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9篇

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9篇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XX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XX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XX省残疾人精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9篇,供大家参考。

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9篇

篇一: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 实 施 方 案 XX 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 实 施 方 案 (2017-2020 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 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X 残联〔2016〕85 号)、《关于印发 XX 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X 残联〔2017〕18 号)文件精神,做好我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以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原则,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人专门协会、助残社会组织作用,统筹整合各方资源,以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大数据为依托,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方式,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不断强化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为我县“绿色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 2020 年底,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

 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 80%以上。初步形成与 XX 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多层次康复保障制度,普遍满足全县城乡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二)年度目标。以上一年度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数据为基数,确定 XX 县本年度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

 到 2017 年底,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到 60%以上。

 到 2018 年底,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到 70%以上。

 到 2019 年底,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到 75%以上。

 到 2020 年,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到 80%以上。

 三、工作体系 (一)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县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卫生计生、扶贫办、民政、人社、教育、残联等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共同组织实施本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XXX(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副组长:XXX(县政府办副主任)

 XXX(县残联理事长)

 成

 员:XXX(县教育局副局长)

 XXX(县民政局副局长)

 XXX(县财政局副局长)

 XXX(县人社局人才办主任)

 XXX(县卫计局副局长)

 XXX(县扶贫办副主任)

 XXX(县残联副理事长)

 XXX(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XXX(县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 XX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由 XXX 同志兼任主任,XXX 同志兼任副主任。

 2、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县残联

 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督导本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进度,做好年度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和反馈工作;与卫生计生等部门共同成立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专家技术指导组,确定残疾人定点康复评估机构和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含医疗康复机构,下同)的标准及机构目录,开展技术培训;开展宣传工作。

 县财政局

 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有关财政资金,加强对各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县卫计局

 建立县级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专家技术指导组,确定残疾人定点康复评估机构和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落实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将残疾人康复服务融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局,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考核内容;结合健康扶贫工程,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分类救治,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康复服务能力培训。

 县扶贫办

 将贫困残疾人纳入脱贫攻坚工程,统筹使用脱贫攻坚经费,结合精准扶贫八大行动和专项扶贫工程,重点协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施医疗和康复救助。

 县民政局

 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

 县教育局

 逐步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体系,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3、各乡镇政府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负责制定本乡镇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成立技术指导组:

 组

 长:XXX(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副组长:XXX(县人民医院医生)

 成

 员:XXX(县人民医院医生)

 XXX(县人民医院医生)

 XXX(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XXX(县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主任)

 职

 责:负责为制定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确定定点康复评估机构和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成效评估 (三)成立精准康复服务小组。由村委会副主任兼任组长,每个村(社区)必须配备一名社区康复协调员(可由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兼任),与村(社区)医生共同组成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

 职责:入户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进行初步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 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和转介。

 四、工作措施 (一)制定本县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和补贴标准。在《XX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16 年)》基础上,制定《XX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及补贴标准(2017—2020 年)》(见附件),明确各服务项目最低补贴标准,并适时调整县级目录及补贴标准。

 (二)确定定点康复评估机构和定点康复服务机构。

 1.确定定点康复评估机构。根据《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县级残联会同本级卫生计生部门确定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作为一级定点康复评估机构,确保基本康复服务项目中设置的每一个服务项目都有对应的定点康复评估机构。

 2.确定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县残联会同同级卫生等部门共同确定辖区内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安排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确保每个康复服务项目都有相应的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申请审批流程按《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执行。

 (三)统筹安排残疾人康复资金。县残联会同县财政局负责统筹上级有关部门和县级残疾人保障资金,根据本县经济发展状况和专项调查中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提出资金分配预算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按照资金分配预算方案安排。

 (四)开展康复服务。

 1.入户。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成员(或委托定点康复评估机构)采取入户或集中访问的方式,依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数据,对照《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进行初步

 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 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对于康复需求明确的残疾人,可直接转介至康复服务机构;对于不能确定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将其转介至县(市、区)确定的一级评估机构。

 2.评估。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残疾人,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到县(市、区)确定的一级康复评估机构接受评估。一级康复评估机构对残疾人实施康复需求评估后,按照评估结果选择康复服务项目,提出转介意见,并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对一级康复评估机构不具备评估能力的项目,按照省、市的要求,由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或一级康复评估机构将残疾人转介至二级康复评估机构,由二级康复评估机构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康复服务项目,提出转介意见,并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对于行动不便或地处偏僻地区的残疾人,可由县级残联组织康复评估机构入户或集中对残疾人进行评估。

 3.申请服务卡。接受评估后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依据评估机构转介意见,填写 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补助申请审批表》,向县(市、区)残联申请残疾人康复服务补助,县(市、区)残联根据省、市下达的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免费任务指标和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审核确定补助额度(免费或定额补助),发放 XX 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

 4.实施康复服务。残疾人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

 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到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康复服务方案,建立康复服务档案,依据《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5.费用结算。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康复服务项目,按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政府相关部门项目资金支付,符合医疗救助补助条件的由医疗救助补助,残疾人个人负担部分由 XX 县残联根据残疾人康复资金状况确定补助标准。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康复服务项目,由县残联根据中央、省、市专项资金与县级康复机构进行结算,并委托县残联与辖区内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直接进行结算;其他免费康复服务项目,在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后由定点康复机构凭康复服务卡和相关服务证明,与县残联进行结算;实行定额补助的,县残联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凭票报销的方式支付康复补助资金,由残疾人垫付相关康复费用,康复服务机构出具发票,残疾人凭发票和相关服务证明到县残联报销费用;也可以采取原来实行的“以奖代补”方式,把经核对后的补助经费集中拨付给定点机构。

 (五)信息报送与管理。乡镇残联按要求组织社区康复协调员定期(每半年一次)汇总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情况,报送县残联(电子档),并协助县残联将相关信息录入残疾

