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7篇

篇一: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等内容都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良好素材,同时语文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以及文化熏陶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以上各种因素的存在都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创设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再加上小学语文在教学活动安排调整上也较为便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落实策略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教育事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识到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作为素质教育重点的德育教学改革。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也被要求落实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其中语文学科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学科,但是由于早期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工具性,也就是针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底蕴。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具有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天然优势。有关立德树人的文件指出,立德树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需要承担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达成道德品质的建立。在教育中,立德树人体现了现代德育观念,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价值引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无不反映着作者的情感和文学修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这些都有传递价值观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够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

  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设计科学的德育渗透过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设计德育主题,优化德育渗透方式,以道德情感体验为中心,借助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功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思想品德的提高。

  2.1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其思想和行为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作为日常与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会容易成为学生们模仿的对象。所以,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在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渗透道德理念,同时还需做到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语言,发音标准,情感丰富,在讲授文章时要全身心投入,将学生带入到情境教学中;另一方面,语文教师的自身行为要规范,尽量不要出现上课迟到早退等情况,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时间观念。如果教师无意识地出现了错误行为,应该及时向学生说明并致歉。教师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最大程度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2.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德育素养,将德育教育元素科学融入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高。例如,在学习完《长城》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共同研究课文中的内容或收集课外资料,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次长城游览的“导游”,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长城的图片与课件,而“导游”要为其他小组进行介绍,组内的其他成员负责补充,“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其他人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我国更多的遗产知识,理解长城是劳

  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帮助学生养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2.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开展德育。并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文学习水平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融入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式、探索式的语文学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可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让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德育。例如,在教《女娲补天》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是一则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对小学生而言,其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需要采用递进式教学法,让学生逐渐深入地进行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递进式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女娲补天”的动画片,展现古时“天漏”之后人间洪水泛滥,人们的家园被洪水冲毁,无处可居住的视频与图片,以及女娲炼石补天的视频,构建情境,让学生认知与了解“女娲”这一神话传说人物形象,并充分体会洪灾带给人们的巨大痛苦以及女娲补天的坚定决心。通过对这一民间神话故事的讲解,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可安排学生深读课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女娲补天”这一民间神话故事。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提炼与升华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通过学生讲述故事,学生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女娲补天这样的大爱精神。

  2.4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要从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更多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利用实践活动同样可以增强德育的效果,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感悟德育的内涵及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德育素养发展的需求,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完成《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之后,为了进一

  步提升学生保护地球、爱护家园的意识及完成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准备演讲稿,要结合课内学习的内容以及个人学习后的收获,并根据目前地球环境以及资源的发展现状,做好相关数据调查和分析,并具体阐述应当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学生在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文综合素质,还在了解地球环境和资源现状的同时,提升了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在查找和整理保护地球的相关学科时,学生的环保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实践活动的类型应该是丰富的,除了校内的演讲、表演等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结束语

  综上,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在小学阶段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语文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开展情境教学,做到言传身教,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培养,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国.谈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21(20):136.

  [2]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0(34):30-31.

  [3]王雪敏.解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J].家长,2020(21):41-42.

篇二: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的重点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

  “立德树人”体现了“立德”和“树人”的唯物辩证关系。“立德”强调的是道德养成,“树人”强调的是能力培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立德树人要做到学校、教师、社会“三协同”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体化的长期任务。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路人,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工作水平;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整合学校、教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礼记·文王世子》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道德言行的引导者,要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内心信念,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学校要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完善师德建设制度规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篇三: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

  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教师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学习,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应该是学校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

  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

  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当好学生的榜样,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出贡献。

篇四: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思想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要对德育教学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彻底落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意见。

  关键词:德育教学;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并对小学德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1.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有些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达不到德育教学的标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也只是趋于表面,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字面上的教育,并没有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内容与形式相对落后,再加上教师没有做到正确的言传身教,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并且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经常有一些“特殊照顾”,这就会为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

  [1]

  1.

