过访谈笔记、访谈照片、视觉感观,还利用网络浏览关于新农村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建设的相关网页,访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和数据,进而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在整个调查活动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艺术地从与她们的交往中有理、有利、有节并合法的得到需要获取的东西。在这次调查中我还觉得下面的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要真诚。只有真诚的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的对待自己。第二,要虚心。虚心求教,虚心学习,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了不起,只有联系群众,保持与群众的紧密关系,那么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很容易地被解决掉,所谓 “事在人为”嘛。第三,调查一定要注意群众基础。只有群众基础好的地方才方便你调查的深入,如果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那就要看你的其它能力了。第四,要想调查得以深入,必须把各种调查方法结合起来,不能采用单一的调查方式。第五,调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然,除了以上的经验,还有其它更多的好的经验能为我们服务,帮助我们搞调查。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经济收入及购买力方面的调查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展开、三农政策的实施,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物质方面的了。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无论是住的还是用的都得到极大的改进。下表是阳塘村近 5年的收入情况统计表:

 表 1 阳塘村经济收入表

  收入 年份 总收入(万元)

 人均纯收入(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70.01 685

  172.97 717

  178.5 753

  254 1040

  289.55 1117 注:该表由阳塘村副主任吴朝党(汉族,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阳塘村)提供。

 表 2 中国农村经济收入表

  收入 年份 人均纯收入(元)

  2936.4

  3254.9

  3587.0

  4140.4

  4761

  注:该表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分析:由表 1 得知阳塘村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收入稳步增加,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但与表 2 比较可知阳塘村的经济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相距甚远。

 阳塘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只相当于全国在 1994 年的水平(1221元),相差 左右。总之,阳塘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十分欠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下表是阳塘村小卖铺的相关统计数据:

 表 3 阳塘村小卖铺营业情况表( )

 内容 户主 月平均 商品种类 支出(元)

 收入(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杨世太 320 35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2 杨荣寿 300 40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3 徐朝然 700 76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4 吴克强 100 18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5 梁本成 250 30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6 王恩苍

  150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7 梁祖荣 150 15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8 欧景维 3000 320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农药、化肥 9 段时和

  250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香烟 10 闫祖明 200 25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11 李祖送 400 350 饮料、小吃、生活用品、小学生用品 注:1、表中的收入与支出定义为:支出=∑(各种商品数量*各种商品购买单价),收入=∑(各种商品数量*各种商品出售单价)。

 2、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都是户主的一个估计值。

 分析:

 前,阳塘村小卖铺的数量只有 4 家,而今有了 11 家,从这个数字体现的一个侧面来看,阳塘村的购买力已经提高了很多。从上表可见阳塘村的购买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更多的是小商品的购买,对大一点而且有较高价值的商品的购买力还不够强。除了从小卖铺中反应的情况外,我还观察了阳塘村村民到集市赶集的情况,几乎每一集(五天为一集)都要去两农用车,约 40——60 人。而 前,一个月才去两三次,每次去的人数跟现在也差不多。一句话:阳塘村购买力提高了。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再看看有关人民生活方面的情况。

 现在阳塘村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在衣食住行,还是在文化生活方面都是如此。通信方面,座机由十几年前的一部(公用,设在村公所)变到如今 75 部,手机从零部上升到今天约 280 部,平均一户有一部多,可是网络到当前为止还没有,不过网络在阳塘村的出现也为时不远了。家电方面,将近90%的家庭都有电视机了,碾米机共有 4 台,冰箱共有 7 台,电磁炉约 20 台,微耕机 5 台。交通方面,摩托车约 90 辆,其它机动车共有 4 辆,主干道由泥路变为沙石路(石头垫在下,上面铺上一层沙子),村内主干道一部分已经由石块砌成,而另一部分从主干道到每户的大门(称之为巷)也实现了石块的铺设,这使得交通打破了机动车雨季不能开动的状况,方便了人民的生活,便利了村里的交通。卫生方面,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近 30%,80%的家庭已近拥有厕所,饲养户也都有了固定的饲养牲畜的场所。住房方面,已经结束了茅草房的年代,家家户户都是瓦房,还有 15%左右的家庭的住房的一部分已经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有 25%的家庭是砖瓦木结构(这 15%和 25%的家庭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由于电视机的大范围普及,人们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休闲娱乐及文化生活主要还是依赖电视机,村风村貌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迷信活动、打架斗殴、赌博、盗窃很少发生,道路两旁没有大面积的垃圾倾倒,但当前,村内还没有妇女之家、老年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

