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范本(合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范本(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范本(合集)

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5篇

【篇1】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

性健康教育收获和感悟

1100600084 物理系 吴耀东

上学期我怀着学习的态度选择了性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尽管它只持续了5周时间,但却成为我大学2年以来选过的最有用最正确的课程,在每周的三节课中,我忘掉了拿到课堂上的其他专业课作业,我把平时不离手的手机抛在脑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老师精彩而有用的课堂之中,老师的每一句忠告和建议都给我以深深地警醒与反思,我第一次感觉自己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开小差都是不可饶恕的,因为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那么有用,尽管老师讲的不是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总是深深吸引着我直至课堂的最后一刻还意犹未尽。我认为在大学期间能够接受性健康教育的课程,无论是对自己今后的生活还是对自己将来的工作都将意义深远。我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从未涉及性方面的知识,如果不是这门课我或许永远都不会掌握那些必要的却从别处无从获得的知识,这对我的知识储备是一次补充,也避免了我在以后从事的教学中遇到类似学生性教育方面的问题的手足无措。作为一个有觉悟的大学生,更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对男女性别差异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个大致全面的了解,也有必要根据已获得的相关知识解决自己及身边朋友家人出现的相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家庭和睦,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心。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性健康教育对我们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了解和适用终身。

我是学习物理的一名师范生,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学生关于性问题的尴尬状况,而我又是一名女生,在遭遇此类突发情况时很可能会窘迫,感觉不好意思,又或者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手段不够有效,不能令人满意。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我也忆起了很多老师授课时学生产生男女两性方面的联想而引得局部窃窃私语,或者全班的哄堂大笑。在这个时候,老师往往都会故作不知,很快将问题略过,我当时作为学生也是觉得相当尴尬,暗自为老师担忧。而现在身为一名师范生,在未上此刻之前,不仅从来没有深层次的想过将来若碰到此类问题,更不要说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上了性健康教育这门课我突然明白,当前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男女学生之间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缺乏性健康教育,缺乏老师们的正确引导而导致,有的甚至酿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剧。性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刻不容缓,现在北京各学校已经采取了了有效的性健康教育积极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外省学校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容乐观,我作为京外学生,深有感触。我来自山东省泰安市,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学校关于性健康知识方面的普及,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于男女两性问题始终难以启齿,甚至有时老师您在授课过程中也会觉得难堪不好意思,所以我对性健康教育的知识是很匮乏的,老师给我的知识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馈赠,指导我怎样在以后的教学事业中有意识有手段地普及性知识,特别是以后如果我回到家乡工作,更应在同事之间普及从而共同为性健康教育而努力。

最后一节课上老师您强调要针对自己每一科目的特点,考虑如何渗透性健康教育。对此,我也有一个案例供我们参考,在我高中物理学习中,给我们授课的物理老师是个男的,讲课非常精彩,每次讲题总能将题目中所给的情形用一系列精彩的比喻和故事描述出来,使我们对题目有一个更加全面又贴近现实经验的了解,从而抓住问题解决的关键,一举攻破。在一次题目讲解中,题目的内容大致是一个滑块静止放在匀速运行的传送带上,问在理想情况下滑块与传送带相对运动了多少距离。老师在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中,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该问题解决的关键:“相对运动的距离其实就是滑块和传送带各自运动的路程之差”,他把滑块比作了一个有生命的活物,说滑块的屁股“带血”,放到传送带后与滑块摩擦留下的血渍的长度就是所求的相对距离。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也便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但同时我们底下学生也禁不住发笑,联想到了“女生的月经”,所以当时气氛有些尴尬,但我们都不好意思戳破,老师貌似也硬着头皮向下讲。从那以后,老师再讲解此类问题就换了滑块屁股上有墨水。