  德育教学制度化现象严重

  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制度化现象较为严重,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标准,却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通过条条框框的制度约束其行为,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缺乏人性化的教学机制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且也与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背道而驰。

  1.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树立良好榜样

  通常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判断能力较差,身边发生的事物将会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影响。在小学生成长额度过程中,与教师的接触较为频繁,所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会下意识地观察教师行为举止,并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有着一定的权威性,会经常趋向教师行为。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2]。例如,在小学课堂中,经常会有上课不注意听讲,开小差,乱动和影响其他人学习的现象,这时教师挨个点名批评不但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这时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观察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哪怕是平时成绩差或者淘气的学生也可以,大声宣布:“今天某某某表现真棒,上课一直在认真听讲,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孩子了。”在此之后,会明显发现教室保持纪律和认真听讲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接着说:“你们好棒呀,认真听讲的越来越多了。”从而带动所有学生能够认真听讲。通过这种方式,比一些讲道理、打骂的效果要好很多。教师若一直发挥榜样的力量,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将此为标准,从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向好的方向而努力。反而言之,若是教师平时指责学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变成“你越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什么”的现象。因此,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将抽象的行为概念变得更加真实,让学生能够进行学习模仿,提高了正面教育的效果。

  [

  1.

  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死板的为学生灌输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抓住日常生活中各种小事,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例如,有些学生在遇到教师时会主动问好,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对其进行表扬,并趁机为学生传授应尊敬师长的德育理念;有些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其他的学生会积极的对其进行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件事为学生传递关爱同学的道德品质等。此外,在小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和上进心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减少对学生的负面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浓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心灵内在的“能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慢慢的为学生积累道德素养的理念,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

  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

  小学德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自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并选取合适的活动主题,如关爱社会、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等,从而顺利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道德品质5]。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然后开展“我为母亲做的一件事”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在母亲节当天为母亲做一些小事,从而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在班会中每名学生都要说出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感受等。通过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中,应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树立良好榜样、在[[[

  日常生活渗透德育教育和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等方式,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苏良才.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路径[J].家长,2022(02):28-30.

  [2]缪献文.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1(34):16-17.

  [3]楼薇琳.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艺术,2021(11):9+8.

  [4]韩海善.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探索[J].新课程,2021(44):34.

篇五: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如何在?学教学中?德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学

  ?景茂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法,引导学?养成良好的品德,树?正确的基本价值观,进?让学?更好地?主学习、独?思考、不断探索,成为?个有教养的?。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展开,素质教育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知识,还要重视学?的全?发展,帮助学?树?正确的??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是学?认识世界的关键阶段,由此,?学教师要把?德树?的理念融?到教学课堂中,让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德”的熏陶。?德树?的理念贯穿到?学教学中,这就需要?学教师做?个有?的?,借助各种形式和?法,在?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将以德育?和教学的?标落到实处。1、以?作则,潜移默化地进?德育熏陶。孔?说:“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学教师应该以?作则,将?德树?贯穿到??所有的活动之中,不管是?常?活中,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的知识、友善、?私、认真等良好德潜移默化地对学?进?熏陶。?学教师?中有爱,才会爱学?。陶?知先?曾说过:“爱是?种伟?的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开展教学的基础是爱?。如?学?由于纪律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是不成熟的个体,难免会不听话犯错误、存在不?。这个时候,教师要有耐?,不能便相体罚学?,更不能简单粗暴直接批评学?,这样会让学?产?负?情绪。所以教师要有耐?,?且教师要通过对学?的关爱、包容,让?德树?的理念之花开满我国的教育事业。2、要严于律?。?学?模仿能?较强,容易出现?为和是?观念不相匹配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和学?相处的过程中,要随时随地规范??的?为,严于律?以?作则,在?为举?、为?处世、道德情操等??给学?树?良好的榜样。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且是模范”,?位积极乐观、认真负责、善良??的教师,其?格魅?是巨?的,学?和这样的教师相处,会?意识地模范教师规范的?为,才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使以德树?的理念落到实处。3、因材施教,促进学?的全?发展。在?学阶段,教师开展德育?作最有效的?法就是引导学??主地树?正确的价值观,?不是乏味的说教。?学教师进?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加??德树?的理念,挖掘并掌握相关素材,在教学环节中去巧妙拓展教育,让学?去获取道德教育。4、家校合?,共促成长?德树?的?作除了教师的引导,家长的积极配合也不容?觑。家庭教育对学?如何学习、如何?活、如何做?起着重要作?。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学?德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能及时发现,随机教育,针对??的问题,有的放?,因材施教。学校教育也需要得到家庭的?持和配合。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到学校,?切都交给了?师。其实,学校的教育教学?作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需要家长的?持和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才能共同促进孩?成长。?德树?是?项长期复杂的?作,孩?缺?节课可以补回来,但思想上出现误区,要纠正过来很难。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持、相互交流,才有家校合作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让孩?在成长中读好书,做好?。总??之,我们可以从教师、教学、课外、家校四个??共同努?,结合?德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学?进?长期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德为先,树?为本,培养智体美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篇六: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去立德树人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第一,做好一名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