 人康复台账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数据库。

 附件:XX 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及补贴标准

 附件

  XX 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及补贴标准(2017-2020 年)

 残疾类别 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标准 残疾类别 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标准 支付 方式 单位报销及补贴 周期 说

  明 康复专项经费最低补贴标准 方式 单位报销及补贴 周期 说

  明 康复专项经费最低补贴标准 视力残疾 盲人白内障复明 手术 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做好术后护理。标准参见《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疗救助 / 光明工程等政府部门项目资金/自费 每眼单眼单次手术 个人自费部分由康复专项救助经费和患者本人共同负担。

 纳入医保报销

 范围 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 盲杖及其他辅助器具。盲杖每 3 年评估调换 1次,其他辅助器具评估调换由各地自定。

 康复专项 / 自费 每支限 3 年 1次(盲杖)

 康复专项经费。盲杖补贴 60 元/人,其他辅助器具补贴由各地自定。

 60 元/人(盲杖)

 定向行走及适应训练 功能评估;定向技能及行走训练,每周 1 次,每次 2 小时,训练时间不少于 2 个月;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每周 1 次,每次 2 小时,训练时间不少于 2 个月。

 康复专项/自费 每期5 年 1 次每期包括功能评估、定向技能及行走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持续训练时间折算不少于 5 天。

 2000 元/期/人 支持性服务 中途盲者心理疏导,盲后半年内,每月不少于 1次。

 康复专项/自费 每人限 1 年 近期内致盲的残疾人。

 500 元/年/人 低视力者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基本型远距离助视器、近距离助视器;助视器适应性训练。每年评估 1 次,视情况予以调换。康复专项/自费 每人限 3 年 1 次 各地统筹辅具适配,开展适应性训练。

 1000 元/次/人

 视功能训练 功能评估,至少提供 2 次视野、色觉对比敏感度评估(术前或适配前 1 次,术后或适配后 1次);康复训练,根据评估结果,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 30 分钟。

 康复专项/自费 每人限 6 年 每年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每个月补助 1200 元。

 12000 元/人 功能评估;视觉基本技能训练(含固定注视、定位注视、视觉跟踪与追踪、视觉搜寻训练),低龄及入普幼等非全日制康复训练的儿童,训练时间不少于 1 个月,每周单训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1 小时。

 康复专项/自费 每人限 3 年 1 次 开展适应性训练,持续训练时间折算不少于 3 天。

 1000 元/次/人

 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

 0-6 岁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服务※1.植入人工耳蜗。标准参见《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 年版)》(中华医学会编著)。2.单耳佩戴人工耳蜗;第一年调机不少于 3 次,之后每年调机不少于 1 次。

 医疗救助/政府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康复专项/自费 每耳单耳单次手术 国家人工耳蜗项目由省统筹安排,各地项目按当地规定执行。

 按国家项目规定和各地自定 助听器适配及服务※ 1.助听器。双耳配戴;每年助听器调试不少于 2次。

 2.助听器辅助材料。耳模,每半年评估 1 次。电池,每日自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更换耳模、电池。

  康复专项/自费 每耳限 3 年 1 次 补助 4800 元助听器购置、1200 元验配服务。以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为主。

 6000 元/人

 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 0-6 岁儿童听觉言语功能训练功能评估,至少提供 2 次听觉、言语康复能力评估(术前或适配前 1 次,术后或适配后 1 次);康复训练,根据评估结果,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 30分钟,小年龄及入普幼等非全日制康复训练的儿童,每周单训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1 小时。

 康复专项/自费 每人限 1 年或6 年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补助14000元/年/人(限第 1 年),如需申请延期,与助听器康复训练补助 13000 元/年/人(国家或省补助 12000、市级补贴1000 元,没有享受国家和或省补助经费的儿童,市级经费按 13000 元/年/人补助)相同;限在国家定点机构训练。

 14000 元/年/人(人工耳蜗),13000 元/年/人(助听器)

 支持性服务 儿童家长康复指导、心理辅导...

篇二: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安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镇安县残疾人康复中心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地点:镇安县青槐社区八组月亮坪 4、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 4 亩,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指导、用品用具供应为一体的镇安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一幢八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楼,砖混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②配套建设餐厅、车库,购置配备服务中心用具、相关设备,完善中心院墙、门楼及绿化美化等附属工程。

 5、投资规模:

 项目概算总投资 600 万元。

 ①中心楼投资 445.71 万元; ②餐厅楼投资

 39.54 万元; ③用具及设备投资 97.07 万元;

 ④其它附属工程投资 17.68 万元。

 6、资金来源:项目投资 600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国债资金 480 万元,地方配套 120 万元。

 7、项目效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将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500 人次,提供用品用具供应 350 件,从而有效填补镇安县无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和场所的空白。对于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社会效益。

 8、建设周期:项目计划 2011 年 2 月底以前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2011 年 3 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 年 11 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周期 9 个月。

 9、主管部门:镇安县人民政府 10、设计单位:镇安县建筑勘察设计院 11、建设单位:镇安县残疾人联合会 负 责 人:郑昌平 二、项目可研单位及人员 1、项目可研单位 受镇安县残疾人联合会申请委托,镇安县项目咨询评估服务中心承担镇安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镇安县项目咨询评估服务中心,成立于 2000 年并经国家发改委认定颁发了工程咨询丙级证书,2002 年 5 月正式组建开展业务工作,隶属镇安县发展计划局直接管理,现有各类在编专业技术人员16 人,主要从事建筑行业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咨询

 评估等业务工作,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突出的工作业绩。

 2、项目可研人员 可研执笔:詹进财(中心成员,工程师)

  高

 聪(中心成员)

 参论人员:程家升(中心主任,工程师)

 姜照选(中心成员,高级建筑工程师)

 丁伯平(中心成员,建筑材料工程师)

 审核人员:梅光显(中心顾问,经济师)

 审定人员:程家升(中心主任,工程师)

