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6篇

篇一: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探索

  作者:王卫华

  赵辉

  李素霞

  李丽平

  袁莉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30期

  [摘

  要]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呈现出来的特点,深入探索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体系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医德职业操守、生命意识、法治道德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育中,挖掘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想方法与途径。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学科教学设计,以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达到专业知识的教学、理论技能的培养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目的。让思想政治教育与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形成适合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关

  键

  词]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0-0172-0221世纪,高校教育的本质目标是要“立德树人”。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高校的课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每一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效应。药理学课程是临床医学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支撑着合理给药、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理论基石。药物具有双面性,它既能帮助临床医生治疗疾病,也能危害人们的健康,这取决于医生能否准确地使用它。这需要医生具有扎实而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在考验他们的责任心和医德操守。所以,在教授药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将浅谈适合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脉络

  回顾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不难发现,德育课程早在小学低年级就有所涉及,中学开始出现针对性的德育板块,大学自2014年被纳入教育综合改革而得到进一步推广,出现了一批“中国系列”试点课程,由此诞生了课程思政的理念。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引导学生在动物实验课上感恩和尊重实验动物,到安徽医科大学以王佳佳为首的教师提出将医德教育融入病例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中,到泸州医学院章卓等提出要将法律意识教育渗透到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到滨州医学院李庆忠等提出要在药理学的理论与实操课上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以来,虽然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也尚未系统性地挖掘有关临床专业药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但各高校已经初步确定了临床医学藥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并相对应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将思政元素多角度融入药理学课程体系

篇二: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教学题目

  课程

  所选教材

  药物效应动力学

  护用药理学

  学时安排

  4课时

  年级

  2年级护理专业

  课型

  理论课

  1.

  教材内容分析

  与处理

  《护理药理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

  主编:姜国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此教材系统全面,图文并茂,用药护理较为突出,适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教学准备

  分析: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护用药理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本次课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内容,内容设置合理,让学生能够清晰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类型、量效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

  补充:补充药物不良反应--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思政内容。

  整合与处理:把“药物不良反应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思政内容整合到药物不良反应的讲解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理念。

  2.

  学情

  分析

  学生知识储备情况

  大多数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底蕴较好。且已经完成了对解剖学、病理性、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具有扎实的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护用药理学的学习。但文科生仍然对药理学中关于化学等方面的联系不容易理解,而理科生对思政教育、历史教育等明显认识不足。

  学生特点

  本校高职护理专业均来自高考招生和对口招生但此类学生群体中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文科生对化学、物理学校有限,会影响到药理学相关理论的学习;而理科生对历史、政治学习较少。本学年的学生,熟悉现在各种信息化手段,习惯使用手机及各种手机APP。学生思维

  活跃,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表现欲比较强。

  3.信息化资源

  教学目标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掌握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特点。

  掌握量效关系中的诸个概念(量效曲线、效价、效能、LD50、ED50、TI、安全范围等)。

  了解非特异性作用机制。

  掌握受体学说的基本理论及概念(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亲和力、内在活性,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受体的调节)。

  2.能力目标

  能够说出不良反应的类型及每类不良反应的特点。

  能够说出效能和效价的定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能够说出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

  能够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用药监护的能力。

  3.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对患者负责、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态度;

  培养学生根据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做好用药护理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为患者服务理念。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不良反应的类型、量效关系、治疗指数、受体作用机制。

  难点:

  效能和效价及其二者关系。

  药物的受体作用机制。

  突破方法:

  1.

  通过详细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并根据每种不良反应的特点,举例子阐述。

  2.

  通过幻灯片展示量效关系示意图,根据剂量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3.

  图片和举例相结合,详细阐述效能和效价及其二者关系。

  4.