联想这个亲身实例,又仔细思考了老师让我们的自我反思,我现在已然认为性健康教育和日后的教学,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本主任,都将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性健康教育呢?似乎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以我的观点,在碰到与上面例子类似的情况时,就如同老师您所讲的一样,郑重其事地说明一下有关性知识的内容,并沉着自然地说明它与所学的学科知识一样重要。与此同时,我不认为过多进行性健康教育而忽略学科知识会避重就轻,相反,同学们平时接受的性健康教育少之又少,腾出一节课为大家普及一下未尝不可,况且在日常教学中,同学们大部分都不会引发如此联想,偶尔来一次,恰好是普及性健康教育的绝好机会,如果平时直接摆出来反而会令人尴尬。所以,我赞成为同学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渗透性健康教育,这样不仅使同学们在过大的学习压力中得到片刻的精神放松,把同学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那么接下来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将会更有效率,如果理想,还会拉近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对性健康教育这门课的感悟已经叙述完毕,再一次感谢老师在五节大课的时间里为我们普及了一次精彩同时又意义重大的性健康教育。谢谢老师!

【篇2】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收获与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完韩愈的《师说》,我对教师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我认为“传道”就是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
“授业”即是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
而“解惑”就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地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全面并健康地发展。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当中,老师用精简的课件、丰富的视频、有趣的游戏的测试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和形象起来,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思考,获益良多。

学完《教育心理学》,我对教师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师说》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当然,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教学的基础内容。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教学的理论和结构,使教育有章可循。既能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能帮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方向,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发现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多方面分析、总结了教师如何在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比如在讲学习动机的时候,我深受触动。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一个人是否想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又可以用求知欲来表示,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究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一般而言,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我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兴趣广泛,对感兴趣的事物,我们总会愉快地去探究它,从而使学习和认识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当我们成长为大人的时候,我们会为取悦他人而变得圆滑,为了生活而变得麻木,追求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渴望学习的愿望就会遭受挫折。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就如学生的学习,要想达到理想的成绩,就要想办法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的欲望。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呢?

激发学习动机最重要就是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过去我们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就知道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从学生自身出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告诉我们:培养学习动机,要将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和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也就是要帮助学生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目的作为产生和保持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很快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的方式也各不一样。所谓明确,是指学习目的要建立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上。与其说要提高学习成绩,要认真做作业,不如具体地说要赶上某同学,做完作业就可以玩等。所谓适当,是指学习目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具有适中的挑战性,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科的复杂水平。如果学习目的太高,超越其能力,学生难以体会成功的快感,就会丧失信心;
而太低呢,则不用努力也能实现,取得成功时的激动心情渐渐平淡下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制定还应该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本学期的排名要达到班级前十,下学期达到班级前五……当然,学习目标的制定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目标。