 图 1 村内主干道

 图 2 巷

 图 3 住房变化最快的家庭

 图 4 最贫困家庭的住房

  分析:图 3与图 4在两年前的住房都还有茅草房,两家的家境十分相似,父母都没有文化,图 3户主的父亲是个哑巴,母亲口吃而且腿脚不方便,有点残疾,图 4户主的父母只是不懂文化,两户主也没有文化,但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勤劳、后者懒惰,只在这短短的两年内住房就发生如此大的区别。正是:勤劳能够致富,懒惰可致富无。

 再来看看公共设施的建设及有关三农政策的实施。

 近年来,国家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大了对农村各种拨款及政策扶持,下面是采访村支书(徐占华,男,汉族,电话,家庭住址: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阳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塘村)时得到的相关数据。

 用于道路铺设及硬化 115 万元,住房加固 900 元/每户,灾后重建 8000 元/每户,安居工程 3000 元/每户,党员活动室 23 万元,医疗室 6 万元,自来水 1 万元,养殖业(猪、鸡、牛、羊)8万元,种植业:黑桃 800 亩,8 珠/亩,柿子、草果与板栗共拨款2 万元,白花油茶 790 亩,麻竹 300 亩,退耕还林 260 元/亩(连补 8 年),其中除退耕还林需要的树苗及草果苗外,其它树苗都是由国家提供。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 300 人,国家共拨款18 万元,节日慰问又拨 6 万元。全村 90%的水田用于种甘蔗,每亩补贴 33 元——48 元不等,粮种补贴 15 元/亩。家电下乡中乡财政扶持 13%,定向补贴 5 千元,买摩托车 650 元/辆。扶贫温饱村项目 13万元,排水沟 5万元。

 分析:由以上的数据可看,国家政府对农村的生产建设投入,特别是对比较大的项目的投入占农村总投入的主导地位,当前在边远山区的农村(像阳塘村)要靠村自身的能力来搞建设还是十分困难的。其中地理环境的制约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民们种下了许多的杉树、华楠树还有其它的经济植被,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东西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将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将打破以往“只吃山不养山”的状况。再说到山青之时,便是水秀之期,紧接着还可开发水资源加以利用嘛。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图 5 小学

  图 6 村医疗室

 从对阳塘村的调查及对周边临近自然村的观察,我深切感受到:第一,当前的农村建设,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的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依然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一切建设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的建设都是一句空话。同时,要搞经济建设必须得有经济实力,即具有相当优势的经济发掘潜力。第二,教育落后的村庄与教育比较好的村庄相比,无论在经济收入、精神状况、住房还是其它的方面都不及后者。第三,虽然阳塘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看得见的东西与看不见的东西的发展极不相适,各种公共文化活动根本就开展不了。第四,阳塘村在外有工作且收入比较高的人(像大老板、经理)对村里的建设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和给予相应的支持,这一点与其它一些村相比是十分明显的。第五,村领导对农村建设的领导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一点很重要。以我自身的感受,阳塘村的领导在对阳塘村的建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结尾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从为期 13 天的调查、思考及以上的分析可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才不会盲目冒进,不切实际,才会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其次,新农村建设必须广泛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农民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样才能最广范最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由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的。而当前,这一形势在边远山区还十分严峻,这一点我想从阳塘村的建设就不难看出。

 第三,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既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那么完成这一项任务就不能单靠农民了,所谓“孤掌难鸣“嘛。在坚持农民的主体性不动摇的情况下,把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形成合力,那么新农村建设的完成就指日可待了。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那些生产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避免走形式主义。

 第五,勤劳能够致富。只要勤劳,哪怕没有文化,也同样能够脱贫致富;只要勤劳,可保你衣食无忧,居有定所,病有所医。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六,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兴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出路。教育能够增加潜在价值,让你拥有知识、技术和经验,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勒紧裤腰带,让自己的孩子多上几年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七,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村领导的领导作用,向农村委派大学生村官是一项十分不错的举措。

 借此机会我想说:广大来源于农村的同学们,已经有工作的且家是农村朋友们,希望你们以自己的能力为你的家乡,广大的贫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家人在期待着你们,人民在期待着你们!