  联系生理学中受体的概念和意义,扩展阐述受体激动药和受体拮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大学慕课线上学习平台、药理机能实验虚拟实验室、微信公众号、人卫慕课线上学习平台

  1.知识目标

  抗药。

  教学环节

  课前

  课前搜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在学习通发布药物作用的二重性、良好的医德医风、药物的受体机制这三方面内容,让学生通过百度、教材、护用药理学学习通线上学习平台,搜集这三方面的资料。

  预期效果

  课前看

  课前思

  让学生学会使用学习通、大学慕课、人卫慕课线上学习平台,观看护用药理学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药物提前预习药效效应动力学章节的课堂视频、课件、讨论问内容,大致对药效学内容初步题等。

  思考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良好的医德医风、了解,并有浅层药物的受体机制这三方面内容,总结出自己次的学习心得。

  的学习心得。

  课中

  实施方法

  案例导入

  患者,女36岁,近日来低热、关节红肿热案例导

  让学生对药物入,课件痛,活动不便。心跳较快,并有血沉及抗有了初步的认展示,讲O增高,诊断为风湿热。为消除溶血性链解药物的识,进一步了解护用药理学关基本作用球菌感染及预防风湿热的复发,可选择青于药物药动学和药物作和药效学的内霉素治疗。

  用的基本容。

  规律,在

  问题:1.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课堂上,2.为避免青霉素的相关不良反应,应用学习

  通进行抢如何做好用药监护?

  答,并积

  分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主要是调节机体的功

  能活动、补充机体的必需物质和消灭病原

  体。

  (一)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

  兴奋作用:凡使功能活动加强的作用。

  抑制作用:凡使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二)补充机体的必需物质

  (三)消灭病原体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

  局部作用:是指未被吸收的药物在用药部

  位所呈现的作用。

  吸收作用:是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

  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只对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产

  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的组织或器官作

  用很小或者无作用,这就是药物作用的选

  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讲述不良

  1.防治作用:凡能达到预防或治疗效果的反应时,切入思政

  作用,称为防治作用。

  2.不良反应(ADR):指用药后对机体产生内容,通

  过案例,的不良后果。

  让学生了

  解不良反

  应对患者

  危害,在

  用药时,要权衡利培养良好的医弊,培养德医风,建立生

  良好的医命至上、健康至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产生不适甚至危害,德医风。

  上的为患者服患者用药过程中要权衡利弊,不能因为药

  务理念

  物利润而不顾不良反应,损害患者生命健

  康,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作为医护人通过课堂

  员,要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生命至活动,学

  上、健康至上的为患者服务理念。

  习通分组

  讨论,上

  不良反应包括下列类型:

  传讨论结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果,小组

  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之间进行

  其特点是:

  评价,老

  ①比较轻微,危害不大

  师点评。

  ②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随用药目的不同而

  相互转化。

  ③副作用是可以预知的⑵毒性反应:

  其特点是:

  ①比较严重,危害较大

  (一)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②毒性反应也是可以预知的⑶药物的特殊毒性: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沙利度胺事件)

  ⑷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免疫反应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指少数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其特点是:①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关;②不易预知;③不同药物有时可出现类似的过敏症状

  ⑸继发反应:是指由于应用药物治疗疾病

  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

  药引起的二重感染。

  ⑹药物依赖性: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精神依赖性:

  ②躯体依赖性:

  ⑺其他: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反跳现象、耐受性等

  三、量效关系

  在换灯片

  1.量反应曲线:上,采用学生掌握药物图示法,剂量和效应关详细阐系,掌握治疗指述,在阐数的定义和意述过程义

  中,设置

  问题,让

  学生抢答

  2.质反应曲线

  3.效能和效价及二者关系

  4.治疗指数(TI)=LD50/ED50,TI值越大,用药越安全

  四、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⒈改变理化性质。

  ⒉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⒊改变蛋白质性质。

  ⒋鳌合作用。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参与或干扰代谢过程。

  2.影响体内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3.影响酶的活性

  4.影响物质转运过程

  5.影响免疫功能

  6.作用于受体

  (三)药物与受体

  随着药物作用机制分子水平的研究,利用受体学说解释某些药物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⒈受体的概念