 三、研究依据 1、国家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规定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关于进一步做好 2011年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函。

 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

 4、镇安县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

 5、省、市关于建筑业的有关标准与要求。

 6、镇安县境内现行建筑业市场价格。

 7、残疾人行业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与要求。

 8、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与深度要求。

 四、简要结论 加强县级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工作基础条件,是提高为残疾人社会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相关政策的主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项目选择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关于进一步做好 2011 年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函精神和国家国债投资的政策导向,项目选项准确,建筑规模适度,建设投资有保障,且基本条件优越,建筑技术有保证,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切实可行,也十分必要。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镇安县地处秦岭深山腹地,位于商洛市西南部的长江中游汉江流域,界于北纬 33°07′35″—33°04′42″,东径 108°34′16″—109°36′55″之间,东与本市山阳县和湖北省郧西县接壤,南与本省安康市旬阳县毗邻,西与安康市宁陕县交界,北与本市柞水县相连,东西长 97.5 公里,南北宽 64.2 公里,土地总面积 3487 平方公里。镇安县境内山岭纵横,坡陡沟狭,切割十分明显,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海拔高度 344—2601 米,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全县共辖 25 个乡镇(14 个镇 11 个乡),204 个行政村,4个社区,1050 个村民小组,74575 户,285482 人,其中:农业户数 64773 户,农业人口 240361 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81人,有回、满、壮等 9 个少数民族 9949 人,是全省重点少数民族县。

 镇安县自然资源丰富,政治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繁荣。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陕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作出了陕南以绿色产业为主,突破发展的战略决策,成为镇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大的历史机遇。随着西康高速公路的全线贯

 通,镇安已经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正式实施,镇安县位于经济区辐射区范围内。全县区位优势日趋明显,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截止2009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5.4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22 亿元,财政总收入 1.54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54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4 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项目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1、人员状况:

 全县有各类残疾人 27232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9.3%,其中视力残疾 5788 人、听力残疾 3368 人、言语残疾 3299 人、智力残疾 3887 人、肢体残疾 9858 人、精神残疾 932 人。

 2、年龄结构:全县现有 0-14 岁的残疾人 1280 人,占全县残疾人的 4.7%,有 15-59 岁的残疾人 14430 人,占全县残疾人的 53%,有 60 岁以上的残疾人 11430 人,占全县残疾人的 42%。

 3、就医状况:

 (1)就医与康复需求状况:我县目前有 19880 残疾人有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占全县残疾人的 73%,有 7540 人有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需求,占全县残疾人的 27.5%。

 (2)就医现状:我县广大残疾人患病后靠自购药品治疗的占 29%,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占 12%,只有 59%的人选择到医院治疗,即使到医院治疗也有 38.5%的病人未按医生要求完成全程治

 疗,其中 95.3%的人是因经济困难未完成治疗,这些原因导致农民陷入无病到患病,小病到大病的严性循环之中。

 4、就业现状:我县目前在 15 岁以上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者为7460人,占全县残疾人的27.4%,有部分劳动能力者为11700人,占全县残疾人的 43%,合计可劳动的残疾人 19160 人,占全县残疾人的 70.4%,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无职业技能技术,使全县从事各种行业就业的残疾人只有 6130 多人,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 32%,而残疾人的待业率为 68%,是正常人的3 倍。且在业的残疾人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 96.6%,而从事文化技术等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仅占 3.4%。

 5、就学状况:

 尽管我县残疾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县由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残疾少年儿童都是随班就读,由于普通学校没有专用的教学设备,难以推行个性化教育教学,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全县残疾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率只有 63%,且教学质量还很低。

 6、经济收入状况:我县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人影响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无职业技能,就业率很低,导致经济收入低、贫困面大,全县有各类贫困残疾人 12600 多人,占残疾人数的46.3%,其中特困的 30%多人,人均收入低于 680 元的残疾人约占 28%,861-800 元的占有 35%,全县有 21%的残疾人靠种粮为生,靠低保维护生活,6%的残疾人靠国家救济渡日,生活在极度贫困

 的状况下。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镇安县属秦巴山区老、少、边、穷的国定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信息闭塞而导致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群众生活相对困难。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全县人民的奋发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十五”、“十一五”期间,镇安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发展战略,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全力加大农村及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加强农村新农村建设、农民医保、义务教育、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农村贫困人口、残疾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山区贫困的镇安县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方财政极其困难,属保工资型国家重点转移支付的贫困县。尤其是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场所,极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与长远发展的要求。

 目前,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残疾人就业困难。首要问题根据身体状况掌握技能少。第二是县内无技能培训机构和技能服务设施。第三缺乏资金,不能脱贫;二是特殊教育得不到享受。全县有 8-17 岁聋哑儿,不能正规启蒙教育,随年龄增大学到知识少,严重阻碍社会、家庭、生产、生

 活的发展。伴随着年龄的增大,丧失学习的良好时机,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有的因残疾生产生活困难,找不到伴侣打光棍,到老了还是社会负担。有的人因残疾难就业,形成精神崩溃,观念落后;三是残疾人康复训练滞后,多数残疾人因病致残后,无条件康复训练,时间长了形成残疾明显升级,得不到较好的康复训练,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这三个在残疾人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和脱贫致富步伐的加快。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县因经济贫穷、落后,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处于空白布点。

 为了贯彻中央残疾人工作会议精神,在“十二五”期间,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个突出重点,做好此项工作,是政府执政为民的一个明显展示,是人权保障事业的有力保证。为了加快镇安残疾人服务事业的发展步伐,特计划申请上级投资建设镇安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党的

 十六大确定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8 年 3 月 28 日,胡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促进残疾人事业作出了新的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同时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由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2008 年 4 月 2 日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 7 月1 日起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意见》明确提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康复、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服务、托养、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要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精神的具体举措。

 (二)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

 体。我县有各类残疾人 27232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9.3%。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基础差等原因,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非常大。

 我县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人影响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无职业技能,就业率很低,全县从事各种行业就业的残疾人只有6130 多人,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 32%,而残疾人的待业率为68%,是正常人的 3 倍。残疾人就业困难导致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低、贫困面大。全县有各类贫困残疾人 12600 多人,占残疾人数的 46.3%,其中特困的 30%多人,人均收入低于 680 元的残疾人约占 28%,861-800 元的占有 35%,全县有 21%的残疾人靠种粮为生,靠低保维护生活,6%的残疾人靠国家救济渡日,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状况下。

 因此,切实加强残疾人服务基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改关善残疾人现状,已成为全面建设小...