篇二: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 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全会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 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 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 由我委调研组于 xx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日, 前往 xx 省 xx 市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 xxxx 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xx 市概况 xx 市位于 xx 省南部, 现辖 x 个县(市、 区), 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x 个乡 镇。总人口 x 万, 其中农业人口 x 万人, 占总人口的 x%; 国土面积 x 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x 万亩。

 xx 个行政村, xx 个村民小组。

 2004 年, 全市 GDP 达到398 亿元, 人均 4710 元, 工业增加值 97.7 亿元, 农业增加值 114 亿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 38.35 亿元, 增长 22.2%,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2.84 亿元, 增长 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x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xx 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 WT0 之后, 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 乡 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 工业化、 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

 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 发展的新路, xx 市委、 市政府从 2004 年 7 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 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 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xx 市于 2004 年 9 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 发展新产业, 培育新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 塑造新风貌, 创建好班子 ” 。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 以“亲民、 爱民、 富民” 活动为切入点, 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 (清垃圾、 清污泥、 清路障, 改水、 改厕、 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 以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 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 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 科学规划、整合资源、 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 依靠群众、 整体推进。

 1、 以村镇规划为龙头, 开展新村镇建设。

 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

 计

 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 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 做到规划一步到位, 建设分步实施; 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 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 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 工作。

 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 按照“环境整洁、 道路畅通” 的要求, 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 发动群众开展“三清” 工作, 制定了 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 实行村民自治, 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发展新产业。

 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

 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 资源优势、 区位特点、 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 按照每个县抓 2-3 个主导产业、 每个乡 镇抓好 l-2 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 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 另一方面, 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 抓好产业化示范县、 示范乡 建设, 形成基地带农户, “一乡 一业、 一村一品” 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

 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大力组织实施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 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 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 以实施“农民知识化” 工程为依托, 培育新农民。

 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 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 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 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使 18 岁以上、 45 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 l 至 2 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

 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 职业学校、 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 构建农民培训体系。

 现已建立县、 乡 、 村各类培训基地 3929 个, 其中县级 273 个, 乡 级 965 个, 村级 2690 个。

 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 提高师资水平, 组织专家遵循“规范、 实用、 通俗、 易懂” 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

 三是完善培训机制, 创新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 广泛开展订单培训、 协议培训; 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 对村两委干部、 村级后备干部、 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 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

 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 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

 的思想道德教育, 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又有一定专业技能、 文明守法、 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 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 组建新经济组织。

 一是按照“先运行、 多扶持、后规范” 和“民办、 民管、 民营、 民受益” 的原则, 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 新技术、 新组织” 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 农资供应、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 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

 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 政策上给予扶持, 鼓励、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 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 塑造新风貌。

 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 广泛开展道德、 法律、 文化、 科普“四进农家活动”。

 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 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

 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 树新风” 活动, 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 倡导健康、 文明、 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 创建村组理事会, 促进民主管理。

 逐步把乡 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提高农民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 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 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

 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 抓好基层领导班子。

 紧紧围绕“亲民、 爱民、 富民” 活动, 把以“三清三改”、 村镇规划建设、 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 作为衡量、 检验好班子、 好干部的重要标准。

 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 镇基层工作, 夯实乡 镇基层领导班子。

 全面实施乡 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 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 3 实施乡 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 加强对乡 镇、 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 现象明显减少。

 共完成了 xx 个村庄的改水, 受益人口达 xx 万人; 改厕 xx 座, 受益人口达 xx 万人; 完成通村公路 xx 公里, 其中宽 4.5 米以上的公路 l579 公里, 3.5 米以下公路 xx 公里。

 推广

 “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 后, 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厕, 而且无臭无味。农民说, 用上这种厕所真好, 又干净卫生, 又能保证种田的肥料供应。

 二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 较大改变。

 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 政府干部下来层层做工作, 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