  ⑴受体

  ⑵配体

  ⑶受点

  ⒉受体的特性

  ⒊受体产生效应的方式

  4.药物与受体

  (1)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

  ①特异性;②亲和力;③内在活性。

  (2)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拮抗剂

  受体激动剂:受体激动剂分为完全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

  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断剂(阻断药)。

  5.受体的调节

  向上调节:是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时产生,向上调节的受体对再次使用受通过举例子,分布阐述受体的非特异性机制。在讲述受体机制时,首先让同学回忆生理学内容中的受体概念,引出受体激动药和受体拮抗药。

  掌握受体的概念、受体激动药和受体拮抗药的定义。

  体激动药非常敏感,药物效应增强,此现象称为受体超敏。是某些药物出现停药反跳的原因。

  向下调节:向下调节是在长期使用受体激动药是产生,向下调节的受体对再次使用受体激动药反应迟钝,药物效应减弱,此现象称为受体脱敏。

  本次课后小结

  学习通发布课后作业

  通过学习通平台课堂活动平台,学生自己总结这次课的收获,是否对不良反应、量效关系、药物与受体内容是否掌握;对良好的医德医风、生命至上、健康至上、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总结。

  通过学习通发布药效章节作业、章节测试、思政小测试。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及药效学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助于提高为患者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拓展学生对药物认识的知识面

  课后

  让学生通过百度、大学慕课查找肿瘤药物课后拓展

  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内容,拓展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

  课后反思

  思效果

  1.课堂内容准备充分丰富,完成了药效学相关内容的学习,特别是不良反应的种类学习,提高学生对不良反应的认识。

  2.同学对本次课堂内容反应良好,特别是对不良反应的种类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够联系自身用药回答问题。

  3.学生能够从自身学习特点出发,提出对本次课的认识。

  4.让护理学生充分认识到到护理中的职责和用药护理中的药理知识应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参与度。

  使学生通过自我查找课堂内容,提高对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

  5.通过查找典型思政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良好的医德医风,使学生建立了生命至上、健康至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也提高了护理用药的监护能力。

  思所失

  学生第一次接触药效学内容,其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使个别同学感觉到有难度,需要在课后针对某个学生的疑问进行辅导答疑。

  思改进

  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学习通的课堂讨论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效果。

篇三: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思政育人目标

  1.以生理、生化为基础,掌握药物(毒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类系统与组织代表药物的作用、体内过程的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2.了解药理学新进展,便于今后进一步掌握新知识,掌握不同类型药理毒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药物作用过程的本质,并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对医药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及科学家精神对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促进作用。明确加强政府监管,推动药企建立可追溯的诚信系统并积极严格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医药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的保障。

  二、教学实施过程

  1、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药理学》教材在内容方面偏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如何在知识传授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日益突出。课题组在进行教学大纲设计时,对照专业培养计划的相关毕业要求,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挖掘梳理教学内容中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有重点地精选一些教学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素材分析,合理整合课程理论和相关教育主题,从而实现生物药剂学课程思政成效最大化。

  2、提炼和有机融入药理学课程思政元素

  课题组在查阅文献、深入一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整理思想政治教育点,确定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1)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中结合药物的发展历程将相应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导入到课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学自信。如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共收载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余条,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药物文献之一;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当代药学家屠呦呦创造性地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又陆续成功研制双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等多个新药,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激励学生明白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着力提升科研原创能力,未来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

  (2)社会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是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条件。以“辛伐他汀与伊曲酮康唑合用导致横纹肌溶解致人死亡“、”抗生素滥用滋生超级细菌“等案例,激励学生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2才能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对患者的伤害,帮助患者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