篇三: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马3土《用专业力量守护孤残儿l 三夭童))一文后,我感触颇多。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是最基层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与残疾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不能做好社区残疾人服务是体现社会工作水平、稳定残疾人群体、解决残疾人诉求的关键。问题一:无法满足残疾居民的个性化需求随着广大残疾人个性化、专业化需求的不断增多,社区残疾人协会在工作中的不足逐渐凸显出来:承担过多的上级残联下派工作,残疾人自治及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不足,力不从心更无法满足广大残疾居民个性化的需求。建议:根据社区残疾人数量、分布的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人员配备、资金保障、制度建设。同时,以社区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强社区残疾人自治服务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以社区残疾人协会为核心,引导各种社区社会组织、专业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残疾人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的聪明才智,支持社区残疾人成立互助服务组织,促进残疾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问题二:服务形式与内容单一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开展的各项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政策性服务占据的比例较大。服务形式以落实政策为主,服务内容主要是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与现阶段社区残疾人多元化的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建议:一是加强基层残疾人需求的调研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残疾人服务模式。二是改变现有的政策性服务模式。可以把现有的“ 调研一定政策一执行一反馈” 的“ 四步” 服务方式转变成项目式服务。上级残联部门制定具体的服务门类与方向,然后由基层残联组织、专业化社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申报,再统筹审批、执行。这样既可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又可以充分调动各级基层残联组织、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残疾人服务中来。三是加大对社区残疾人服务的支持力度,把更多的资金投向生活类便民服务、心理服务、社区康复服务等与社区残疾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内容上来。问题三:信息沟通不畅、共享不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服务项目在执行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社工又很难及时解决,广大残疾人无法得到最大的实惠,甚至因此出现了矛盾。这主要是由于各级残联组织间及残联组织内部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充分。建议:依托现有的“ 北京市残疾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起社区残疾人情况变化实时更新机制,形成制度,使决策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残疾人状况;建立起市、区、街、社区四级O A网络办公平台,实现各级残疾人政策的共享,使现有残疾人政策系统化、数据库化,方便政策的查询;同时建立起信息化的沟通反馈机制,使各级残联组织及残联组织内部的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基层的反馈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问题四:志愿服务体系不完善现有的社区残疾人志愿服务形式单一,主要以公益劳动式志愿服务为主。同时,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也严重影响了志愿者参加社区残疾人志愿服务的意愿。建议:一是大力拓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我们可以借鉴社会志愿服务积分制的形式,在社区开展“ 公益银行” 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残疾人志愿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多样的专业志愿服务。二是加大社区残疾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制度建设。应依托社区残疾人协会建立起以社区志愿者组织为骨干、社会专业化志愿者组织有效补充、残疾人互帮互助组织为特色的社区残疾人志愿者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使社区志愿服务有章可循。三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社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氛围,传达“ 爱心伟大” 的正能量。社区要多利用居民代表会、社区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志愿服务的宣传,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法源寺社区;读《中国社会工作》2015年6月下期《用专业力量守护孤残儿童》一文有感)52中国社会工作2叭4.6( 下)万方数据

 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马浩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法源寺社区刊名:中国社会工作英文刊名:China Society Periodical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马浩 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期刊论文]-中国社会工作 2014(18)2014(18)

篇四: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县残联 2022 年工作要点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县残联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上级残联部署安排,为加快建设“XX”贡献残联力量。

 一、强化党建引领,巩固提升

 “同心筑梦”行动

 ( ( 一)深入学习费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X 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忠心维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 “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正确方向,强化舆论引导,把牢残疾人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残联系统落地见效。紧紧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学听跟〞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觉走,画出最大同心圆,共筑中国复兴梦。

 (二) )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觉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做好十五届县委第一轮巡察整改工作。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强化对标对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千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大力营造全县残联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强化残疾人就业创业,巩固提升

 “脱贫奔康”行动

 ( ( 一)进一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街接。做好易致贫返贫和突发困难残疾人的精准监测和及时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各地落实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加大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基本康复和托养照护服务、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助力农村残疾人增收。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

 (二)稳步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和相关要求,运用好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管理系统,配合民政部门做好 “两项补贴”工作。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有条

 件的地区探索制定残疾人托养服务支持政策和补贴办法。

  ( ( 三)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残联发〔2021〕 51 号),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促进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和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就业,促进公益性岗位安置。开展就业援助月、残疾人就业线上招聘、“互联网+残疾人就业服务”“走宣送”(走进用人单位,宣传就业政策,送上就业服务)活动。全面落实残疾人创业就业项目。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多形式开展残疾人创业培训。配合人社部门开展 2023 届残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信息化发放工作。举办第四届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第十一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 “跨省通办”及其后续相关工作. (四) ) 扎实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做好控教保学、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工作,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融合教育发展。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残疾学生高考招录相关工作。继续实施好义务教育、高中及中职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资助项目。做好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推广工作 三、强化残疾人康复质效,巩固提升

 “精准康复" " 行动

 ( ( 一) ) 持续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贯彻落实国家、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制定我县实施计划。围绕实现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规划目标,深入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 95%以上。加大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辅具补贴制度,强化辅具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和“康复之家”建设,推动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组织开展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等宣传教育活动。