 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 观念逐渐开始改变。

 农民由“要我做” 变成了“我要做”, 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

 以前乡 镇干部下农村时, 是“要钱要命”, 而现在是“送钱送物”。

 四是节约了耕地。

 近一年来, 全市共清理农民无序建房 xx 宗, 共计 xx 平方米; 其中占用耕地 xx 宗, 计 xx 平方米; 依法拆除 54 宗, 复耕 xx 平方米。

  二、 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2004 年 xx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7388 元和2553 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 2034 元和 383 元, 属于欠发达地区。

 辖区内又属低山丘陵区,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xx 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却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 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低成本推进型的赣南模式, 其具体做法在广大中西部低山丘岭地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便于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

 (一)用人得当, 领导先行 xxxx 新农村建设, 是 xx 市委、 市政府审时度势后发起的。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 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

 这表明,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 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 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

 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 在现行体制下, 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二)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政府深入开展调查, 全面掌握当地实情, 制定切实可行、 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

 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 公开扶持标准, 创新补助办法, 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

 调研数据表明, 公共设施中, 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 6:

 4, 家庭设施中, 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 3:

 7。

 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

 村民自愿申报, 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 80%以上的就定点, 实行动态管理, 择优选择定点, 越积极、 越先

 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 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 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

 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 吸引村民代表讨论, 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 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

 通过群众推荐、 选举老党员、 老干部、 老劳模、老军人、 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 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 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 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三)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任务和措施时, 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 切实可行, 不增加农民负担, 不搞强行摊派, 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 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打好基础, 分步实施。

  (四)因地制宜, 科学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 因地制宜, 因乡 镇制宜, 因村制宜。

 在村镇规划上, 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 科学编制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 力求以人为本, 与自然和谐, 格调新颖, 形式多样; 在方式方法上, 先易后难, 分步实施, 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 规范操作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把握规律, 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 建立长效机制,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 规范化、 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

 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 艰巨的工作, 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六)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广大农村点多面广, 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 统一规划, 整体推进; 另一方面, 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 找准突破口, 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 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分步实施。

 (七)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xx 市各地在铁路、 国道、 省道以及公路沿线率先展开新农村建设工作, 特别是在 323 国道、 赣粤高速公路沿线, 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通过典型示范, 做到以点带面, 点面结

 合。

 (八)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

 xx 市 31 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 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 健全了考核措施, 并发挥部门的优势, 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 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 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 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 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 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

 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

 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 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 受益群众出一点, 包扶单位助一点, 社会各界捐一点, 政策优惠减一点, 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

 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行企业、学校、 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 建设新农村的“1+1” 模式。

 三、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新...

篇三: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村建设调查报告 摘要:

 通过我国 在十六大, 十 一五等重要会议中 对“农业, 农民, 农村” 三农问 题的再三强 调, 可以 看得出 国 家对新农村建设的 高 度重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 家全面 建设小 康和现代化, 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的 重大斩落部 署, 是我国 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的 重大措施, 是实 施可持续 发展观的 必经之路, 是时代的 呼唤, 是广 大农民的 迫切愿 望和心声 。

 关键词:

 新农村; 新政策; 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揽全局、 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 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此我在寒假期间对清新县新洲村做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调查发现村民反映的情况有以下方面。

  经济收入状况 :

 虽说中国自从进入 21 世纪以后基本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建设, 但是农村的经 济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农民本身靠种地的收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通货膨胀所 带来的效应使得物价年年上涨使得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变得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 么好,

 可能还不如以前。

 根据调查, 我们发现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程度与其收入情况密切相关。

 只有家庭物质生活富裕了, 他们才会考虑如外出旅游、 增添家中文化设施等相应的文化消费。

 调查中他们亦表示, 如果家庭收入减少, 会最先缩减文化娱乐消费。

 可见, 农村的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 只有使农民群众的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已经 不是种田带来的经济效益了,

 大多数主要靠外出打工来支撑整个家庭。

 种田基本 只是一种对有土地的利用,

 有田不种白不种。

 可见现在的农村的经济状况已经发 生根本的变化。

 教育状况:

 在农村, 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 他们要求上高中、 上大学。

 有 62. 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

 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 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 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 3. 49%。

 看来, 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 , 义务教育完成率达 80%以上, 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思想观念

 更加开放, 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 上预期, 宗教迷信活动日 益减少。

 在此, 九年义务教育是做的比较好的。

 物质生活:

 在 90 年代的农村里, 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 用 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

 走亲访友, 上街赶集有 80%的人只能靠步行, 15%的人借助于自 行车, 二只有 5%的人用 的是花销大, 噪音大, 污染大的摩托车; 出 门 走的是泥泞路, 家中 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 全村只有 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 电视。

 但是进入 21 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 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 房中 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 交通更是不用 说, 村村通的是水泥路, 路上自 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 摩托车也成了家中 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在农村, 几乎 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 DVD, 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 见的, 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 家家都有, 人人必备。

 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 一个“ 新” 字。

 农村设施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很难落实。

 还记得那句在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标语“要想富, 先修路”。

 几年前, 村里头没有水泥路的时候, 每当下雨都还是黄泥遍地, 道路崎岖, 人车难行。

 后来建好了水泥路, 这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与之前的坑坑路相比, 真的有很大的差距, 给村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 投资渠道单一。

 虽然近年来市委、 市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但是,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不容乐观。

 虽然各个农村的现状发展不平衡, 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一和设施缺乏却是很普遍的现象。

 农民绝大部分信息来源于电视和与人的交谈, 而且大部分农村的电视频道单一, 农村的信息来源渠道窄, 从而导致不良的娱乐方式慢慢的侵入农村的文化娱乐市场, 特别是冬闲时节, 茶馆、 卡拉 OK 厅、 麻将馆作为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 赌博风气有所增长。

 既破坏村风又影响家庭团结, 特别给下一代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没有适当的文化和体育设施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娱乐条件, 从而导致村民文化的偏离。

 首先, 由于财政财力有限, 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

 其次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空白点, 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和报刊书籍, 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管理引导不够, 致使大部分文化阵地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的运动设施比较小, 篮球场的一般只是在小学上有。

 政府非常注重农村经济的建设, 而对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 全面发展的目标。

 当地政府对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还很欠缺, 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上的供需平衡。

 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正处于逐步恶化的阶段。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农村的环境状况应该是很好的。

 这个观点基本正确, 但是相对以前的环境状况, 现在的环境已经恶化了很多。

 导致农村环境恶化的因素很多。

 首先就是农药的过多使用。

 过多的使用农药不仅会使农作物中残留大量的有害物质, 而且还会使农田周边的水源遭到污染, 从各方面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现在的农药大多都含有致癌物质, 过多的食用含有这些致癌物质的饮用水或者食物会诱发癌症。

 这次调查我们统计的该村癌症的病例个数, 发现癌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了很多。

 以前这里基本没有癌症的病例, 但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病例。

 而这些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农药。

 然后是生活垃圾、 养殖业垃圾等的污染, 同样也影响到居民的饮用水的清洁, 导致了一些传染病的发生, 不过现象还不明显, 但是依然需要我们的重视, 这肯能是将来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潜在的隐患。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来看, 目前的农村的社会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我给村建设的建议:

 科学引导, 带领村民创业。

 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地阻碍了村民的创业意识, 一要以村里种植、 养殖大户为基础带动周围群众。

 二要鼓励村民走出去、 请进来, 开阔视野, 更新观念, 加快农村新情况、 新经验、 新技术、 新知识的吸收消化, 大胆创业, 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加强教育, 提高村民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是, 一方面,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造成了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 另一方面, 农村劳动力就整体而言, 综合素质不高, 缺乏科技、 管理等专业知识, 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在传统农业之外实现就业。

 这种状况对农民增收制约很大。

 我觉得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应该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新农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新农村, 更应该是政治、 文化、 科技、 卫生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农村, 是让农民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的新农村, 是使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使其医疗卫生、 文化素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提高的新农村,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民去干, 而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带头去干, 去为农民服务。

 当今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越开越快。

 这是我国政策及国情所决定的。

 我希望在这个步伐下, 新农村人民应该保持着自己正确的民生和民风。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发展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推荐访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 调查报告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