  (3)法制观念

  通过中枢阿片类镇痛药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的知识点,结合“鸦片战争”史料和关于毒品的宣传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白吗啡等特殊药品具有双重性,正确合理使用能解除患者的疼痛,但如果管理或使用不当,药品将变为毒品。结合现代药品、毒品发展态势,呼吁广大学生提高对毒品的警惕性,洁身自爱,远离毒品。

  (4)科学素养

  以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革命性药物青霉素的例子教育学生任何重大发现都是必然的偶然,“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偶然只留给那些有心人,唯有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创新,且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探索的精神。

  (5)团队合作

  以抗幽门螺杆菌药三联法或四联法使用杀灭幽门螺杆菌、头孢羟氨苄与藿香正气水合用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瑞格列奈与克拉霉素联用导致低血糖等例子,引导学生提升大局意识,培育协同作用、团队合作精神,尽量做到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

  (6)关爱生命

  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实验动物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应当对其有着敬畏的态度和感恩之心,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平等、尊重、3关爱的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领悟敬畏生命,学会感恩。

  3、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

  (1)课前

  推送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利用云班课平台创建课程,并将自主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发布讨论话题,安排学习计划。

  (2)课中

  多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可以结合药物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科学家故事进行课程导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为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重、难点的同时,也要介绍课程的德育目标。讲课过程中根据内容熏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相关主题案例,比如在中枢镇痛药章节中,学生可以对“明星吸毒”等现象展开辩论,从药物的成瘾性等不良作用以及明星的社会影响效应等多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动物实验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导学生尊重每一个为科学试验做出贡献的实验动物的生命。课后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汇报展示主题内容,提高学生互助友善、团结协作的精神。

  (3)课后

  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入基层体察民情。鼓励学生到社区为百姓宣传药物知识,使他们把课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社会,提高百姓预防疾病的大健康意识,从而让字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培养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成效

  2018-2019学年两个学期的《药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均达到了工程认证要求的0.7。2019-2020学年的第二学期教学中,在日常教学涉及的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开放的专题讨论环学生发言参与度高于95%,学生小组课程思政专题汇报平均评价成绩高于70分,期中考核中涉及课程思政题正确率高于80%。

  课题组对2018级本科生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网络问卷调查,82%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90%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认为药理学课程思政线上资源比较好,76%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84%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认为药理学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家事迹、药物案例事件等短视频、阅读材料形式的思政内容对提高学习兴趣较为有利。

  将课程思政引入药理学课程,达到了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丰富了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明显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良好学习风貌,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且推动了一部分同学的课外延伸学习,基本实现了对大学生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丰富知识底蕴的双重育人效果。

  四、持续改进措施

  1、提升课程组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课题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教学经验,但思政教学理念的积累不够,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内容引入过渡之间显得生硬晦涩。课题组教师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及形式,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强化“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理念和意识;发挥自身创造性,积极争取教改项目来支撑课程思政教育,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水平,使药理学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药理学》既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多学科交叉及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因此,在专业课程融思政的教学过程中,需进一步尝试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促使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合,探究在教学环节中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教育的融入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优化问题引领、自主参与、多维互动、科学评价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3、构建课程合理评价体系

  从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中容易出现单纯为考试而学习的状况,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被动模式,就必须构建适应课程教学模式的合理评价体系,调整成绩评定比重,凸显过程考核的比重,强调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灵活应用,提高平时参与活动中的表现分数比重,尤其是需要量化平常随堂练习、问题式教学环节表现情况、实践实训报告等环节成绩,最大限度反映学生的综合实力。

  课题组需进一步斟酌课程考核标准中的“德育”评价指标,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价,适当的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互为补充。课程尽量采取量化考核,做到对学生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反馈分析,对教学模式加以改善。