培养学习动机,可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富含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新知识的动机。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不是指在课堂上“满堂问”,而是提前准备好的、有目的的提问。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和智力水平,逐步深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设问的方式要多样化,避免重复……比如在上高中地理热力环流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组暖气和制冷空调的图片设问大家:为什么暖气安装在房间的下面,而空调安装在上方呢?这样就从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又被忽视的事情入手,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动机,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时,如果只是呈现一些抽象的图片,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深入自然,观察褶皱和断层等地形构造,就能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解决类似问题的兴趣,还能增加他们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培养学习动机,还要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作业或测试的判阅。利用反馈和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正确的认识得到肯定,错误的信息得到纠正。这样就能让他们增强信心,改正不足。在进行反馈与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明确性。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作业或测试,要及时予以修改和指导;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与“错”,而要从多方面分析,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学习动机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奖励与惩罚。美国的盖茨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实验也表明,表扬和鼓励比嘲笑、讽刺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他们的方法应是多表扬、多鼓励,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连续受到表扬后,就特别喜欢学习某一学科,这是由于他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所以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了更强烈的愿望。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好的行为,对其多加鼓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学生在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可以采取全班表扬的形式或者奖励一些礼品。物质的奖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提高,学生渐渐对学习本身或学习过程产生了兴趣,求知欲逐渐被激发,从而成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恒久的内部力量。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也能培养学习动机,所谓竞赛活动,就是指学校或老师为学生创设的竞争形式,如作业、考试、知识竞赛等。如果竞赛组织合理,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获取优异成绩。如果组织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欲速则不达,频繁的竞争活动会使学生精神过度紧张,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造成个人自私不合作的行为等。这就要求老师合理组织学习竞赛活动,如竞赛的频率不宜太大,竞赛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适当开展团体竞争……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还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时,要注意归因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更应该注意归因分析要起积极作用。这种归因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在自评和他评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同伴帮助、学习策略等起作用的程度来评定。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及时的反馈,指出误差。有的学生看到成绩高了,得意扬扬,喜上眉梢。如果他们将其归因于聪明,能力强,就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有的学生看到成绩不好,万念俱灰,垂头丧气。这样的学生过于自卑,把自己的成绩差归因于学习能力差,老师不能表示赞同和同情,而要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其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需要、动机、兴趣所支配的。学习活动亦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回顾我的学习生涯,从小对花花草草感兴趣的我对地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凭借对地理的热爱,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弥补弱势学科,最终进入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习地理科学专业,虽然这个专业与我想象中的不太符合,但是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我逐渐发现其中的奥秘。璀璨的星空、多变的气候、丰富的资源……都让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在学习的评定中名列前茅。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十分认同。

对于大三的我们,面临着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就是考研或者工作。很多同学都存在疑惑,对于未来十分迷茫。选择考研的同学可能是真的适合研究,也有的为了逃避现实社会中的就业压力,更有甚者是为了一纸文凭的荣誉感……而选择不考研的同学则是因为家庭条件、志不在此……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自己认为正确,并适合自己,就勇敢的走下去,只有坚定了目标,才能将思维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学完整个教育心理学,我发现教师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方面牢固掌握,与时俱进,还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教师还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如此说来,作为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未来也会走上三尺讲台,但我与优秀教师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基础,提高教学能力;
还要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装备自己;
用爱心呵护学生,做学生茁壮成长过程中的一缕和煦阳光!

【篇3】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

1.快乐并带动快乐!

2.善良、诚实、正直、自信、微笑、快乐

3.静心努力,今收远望!

4.事必有利,尽力而为!

5.人总是在忙碌中学到知识,在懒惰中遗忘知识!

6.冰心诀:心如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气静神怡。

7.你不会找到路,除非你敢于迷路。

8.心在乌云上:永远要记住,在某个高度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是去抗拒问题,他们试图去消灭云层,而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使你上升到云层之上的途径,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但实际问题却还客观存在)

9.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以致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纪伯伦)

10.面对大众的时候,别紧张,要稳定、安静。别太注意自己,注意观察,别人是一道风景,世界同样是一道风景,学会欣赏。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就不会轻易紧张了。紧张的时候,深呼吸,感受自己的身体,它,还在,还是如此结实和稳定,所以我们不用紧张,也不会紧张。

11.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从生到死,但人生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

12.所有不幸的事情都只有我们认为他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的事情。别人之所以能够伤害你,是因为你接受了他的东西。

13.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千万别忘了及时行乐,千万别舍不得享受生活!

14.很多东西会在不经意间改变,包括自己,如春天的来临,无声无息,当看到那树一夜之间长满桃花,才惊叹:春天来了!

15.很多东西不去做价值判断,它就是中性的!

16.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无法避免,更不可能是我随便更改的,我只有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17.恨欲望的肆无忌惮,恨自己的无所作为!

18.为什么人总喜欢去改正那不知前景的缺点和强迫自己去适应别人,而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好好的快乐的满足的过自己的生活?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把外在环境当成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有问题。

21.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厄运的降临。

22.可采取移情方式而不是争锋相对,以身作则而不是口头游说。

23.爱是一种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请你爱她,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心里的话,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你愿意吗?