 (二)精准实施困难残疾人康复项目。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组织实施好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项目,联合县卫健委制定《关于做好 2022 年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的通知》,2022 年继续为全县 233 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为 21 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 4 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提供救助。贯彻落实 《XX 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协议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量。

 四、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巩固提升“权益护航”行动

 ( ( 一) ) 提升残疾人权益保障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贯彻

 宪法、民法典和残疾人保障法,制定实施全县残联系统“八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持续推进残疾人学法用法专项行动。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活动,提升残疾人法律救助服务质量。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做好来信来电来访、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等工作。深入开展残疾人矛盾纠纷排查,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结合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无障碍环境县村镇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统筹开展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落实《XX 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和《XX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探索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残疾人代表和热心公益人士等参与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伍,指导督导队依法开展社会督导工作。加快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高质量完成年度改造任务, ( ( 三) ) 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把残疾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各项要求切实加强康复医疗、托养照护、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信访接待等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重大传染病疫情残疾人防护指南(试行)》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残疾人

 防护社会支持服务指南(试行)》,经常性了解疫情形势发展对残疾人生产生活的影响,及时反映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对残疾人的保护。健全全县残联系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认真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及时防范化解,助力平安 XX 建设。

 五、强化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巩固提升

 “共享阳光”行动

 (一)弘扬扶残助残文明风尚。贯彻落实《关于全力推进新时代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将扶残助残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残助残传统美德,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实施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明门”儿童轮椅捐赠项目。拓展社会志愿服务建设,积极倡导志愿助残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助残服务。

 ( ( 二)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加强残疾人事业全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结合北京冬残奥会、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爱耳日、残疾预防日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宣传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传播好残疾人自强声音、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加强残联政务“一网一微”建设,办好与市、县级主流媒体合作专栏,宣传好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残疾人群众的关心关爱,解读好党和

 政府 “十四五”时期保障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措施。

 (三)丰富残疾人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第 32 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组队参加全市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 四)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组队参加 XX 省第 X 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 X 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力争取得佳绩。配合做好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暨第九届特奥会备战参赛工作,广泛宣传北京冬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继续推进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残疾人康复健身示范点和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指导员等工作。举办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等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示范活动。

 六、强化残联自身建设,巩固提升

 “强基固本”行动

 ( ( 一)持续深化残联改革。加强部署指导,稳妥有序推进县、乡残联换届,同步开展专门协会换届。以换届为契机,持续深化残联改革,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创新。加强基层残联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推进县级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有 15%以上(含 15%)的残疾人。加强各级专门协会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活跃协会工作。落实新修订的 《村(社区)残协工作规范》和《专职委员工

 作规范》,提升残协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组织全县残疾人工作者素质提升培训班,发挥专职委员在线平合作用,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综合能力培训。

 (二)加强信息化服务。贯彻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和电子证照申领,持续开展违规持证清理核查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进涉残服务“阳光化、透明化、便民化”。

 ( ( 三)倾情打造“五大残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细则,认真贯彻“一改两为” 要求,加快实现“三快一降”,扎实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 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与残疾群众联系,持续开展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慰问。建立健全残疾人之家(工作站)长效运行机制,常态落实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办好残疾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残疾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倾情打造纯洁、温馨、活力、智慧、责任的残联。

篇五: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总

  论

 1. 1

 项 目 背 景 1. 1. 1

 项 目 名 称:

 **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 1. 2

 项 目 承办 单位概况:

 项 目 承办单位:

 **市 残疾人联合会 项 目 负 责人:

  1. 1. 3

 可 行性 研究 报告编制 依据和 范 围

 1. 1. 3. 1

 编 制 单位名 称及资格等 级 项目 建议书编制单位:

  资格等级:

 甲级 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 1. 1. 3. 2

 可 行性研究 的 编制 依据 1、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 发展纲要》;

 2、 国家发改委、 中残联《 “十一五” 期间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3、《**市 国 民 经 济和 社会发展第 十 一 个五 年规划 纲要》;

 4、 公共建设项 目 可 行性研究 报告编 制 内 容深度 的规定

 5、 现场 勘 查所 得资料和数据, 项 目 单位提供 的 有关 资料 8、 **市 残疾人联合会关 于编 制 可 行性研究 报告 的委 托 书

 1. 1. 3. 3

 研究 工作 的 范 围

 1、 项 目 提出 的 理由 与 过程;

 2、 项 目 建设的 必要性和 建设规模的 确 定;

 3、 项 目 的 建设条件;

 4、 项 目 的 设计力 度;

 5、 项 目 建设进度安排;

 6、 投资估算 ;

 7、 社会效益 初步分析。

 1. 1. 4

 项 目 提出 的 理由 与 过程 随着**市经济的发展, 残疾人事业也得到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该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论从地理位置、 规模、功能设置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 影响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 发展纲要》 和国家发改委、 中 残联《 “十一五” 期间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精神, 为改善为残疾人服务的条件,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文明和谐新**的需要, 必须建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从根本上改变**市残疾人服务薄弱的现状, 提高服务能力。

 **市 残 疾人联合会以 国 家 加 快中西部地市级和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 契机, 加大了 本项 目 的 前期 工作 力 度。

 **市 人民 政府 对**市 残 疾人综合服务中 心建设项目 非 常 重 视, 目 前**市 市 财政已 对该 工 程出 具资信 承诺, 并 将其列 入市 重 点 工程建设项 目 。

 **市残疾人联合会于 2009 年 5 月 委 托 ******公司 为项 目 建设进行可 行性研究 。

 ********公司 接 受 委 托 后 ,成 立了 专门 的 项 目 研究 小 组, 制 定了 研究 大纲, 在项 目组 充 分调 查该 中 心 现状的 基础 上, 经 过现场 踏勘 和分析论证, 完 成 了 项 目 可 行性研究 工作, 并 编 制 了 工程可 行性 研究 报告 , 作 为 项 目 业 主 及 上 级有 关 部 门 决 策 的 依据。