篇四: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的药理学教学与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一种方式,课程思政意味着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的重新统一,将高等医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药职业道德。本文探讨了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素材,充分调动课程中有益的思政内容,有效实现药理学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希望能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药理学》教学改革和精准思政的推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药理学;教学改革;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着重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高尚的医药职业道德,这是作为医药类高等学校的使命,关系到能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药技术人才,能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当今文化大繁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既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具有世界眼光,又要保持民族自信,明辨是非;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社会思潮观念交锋激烈的大背景下,要开展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分清社会的现象和本质,促进其历史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药理学是连接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不仅涉及药物基本理论知识,还涉及临床用药监护,保证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能为药学专业开展服务和研发新药提供

  技术支持。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需从事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医药相关职业,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育人目标,在实现药理学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医药职业道德素养、强化职业担当,落实立德树人[2]。本文将分享笔者在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对思政的育人目标、思政资源融通、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的心得体会。

  1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以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思想,以药物作用的二重性为基础去阐明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影响。为防治疾病正确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要求学生能运用药理学基本知识提高临床用药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强化学生对药物的实用能力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观念。将相关思政内容自然融入到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教学中,不仅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辩证思维、科研素养、爱国情怀、创新意识、法制观念以及传播正确的价值观等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2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遵循药理学课程的专业特点,积极探寻其独特的思政资源,丰富教学手段,重组知识模块,整合价值模块,深度提炼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内涵。

  2.1药理学总论

  绪论部分,应讲述药理学发展史,比如介绍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性经典药物学文献。通过介绍这些素材,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唤起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讲述新药的研发时,融入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我国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在疫情控制、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杰出贡献这些思政元素,从2020年1月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的分离,到2020年8月中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的授权[3]。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疫苗研发的战役中,我国无数的医务及科研工作者殚精竭虑,不畏艰辛,为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这些思政素材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他们端正态度,刻苦钻研,以英雄前辈为榜样,立志为科技兴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2.2药物效应动力学

  通过讲解药物的量效关系,体现哲学辩证思维的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前提,质变是必然结果。如小剂量时,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大剂量时则可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加深对量效关系的认识,使学生注意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把握好度,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毒性反应和医疗事故。又如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即药物既有防治作用,又有不良反应,体现了对立与统一,引导学生懂得权衡利弊,合理使用药物,同时提升思辨能力[4]。

  2.3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涉及关于传出神经系统的大量生理学、解剖学及药理学的知识点,可以融入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等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建立逻辑体系,例如传出神经分为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又包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提醒学生要有系统思维,宏观的思考药物效应。

  同一个组织器官可同时受体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双重调节,利用这些思政元素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讲授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部分,进行知识拓展,引入瘦肉精的危害案例[3],讲解麻黄碱时,强调其中枢兴奋性的特点,长期应用易产生耐受性和病态嗜好,该药属于精神药品管控范围;麻黄碱还是制造冰毒的前体,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凡是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药品均纳入处方药管控。这样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药事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也达到了深化安全用药意识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2.4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性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药物,能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但多数镇痛药连续使用容易导致成瘾性,故本类药物大多数属于麻醉药品管理范围,需严格管控。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学生依法执业。吗啡作为成瘾性镇痛药,连续用药2~3周即可产生耐受性、依耐性,一旦停药则出现虚脱、意识丧失等痛苦的戒断症状,同时有强迫觅药行为,对个人及社会危害极大。通过视频播放,宣传毒品的危害,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抵御诱惑,提高防范意识,增强学生坚定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决心[5]。知识拓展中补充癌痛病人的三阶梯治疗原则,WHO提出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癌症晚期治疗的目的已转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示学生需注重医者仁心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敬畏生命。阿尔茨海默病,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和比例都将持续增高,目前的临床药物仅能缓

  解症状,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代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导大学生课余时间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民生问题、国家大事;医护人员还应关爱老年人,关注和宣传老年人用药安全[6]。