  第二,做好一名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良好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做好一名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和技能。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第四,做好一名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

  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

  中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求学者一般尊称教育者为“师父”,他的涵义是以师为父,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行为,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崇高。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举手投足均会列入学生的求知视野,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未来。

篇七: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摘要:“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中被广泛推崇,倡导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提升自身修养。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展开了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实践探析,并对此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实践策略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发展,使立德树人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相得益彰。基于此,教师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巧妙地将德育因素和文本样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心理进行多角度的文本解读,学习多种德育渗透策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规范自身行为,并强化道德品质。

  一、挖掘课文内容,体现立德树人

  语文教材的编排,有很多内容都是出自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目的,因此有很多课文都蕴涵着深厚的情感部分,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对此部分进行挖掘,并合理运用到课堂上。翻开语文课本会发现,有诸多课文的内容都非常富有情感,教师的任务就是利用情感的渗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其中的内在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在《朱德的扁担》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朗读带领学生展开文章的研读,深入体验到朱德不畏艰难险阻、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到为了让战士们能够有饭吃、吃饱饭,身为军长的他不怕道路曲折,坚持为大家挑粮食的故事。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了解而切身体会到朱德同志舍自身为大家的高尚品德,并引导学生领悟其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情境,使得学生更直观感受到当下艰苦环境中朱德同志依然乐于助人的高

  尚行为,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理,产生敬佩的情感。总之,在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的德育内容,并将其充分展现给学生,加强其切身体验的效果,从而实现树立优良品德的目标。

  二、开展课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大多课文都有朗读的要求,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到课文中的含义,从而加深印象。朗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课文来看,有很多内容都是读起来很顺口,只要对其进行朗读就能够不断加强理解,以此可见在朗读中也能实现与文章情感的沟通,而深入到个人思想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朗读部分的教学,并增强其与情感的融合,通过含有情感性地循环朗读带动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少年中国说》的学习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并要饱含情感地重复朗读,借此引导学生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加强他们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熏陶。该课文讲述了作为少年身上应有的担当,抒发了爱国情怀。通过反复朗读,使得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转换为树立自身正向思想的能量,利于其形成健康的观念与品格。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引学生要学会独立朗读的习惯,并事先对文中重点进行整理,从而在学习中加强对此部分的理解,进行多遍阅读,能够更好地吸收课文传达的情感。教师将朗读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也是对语文学习的有效帮助,同时还能产生强烈的正能量,进而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三、巧借媒介渗透,引起思想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媒介来渗透德育,一方面可以对学生产生较为直观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播放视频让学生活跃起来,强化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为短暂,选择的视频时长不能过长,最好限制在三到五分钟。同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播放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上,更重要的是要在播放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实现立德树人。

  例如,在《海滨小镇》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两段视频。一段是关于海滨小镇优美风光的视频,在教学导入环节播放给学生看,意在提升他们对海滨小镇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另一段视频则在学生对海滨小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行播放。在后一段播放的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滨小镇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很多角落堆满了垃圾。看过这段视频,很多学生都很愤慨,不满有人破坏小镇的环境。对此,笔者告诉学生,不仅是海滨小镇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很多其他的地方也遭到了破坏,破坏者正是人类自己。听了这些话之后,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深思。趁此机会,笔者给学生渗透了保护环境的理念。

  四、利用活动渗透,滋润学生心田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将实践活动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建构和素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体会到“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愿望。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父亲”“我”“鸟儿”的角色,并根据文中的内容进行情境表演和对话。在表演和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被称为鸟的知音,“父亲”是怎样爱鸟和懂鸟的,为文中的“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可以逐渐形成爱鸟和保护大自然的观念,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所以,教师要借助课堂活动来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标准设置的教学目标,但要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还需要教师多做研究。小学语文学科与德育本身就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寻找或创造机会进行德育渗透,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与研究[J].吉林教育,2021(1):2.

  [2]段宝峰.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语文课内外,2021(7):255-255.

推荐访问:小学教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树人 小学教师 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