24.快乐是一种决定!而不只是一种感觉吧。

25.推卸责任的言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和环境,甚至把星座之类的也扯进去。

26.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埃莉诺.罗斯福

27.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圣雄甘地

28.别人对你的评语不一定到代表真正的你,与其说是影像,不如说是投影,反映的是说话者自身的想法或性格弱点。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亚里士多德

29.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别人的承诺。

30.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艾略特

31.教导孩子要因时制宜,在关系和气氛紧张时,教导会被视为一种批评与否定;
关系融洽时,在私下里对孩子循循善诱效果会加倍。

32.聆听需要耐心、坦诚和理解对方的愿望,属于品德的高级范畴。

33.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我们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梭罗

34.人们总是对自己习惯的东西感到安全

35.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窗,不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弗格森

36.得之太易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上帝深知为其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佩因

37.

【篇4】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收获与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完愈的《师说》,我对教师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我认为“传道”就是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
“授业”即是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
而“解惑”就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地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全面并健康地发展。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当中,老师用精简的课件、丰富的视频、有趣的游戏的测试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和形象起来,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思考,获益良多。

学完《教育心理学》,我对教师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师说》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当然,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教学的基础容。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教学的理论和结构,使教育有章可循。既能规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能帮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方向,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发现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多方面分析、总结了教师如何在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比如在讲学习动机的时候,我深受触动。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一个人是否想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又可以用求知欲来表示,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究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一般而言,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我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兴趣广泛,对感兴趣的事物,我们总会愉快地去探究它,从而使学习和认识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当我们成长为大人的时候,我们会为取悦他人而变得圆滑,为了生活而变得麻木,追求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渴望学习的愿望就会遭受挫折。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就如学生的学习,要想达到理想的成绩,就要想办法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的欲望。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呢?

激发学习动机最重要就是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过去我们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就知道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从学生自身出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告诉我们:培养学习动机,要将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和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也就是要帮助学生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目的作为产生和保持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很快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的方式也各不一样。所谓明确,是指学习目的要建立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上。与其说要提高学习成绩,要认真做作业,不如具体地说要赶上某同学,做完作业就可以玩等。所谓适当,是指学习目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具有适中的挑战性,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科的复杂水平。如果学习目的太高,超越其能力,学生难以体会成功的快感,就会丧失信心;
而太低呢,则不用努力也能实现,取得成功时的激动心情渐渐平淡下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制定还应该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本学期的排名要达到班级前十,下学期达到班级前五……当然,学习目标的制定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目标。

培养学习动机,可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富含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新知识的动机。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不是指在课堂上“满堂问”,而是提前准备好的、有目的的提问。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和智力水平,逐步深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设问的方式要多样化,避免重复……比如在上高中地理热力环流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组暖气和制冷空调的图片设问大家:为什么暖气安装在房间的下面,而空调安装在上方呢?这样就从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又被忽视的事情入手,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动机,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时,如果只是呈现一些抽象的图片,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深入自然,观察褶皱和断层等地形构造,就能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解决类似问题的兴趣,还能增加他们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培养学习动机,还要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作业或测试的判阅。利用反馈和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正确的认识得到肯定,错误的信息得到纠正。这样就能让他们增强信心,改正不足。在进行反馈与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明确性。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作业或测试,要及时予以修改和指导;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与“错”,而要从多方面分析,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学习动机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奖励与惩罚。美国的盖茨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实验也表明,表扬和鼓励比嘲笑、讽刺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他们的方法应是多表扬、多鼓励,每一个学生从心来说,都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连续受到表扬后,就特别喜欢学习某一学科,这是由于他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所以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了更强烈的愿望。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好的行为,对其多加鼓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学生在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可以采取全班表扬的形式或者奖励一些礼品。物质的奖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提高,学生渐渐对学习本身或学习过程产生了兴趣,求知欲逐渐被激发,从而成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恒久的部力量。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也能培养学习动机,所谓竞赛活动,就是指学校或老师为学生创设的竞争形式,如作业、考试、知识竞赛等。如果竞赛组织合理,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获取优异成绩。如果组织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欲速则不达,频繁的竞争活动会使学生精神过度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造成个人自私不合作的行为等。这就要求老师合理组织学习竞赛活动,如竞赛的频率不宜太大,竞赛的容要有针对性,适当开展团体竞争……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时刻处于紧状态,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还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时,要注意归因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更应该注意归因分析要起积极作用。这种归因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在自评和他评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同伴帮助、学习策略等起作用的程度来评定。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及时的反馈,指出误差。有的学生看到成绩高了,得意扬扬,喜上眉梢。如果他们将其归因于聪明,能力强,就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有的学生看到成绩不好,万念俱灰,垂头丧气。这样的学生过于自卑,把自己的成绩差归因于学习能力差,老师不能表示赞同和同情,而要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其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需要、动机、兴趣所支配的。学习活动亦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回顾我的学习生涯,从小对花花草草感兴趣的我对地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凭借对地理的热爱,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弥补弱势学科,最终进入天津师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习地理科学专业,虽然这个专业与我想象中的不太符合,但是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我逐渐发现其中的奥秘。璀璨的星空、多变的气候、丰富的资源……都让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在学习的评定中名列前茅。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十分认同。