  2.5心血管系统药物

  学习心血管系统药理时,讲述楷模王逸平的事迹,他一生竭力于新药研究,完成了新药的药效学评价50多项。他研发的丹参多酚酸盐,是应用于心绞痛、冠心病治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新药[6]。探讨心血管药与中药的现代化,引导学生坚韧执著,开拓创新、追求真理,培养家国情怀。讲解抗高血压药时,药物种类较多,常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发挥协同降压的作用,不仅达到降压的目的,还需预防心、脑等重要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以此开展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思政教育。

  2.6内脏系统药物

  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章节中,溃疡发病机制是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减弱,攻击因子增强所致;促消化药的作用机制则反之,需促进胃酸、胃蛋白酶作用。蕴藏哲学辩证的观点,从而鼓励大学生将辩证思维的能力运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呼吸系统药理章节中,可以引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思政材料[7]。一场突如其来的未知的疫情袭击武汉,蔓延全国,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诠释了“中国速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无数的公安干警、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锋在抗疫一线,彰显了“中国精神”“大爱无疆”。从新冠病毒的治疗方案

  的不断修改,到新冠疫苗的有效研发,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持续深入并不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此引导学生,要以唯物主义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科学地看待事物发展。

  2.7内分泌系统药物

  学习糖皮质激素药物,既要讲解其强大的抗炎、抗免疫等作用,又要强调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举例说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和滥用的案例,如化妆品中违法的添加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后导致皮肤变薄、敏感,甚至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3]。例如中药制剂中添加糖皮质激素,以求达到快速见效的目的,使用后易导致骨质疏松、诱发癫痫、糖尿病等不良反应,通过案例分析,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又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医者仁心的价值观。学习胰岛素时,给学生们讲述胰岛素如何被发现的故事,经过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终于提取胰岛素获得成功,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

  2.8化疗药物

  医学的人文精神是以病人为中心,讲求人性化,尊重生命及其尊严。临床用药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注重消除或减弱患者的痛苦,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如癌症化疗时,化疗药物带来的各种严重而痛苦的副作用,极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播放电影《我不是药神》片段,与同学们讨论肿瘤药物的研发、化疗药物费用所带来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从而生动的进行人文教育,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6]。在学习抗生素时,除讲述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的巨大临床作用外,也要指出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讲述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抗生素滥用等问题[6],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遏制细菌耐药的全球战略中去,进而增强学生参与抗菌药物监管的社会责任感。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给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多切入点,如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可诱发药源性肾衰竭,严重的耳毒性等不良反应,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灰婴综合征等,提示学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另一方面例举春晚舞蹈千手观音的例子,所有舞蹈演员均为聋哑人,其中大部分演员均是因为儿时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成聋哑,即可重申药物不良反应的警示,也可通过舞蹈演员们身残志坚的精神挖掘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顽强奋斗,勇于追梦这一思政主题。

  2.9药理实训课程思政

  药理的实训课程中,承载了大量的思政元素,故在进行基本实验操作训练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实训前,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规范,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意识,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操作前,学生应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制订并熟悉实训计划。药理学实训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学生需学习实验动物的捉拿、注射等基本操作,在实训操作教学中渗透实验动物伦理学教育,善待动物,科学操作减轻动物的痛苦,提示实验动物对于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医护工作中,关爱患者,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8]。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和用药变化,团队成员之间务必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建立团队意识[5]。如

  实记录一切实验现象和结果,严禁随意篡改或捏造数据,融入诚信道德教育,强调科研诚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素养,潜移默化地将诚实守信、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实训结束后,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积极讨论,要培养大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最终形成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3小结