 1. 2

 项 目 概况 1. 2. 1

 拟 建地点

 该 项 目 位于**市 河内 路灯塔街东 临 , 建设地址交通便利 , 水电 等 配套条件具备, 适合项 目 建设。

 1. 2. 2

 建设内 容 该新建“中心” 项目 计划占地 5 亩, 总建筑面积 1500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为:

 康复服务指导站(80 平方米) 、 聋儿听力语言训练部( 80 平方米)、 盲人按摩室( 70 平方米)、职业培训部( 多功能厅 300 平方米)、 用品用具供应服务部( 100 平方米)、 康复训练场地( 200 平方米)、 文体活动所

 ( 150 平方米)、 就业服务所( 80 平方米)、 办公场所( 440平方米)。

 1. 2. 3

 建设期 限 该 项 目 建设期 设计为 12 个月 。

 1. 2. 5

 总 投资和资金来源

 该项目 总投资 100 万元, 资金来源为:

 申请中央补助资金 40 万元, **市配套资金 60 万元。

 1. 3

 结论和建议 本项 目 的 提出 , 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国家发改委、 中残联《 “十一五” 期间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以服务残疾人为宗旨,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残疾人康复、 就业、 教育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必然之举。

 **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建成后, 将融残疾人教育、培训、 就业、 康复、 用品用 具供应等为一体, 不仅可以解决目 前**市“中心” 基础设施落后, 占地面积狭小, 交通不便,服务不到位等困难, 而且能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优良优质的服务, 从而极大地改善残疾人状况, 推动**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项 目 建设的 理由 、 选址、 建设内 容与规模、 建设工程设计、 资金使用 及筹 措方 案 等 方 面 的 分析和多 方 论证, 认为 本项 目 的 建设, 对该 地区 残疾人事

 业 发展将起到 较大的 促进作用 。

 项 目 建设内 容与 规模符合实际 需 要, 资金使用 合理, 资金筹 措方 案 具备可 行性。

 建设单位应 进一 步 加快前期 工作 , 加强 责 任人负 责制 , 按照 国 家有关 要求办 理各项 手续 , 尽早 开 工建设,按施 工进度安排保质 保量的 完 成 项 目 建设, 使本项 目 早日 投入使用 , 尽快发挥其应 有 的 社会效益 。

 第二章 项目 背景

 2. 1 项 目 建设背 景 2. 1. 1“十五” 期间我国残疾人综合服务实施建设情况 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是开展各项残疾人业务工作、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建立, 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了 康复训练、 聋儿语训、 就业服务、 职业培训、 用 品用 具供应、 盲人按摩及文娱活动等项服务, 并建立相应服务机构。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 计划纲要提出“加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 切实改变基层基础设施匮乏, 服务能力薄弱、残疾人难以得到服务的状况”, 以及在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十五” 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以地方投资为 主, 国家给予补助, ‘十五’ 期间, 完成全国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 投入使用 , 发挥效益, 办成残疾人之家” 的要求。

 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蓬勃发展, 尤其是全国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在中央政策及补助资金的带动下, 已基本完成“十五” 计划纲要提出 的建设任务。

 全国 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 建设自1998 年至 2005 年底, 中央共投资 18900 万元, 完成计划投资项目 1506 个县。

 截止到 2005 年底, 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 2106 个, 在建项目 共计 292 个, 筹建项目 共计 279 个。

 一、 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一)

 省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十五” 期间, 省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数已达 60 个。省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总占地面积 25. 9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45. 2 万平方米, 总投资 10. 7 亿元。

 ( 二)

 地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单位 333 个, 其中:

 地级市 283 个,地区 17 个, 自 治州 30 个, 盟 3 个。

 目 前, 已有 244 个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 占总数的 73. 3%, 总占地面积 79. 1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79. 1 万平方米, 总投资 12. 6亿元; 在建项目 33 个, 占总数的 9. 9%, 总占地面积 28. 6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19. 7 万平方米, 总投资 5. 1 亿元; 筹建项目 33 个, 占总数的 9. 9%, 总占地面积 93. 7 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 23. 2 万平方米, 总投资 5. 8 亿元。

 地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已竣工73%在建10%筹建10%未建7% 图 8-1 ( 三)

 县级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全国共有县级市 374 个, 目 前, 已有 226 个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占总数的 60. 5%, 总占地面积 30. 2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29. 8 万平方米, 总投资 4 亿元; 在建项目 25 个, 占总数的 15%, 总占地面积 6. 4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4. 1 万平方米, 总投资 0. 72 亿元; 筹建项目 42 个,占总数的 11. 3%, 总占地面积 14. 1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12. 2 万平方米, 总投资 2. 1 亿元。

 县级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已竣工61%在建15%筹建11%未建13% 图 8-2 (四) 市辖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全国共有市辖区 852 个, 截止到 2005 年底, 全国共有434 个市辖区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 占总数的 51%, 总占地面积 45. 6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51. 6 万平方米, 总投资 25. 1 亿元; 在建项目 69 个, 占总数的 8. 1%,总占地面积 13. 7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12. 3 万平方米, 总投资 3. 7 亿元; 筹建项目 55 个, 占总数的 6. 5%, 总占地面积 21. . 8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18. 4 万平方米, 总投资 2. 6亿元。

 市辖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已竣工51%在建8%筹建7%未建34% 图 8-3 ( 五)

 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全国共有县 1633 个,

 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1142 个, 占总数的 70%, 总占地面积 316. 4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324. 1万平方米, 总投资 8. 1 亿元; 在建项目 157 个, 占总数的 9. 7%,总占地面积 19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20. 9 万平方米, 总投资 3 亿元; 筹建项目 145 个, 占总数的 8. 9%, 总占地面积19. 2 万平方米, 总建设规模 14. 6 万平方米, 总投资 1. 5 亿元。

 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已竣工70%在建10%筹建9%未建11% 图 8-4 二、 东部、 中部、 西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 一)