对于大三的我们,面临着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就是考研或者工作。很多同学都存在疑惑,对于未来十分迷茫。选择考研的同学可能是真的适合研究,也有的为了逃避现实社会中的就业压力,更有甚者是为了一纸文凭的荣誉感……而选择不考研的同学则是因为家庭条件、志不在此……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自己认为正确,并适合自己,就勇敢的走下去,只有坚定了目标,才能将思维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学完整个教育心理学,我发现教师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想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方面牢固掌握,与时俱进,还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教师还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如此说来,作为师学校的一名学生,未来也会走上三尺讲台,但我与优秀教师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基础,提高教学能力;
还要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装备自己;
用爱心呵护学生,做学生茁壮成长过程中的一缕和煦!

【篇5】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收获与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完韩愈的《师说》,我对教师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我认为“传道”就就是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授业”即就是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而“解惑”就就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地解决方案。也就就是说,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会她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她们全面并健康地发展。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当中,老师用精简的课件、丰富的视频、有趣的游戏的测试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与形象起来,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思考,获益良多。

学完《教育心理学》,我对教师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师说》就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当然,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是教学的基础内容。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教学的理论与结构,使教育有章可循。既能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能帮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方向,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发现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多方面分析、总结了教师如何在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比如在讲学习动机的时候,我深受触动。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动机就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一个人就是否想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又可以用求知欲来表示,就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究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一般而言,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与学习效果就是统一的。当我们还就是小孩子时,我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兴趣广泛,对感兴趣的事物,我们总会愉快地去探究它,从而使学习与认识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当我们成长为大人的时候,我们会为取悦她人而变得圆滑,为了生活而变得麻木,追求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渴望学习的愿望就会遭受挫折。兴趣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就如学生的学习,要想达到理想的成绩,就要想办法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的欲望。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呢?

激发学习动机最重要就就是激发求知欲与好奇心,它们就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过去我们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就知道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就是关键,外因就是条件,外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从学生自身出发,激发她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她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告诉我们:培养学习动机,要将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也就就是要帮助学生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就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目的作为产生与保持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的心理来说,她们都就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很快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的方式也各不一样。所谓明确,就是指学习目的要建立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上。与其说要提高学习成绩,要认真做作业,不如具体地说要赶上某同学,做完作业就可以玩等。所谓适当,就是指学习目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具有适中的挑战性,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科的复杂水平。如果学习目的太高,超越其能力,学生难以体会成功的快感,就会丧失信心;而太低呢,则不用努力也能实现,取得成功时的激动心情渐渐平淡下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制定还应该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本学期的排名要达到班级前十,下学期达到班级前五……当然,学习目标的制定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目标。