  教育部指出,在医学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医德医风的教育。药理学作为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承担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使命[9]。根据药理学课程的特征,其中饱含诸多丰富而鲜活的思政案例,以不同的思政角度解读,巧妙的将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学生身心。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一方面要注重提升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思政能力,通过系统的梳理教学内容,深入细致的挖掘教材中各个章节所蕴藏的多样的思想政治元素,建立思政资源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探索课程思政与微课、慕课、虚拟仿真等教学技术的创新融合。课程思政任重而道远,更应该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完善教学资源、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最终为祖国培养既具有高超的医学技术又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篇五: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生理学与医学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与医学基础”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面向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细胞生物学”为先修课程,并首次在普通生理学课程中引入医学基础知识,打通了生理学、病理学、基础医学之间的壁垒,为后续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及相关工程类知识学习奠定基础。“生理学与医学基础”具有知识点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同时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因此该课程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轻工行业的专业育人元素为基础,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应用“师时史势4S教学法”,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不但重视学生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以及对生命和科学的敬畏之心。

  二、课程简介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每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是从课程内容和知识点本身出发挖掘思政元素,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价值传递内化在知识中,将价值引导体现在议题中,将价值判断观测在能力中。“生理学与医学基础”利用“师时史势4S教学法”,将知识点、育人点和课程思政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育教学中1实现敬畏生命、科学精神、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

  1.师(shī):学习师长楷模

  【案例一】巴甫洛夫是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门上张贴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谢绝探访”

  的便条,密切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不断地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把死亡过程与事业联系起来,不放弃最后获取科研资料的机会。死亡成了他工作的过程和他科学事业的一部分。通过介绍巴普洛夫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大师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意识。

  【案例二】在“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章节中通过介绍下丘脑体温调节引出疟疾、青蒿素与屠呦呦的故事。疟疾是内热源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我国科学奖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全新治疗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艰难困苦的研发过程折射出屠呦呦团队科学研究的专注、执着和恒心,同时也体现出前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现在科研工作者和年轻人必备的品质。

  2.时(shí):深议热点时事

  【案例一】在呼吸系统知识中讲解COVID-19对呼吸系统的致病机理,介绍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中上做出的成2绩,融入党的领导、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政治认同,以及国家利益、国情观念、国际视野等国家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

  【案例二】结合消化系统中的研究前沿及热点专题如肝纤维化,肠道菌群的讲述,引出生物工程学院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微生物研究的优势与特色,激励和培育学生工程科研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健全人格和母校情怀。

  3.史(shǐ):剖析知识沿革

  【案例一】在细胞的结构与生理“课程中,通过讲授和剖析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的解析三次荣获诺奖的知识沿革案例,培养学生严谨理性、精益求精、批判质疑、实证求真的科学精神。

  【案例二】在内分泌系统的知识讲解中引入胰岛素诞生的历史故事和知识沿革讲述。通过班廷及麦克劳德等科学家艰辛励志的科研事迹,教育学生学习大师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60年代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通过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合成人工胰岛素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又要自信勤奋。

  【案例三】在“血液学”课程中,结合血型的讲解,让学生谈论自己的血型与父母血型的遗传规律。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父母的血型,以此为契机渗透对父母长辈的关心关爱;借助“血友病”和“熊猫血”知识沿革的讲解,以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孔婧捐赠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倡导科学献血,救助生命,培养学生感恩大爱的个人品格和回馈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4.势(shì):把握发展趋势

  【案例一】在“血液循环系统”讲解过程中,介绍科学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世界第一个

  “人工心脏”(2019年)和仿生人工心脏瓣膜(2020年)的前沿发展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激励和培育学生开拓进取和实践创新的意识。

  【案例二】通过对神经系统基本知识的学习,结合中国自主研发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原创新药GV971的研发案例,培养学生严谨理性、精益求精、批判质疑、实证求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砥砺知行、厚德精技的职业素养。

  【案例三】我国泌尿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提高,2020年我国泌尿系统用药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通过以上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数据分析,激励学生砥砺知行,厚德精技,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励和培育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思想和职业情怀。

  三、小

  结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制药工程专业等轻工特色专业,专业课程需要探索基于OBE理念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生理学与医学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在教学中以轻工行业专业育人元素为基础,应用“师时史势4S教学法”,将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观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4教育过程,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产生了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篇六: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推荐访问: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药理学 案例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