 东部、 中部、 西部地级行政单位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东部地区有 98 个地级行政单位,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104 个, 完成率为 106. 2%, 占地级行政单位已建成总数的44%; 中部地区有 105 个地级行政单位,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90 个, 完成率为 85. 8%, 占地级行政单位已建成总数的38%; 西部地区有 130 个地级行政单位,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

 施的 45 个, 完成率为 34. 6%, 占地级行政单位已建成总数的18%。

 ( 二)

 东部、 中部、 西部县级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东部地区有 162 个县级市,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122个, 完成率为 75. 3%, 占县级市已建成总数的 54%; 中部地区有 126 个县级市,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74 个, 完成率为 58. 8%, 占县级市已建成总数的 32. 8%; 西部地区有 86 个县级市,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30 个, 完成率为 34. 9%, 占县级市已建成总数的 13. 2%。

 “十五” 期间东、 中、 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服务设施完成率比较76. 556. 856. 78. 66. 211. 17. 89. 97. 7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0100. 0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已竣工项目在建项目筹建项目 图 8-5 ( 三)

 东部、 中部、 西部市辖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

 设情况 东部地区有 360 个市辖区,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262个, 完成率为 72. 8%, 占市辖区已建成总数的 61%; 中部地区有 293 个市辖区,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100 个, 完成率为 34. 2%, 占市辖区已建成总数的 23%; 西部地区有 202 个市辖区,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69 个, 完成率为 34. 2%, 占市辖区已建成总数的 16%。

 ( 四)

 东部、 中部、 西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东部地区有 367 个县,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296 个,完成率为 80. 7%, 占县已建成总数的 26%; 中部地区有 477个县,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335 个, 完成率为 70. 2%, 占县已建成总数的 29%; 西部地区有 789 个县, 已建成综合服务设施的 511 个, 完成率为 64. 8%, 占县已建成总数的 45%。

 “十五” 期间东、 中、 西部地区各级综合服务设施竣工项目比较443818165432. 813. 26123262945010203040506070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级县级市市辖区县

 图 8-6 从上述分析数据看, 东部地区在全国建成设施中, 占重要比例, 与其经济发达水平相适应, 中、 西部则 处于相对较弱趋势。

 “十五” 期间, 中央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项目 ” 提供的补助金, 虽然不多但作用 很大。

 省、 市、 县各级地方政府都很重视“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对建设的态度比较积极, 除了 政府列专项资金外, 还通过减免建设期间各种税费、 贴息贷款等形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使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 得以完成建设并发挥作用 。

 但目 前东中西部地区仍尚有 100 个地(市) , 148 个县级市, 424 个市辖区, 491 个县至今未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2. 1. 2 国家“十一五” 期间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

 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 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制了 《“十一五” 期间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

 《规划》 指出 “十一五” 地方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 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根本目 的, 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 有计划、 有重点、 有步骤地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提高残疾人康复、 培训等服务条件和能力, 积极改善残疾人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 加快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进程, 不断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 按照“突出重点, 完善功能; 规范建设, 科学配置; 分级负责,稳步推进; 严格管理, 厉行节约” 的建设原则, 争取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用 五年左右的时间,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必要装备、 充实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等措施, 基本形成覆盖全国市、 县的残疾人综合服务网络。

 2. 1. 3 **...

篇六: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XX 市以社区为单位试行残疾人社区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着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低、服务项目缺少多样性等问题。为更好地推行残疾人社区服务建议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以社区为中介搭桥各组织使服务项目多样化。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缘于残疾人服务。残疾人服务是国家政策主导的一项残疾人福利项目,而现在 XX 正在开展的社区残疾人服务是在残疾人服务的基础上细化了提供服务的主体,使得残疾人服务更加多样化、专业化。

 一、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概念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原来由国家包揽的各种福利分散到社会,由社区承接各种服务项目,直至今日社区服务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及人们幸福度的标准之一。有人将社区服务定义为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残疾人的概念外延不断扩大,各国对残疾人概念界定大多数是从广义范畴上描述残疾人,少数法律对“残疾”的概念做了进一步划分。残疾人社区服务将社区服务与残疾人概念相结合,综合各学者对社区服务的概念界定与文章研究内容需要,界定残疾人社区服务为政府、社区及其他组织为社区残疾人提供的保障基本生活和满足精神需求等娱乐活动或服务。

 二、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现状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力度稳步加大从 XX 市残疾人联合会官网上的数据可以看出,XX 市在残疾人康复救助上的力度不断加大,每一年康复救助的残疾人数量都很庞大。根据 XX 年与 XX 年 XX 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得出,XX 年 XX 市在康复救助方面共帮助 X 位残疾人,视力残疾 XX 人、听力残疾 X 人、精神残疾 X 人、肢体残疾 X人、智力残疾 X 人。其中脑瘫儿童系统康复训练 X 人,肢体残疾儿童社区、家庭康复 X 人,成年肢体残疾人社区、家庭

 康复 X 人。XX 年帮助 XX9 位残疾人,视力残疾 X 人、听力残疾 X 人、精神残疾 X 人、肢体残疾 X 人、智力残疾 X人。其中接受康复服务的听力残疾人中有 X 名残疾儿童、X名成年残疾人;X 名肢体残疾人中,有 X 名残疾儿童得到矫治手术,X 名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治疗及训练。XX 年有 X 个地市级、X 个县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X 个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X 个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X 个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至 XX 年年底,全市已有残疾人康复机构 X 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 X 人。

 (二)残疾人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据 XX 年与 XX 年 XX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得知,XX 年与 XX 年城镇新就业残疾人由 X 人增加 X 人,XX 年集中就业 X5 人、按比例安排 X 人、公益性岗位 X 人、个体 X 人、辅助性就业 X 人;城镇实际在业残疾人 X 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X 人。X 年集中就业 X 人、按比例安排 X 人、公益性岗位 X 人、个体 X人、辅助性就业 X 人;X 人从事农业种养。XX 年盲人医疗按摩机构 X 个,保健按摩机构达到 X 个;XX 年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 X 名;保健按摩机构有 X 个,医疗按摩机构有 X个。XX 年 XX 市残疾人扶贫开发中 X 户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X 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安置 X 名残疾人就业。