培养学习动机,可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富含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新知识的动机。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不就是指在课堂上“满堂问”,而就是提前准备好的、有目的的提问。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与智力水平,逐步深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设问的方式要多样化,避免重复……比如在上高中地理热力环流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组暖气与制冷空调的图片设问大家:为什么暖气安装在房间的下面,而空调安装在上方呢?这样就从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又被忽视的事情入手,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她们的动机,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讲地壳的运动与变化时,如果只就是呈现一些抽象的图片,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掌握,如果带领她们走出校园,深入自然,观察褶皱与断层等地形构造,就能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她们解决类似问题的兴趣,还能增加她们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培养学习动机,还要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就就是教师对学生作业或测试的判阅。利用反馈与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正确的认识得到肯定,错误的信息得到纠正。这样就能让她们增强信心,改正不足。在进行反馈与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与明确性。也就就是说对于学生的作业或测试,要及时予以修改与指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就是简单地“对”与“错”,而要从多方面分析,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学习动机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奖励与惩罚。美国的盖茨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实验也表明,表扬与鼓励比嘲笑、讽刺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就是独生子女,对待她们的方法应就是多表扬、多鼓励,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就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连续受到表扬后,就特别喜欢学习某一学科,这就是由于她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所以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了更强烈的愿望。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好的行为,对其多加鼓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学生在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可以采取全班表扬的形式或者奖励一些礼品。物质的奖励只就是手段,不就是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提高,学生渐渐对学习本身或学习过程产生了兴趣,求知欲逐渐被激发,从而成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恒久的内部力量。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就是绝不能忽视的。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也能培养学习动机,所谓竞赛活动,就就是指学校或老师为学生创设的竞争形式,如作业、考试、知识竞赛等。如果竞赛组织合理,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获取优异成绩。如果组织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欲速则不达,频繁的竞争活动会使学生精神过度紧张,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个人自私不合作的行为等。这就要求老师合理组织学习竞赛活动,如竞赛的频率不宜太大,竞赛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适当开展团体竞争……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又培养了她们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还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教师在引导与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时,要注意归因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更应该注意归因分析要起积极作用。这种归因方式可以就是学生自评、她评与教师评价。在自评与她评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同伴帮助、学习策略等起作用的程度来评定。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及时的反馈,指出误差。有的学生瞧到成绩高了,得意扬扬,喜上眉梢。如果她们将其归因于聪明,能力强,就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有的学生瞧到成绩不好,万念俱灰,垂头丧气。这样的学生过于自卑,把自己的成绩差归因于学习能力差,老师不能表示赞同与同情,而要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其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动都就是由需要、动机、兴趣所支配的。学习活动亦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回顾我的学习生涯,从小对花花草草感兴趣的我对地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凭借对地理的热爱,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弥补弱势学科,最终进入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习地理科学专业,虽然这个专业与我想象中的不太符合,但就是通过深入的学习与探索,我逐渐发现其中的奥秘。璀璨的星空、多变的气候、丰富的资源……都让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在学习的评定中名列前茅。所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十分认同。

对于大三的我们,面临着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就就是考研或者工作。很多同学都存在疑惑,对于未来十分迷茫。选择考研的同学可能就是真的适合研究,也有的为了逃避现实社会中的就业压力,更有甚者就是为了一纸文凭的荣誉感……而选择不考研的同学则就是因为家庭条件、志不在此……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自己认为正确,并适合自己,就勇敢的走下去,只有坚定了目标,才能将思维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学完整个教育心理学,我发现教师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方面牢固掌握,与时俱进,还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教师还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与发展需要……如此说来,作为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未来也会走上三尺讲台,但我与优秀教师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基础,提高教学能力;还要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装备自己;用爱心呵护学生,做学生茁壮成长过程中的一缕与煦阳光!

推荐访问:纪检监察 合集 范本 纪检监察教育整顿 收获和感悟范本(合集) 纪检监察教育整顿收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