 (三)制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提升残疾人社区服务质量,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为基础,为此 XX 市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尽可能覆盖到更多的残疾人,XX 年已纳入 XX 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X 人,集中供养 X 人,其他救助救济 X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X 人,农村五保供养 XX 人,其他救助救济 X 人。为让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XX市在残疾人中评选出人大代表 X 名、政协委员 X 名。此外,XX 市在残疾人教育投入、残疾人学校建设和残疾人维权上的执行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以社区为基准的残疾人服务项目不断健全。

 三、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日后服务项目开展中规避,化解已发现问题为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发展夯实基础。

 (一)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低目前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主体依然是政府、社区及小部分组织,政府负责制定政策,下传残疾人福利措施及监督政策实施效果;社区则负责执行政府的政策。XX 市社区服务人员的年龄构成偏于老龄化,社区工作人员中缺少有专业素养的年轻人,在社区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社区的居委会成员均是 60 年代工作分配上任。社区居委会成员大多是初高中毕业,未接受过专业化

 的残疾人社区服务知识培训,日常开展残疾人相关活动时,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弊端便显现出来。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不够灵活,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未深入挖掘开展该项活动的深层意义,在活动设计中忽略残疾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残疾人社区服务项目较单一从相关网站上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 XX 市对残疾人的服务项目多为政策扶持型,如医疗康复救助、就业扶持、社会保障等。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残疾人服务项目可以保障残疾人的生存问题,并不能满足残疾人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社区除正常落实政府制定的残疾热福利政策外,很少再次开展针对于残疾人的社会活动,志愿者到社区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项目多为打扫卫生、聊天等,或者是高校学生为了完成课题调研,到社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入户残疾人家庭,并未从实际上解决残疾人需求,服务效果一般。

 四、完善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对策 完善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更是为建设文明社会添砖加瓦,因此,针对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参考建议。

 据 (一)加强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根据 X XX 市社区实际情况,可在各社区选出负责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专项人员,政

 府联合社会各培训机构,为残疾人社区服务专干提供培训,再由残疾人社区服务专干在社区内为社区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要侧重于培训解决残疾人心理和精神匮乏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和实际活动的举办方式等。如社区服务人员在开展残疾人社区服务工作时,总会碰到残疾人对政策不理解或因自身残疾而产生自卑心理不配合工作等情况,此时服务人员若是不能摸清残疾人的心理恰当地化解问题,会使一些心理有缺陷的残疾人在日后的管理中出现危险性行为。为服务人员提供残疾人心理疾病预防知识培训、残疾人康复培训、社会工作活动小组知识培训等,均可在不同方面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的技能,提升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聘用智力健全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作为社区服务人员,以残疾人自身角度开展工作事半功倍。

 (二)以社区为中介使服务项目多样化目前 XX 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多数由政府、社区提供,少数由社工组织和志愿者团队提供。XX 市作为省会城市是高等院校云集之处,现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大部分都有社会工作专业,且有硕士点。残疾人服务精神层面不能忽视,因此,社区作为中介应为残疾人和能提供服务的组织搭桥,如举办公益文艺汇演、组织残疾人学习班等。此外,各社区可以联合成立残疾人特长协会,将社区内有特长的残疾人聚集在一起,根据他们的特长可在社区内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残疾人才艺表演、残

 疾人画展等,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也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篇七: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dash; 1 —天全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第二节 面临形势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主要目标第三章

  主要任务第一节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保障第二节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第三节 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品质第四节 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让残疾人发展环境更加友好第五节 完善支持保障条件,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第四章

 实施机制

 — 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雅安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天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残联精心指导下,我县始终聚焦高水平残疾人全面小康的任务目标,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全面建设具有天全特色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全县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如期实现。全县 1124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1500余名残疾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2500余名残疾人获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实现全部改造。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3.1%以上。残

 — 3 —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 91 %以上,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 93 %以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 95 %以上,城乡无障碍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237户,为38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不断深化,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的“一人一策”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城乡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惠残政策更加全面,残疾人事业发展更可持续。第二节

 面临形势 我县目前有 5693名持证残疾人。“十四五”时期,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因素,残疾仍会多发高发。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质量还不高,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残疾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质量效益还不高,残疾人就学就医、康复照护、无障碍等多样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残疾人平等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残疾人事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要“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

 — 4 —“十四五”时期,要团结带领残疾人和全县人民一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天全的伟大实践,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五届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准确把握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残疾人事业各个方面,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激发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

 — 5 —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织密扎牢残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网,注重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依法治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一法四条例”以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作为普通公民和特殊困难群体应有权利,提高残疾人事务法治化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协同作用,进一步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第三节

 主要目标到 2025年,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实效,残疾人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民生实现稳定保障,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多形式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备,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残疾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无障碍环境

 — 6 —持续优化,全社会尊残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效益有效提升。到 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天全相适应。残疾人物质生活更为宽裕,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专栏 1:天全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 2020年 2025年 属

 性1.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___与 地 区 生产 总 值 增长 基 本 同步预期性2.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人次)

 ___ 600 预期性3.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100 100 约束性4.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5.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6.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 >90 预期性7.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3 >95 预期性8.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5 >97 约束性9.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

 91 >95 约束性10.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

 93 >97 约束性

 — 7 —11.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应救尽救 应救尽救 约束性12.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需求服务率(户)___ 150 约束性13.村(社区)残联组织建设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保障一、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及时给予有效帮扶。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帮扶工作。依法保障农村残疾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帮助残疾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扶持农村残疾人参与乡村富民产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扶残助残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共同关心关爱残疾人。(残联、民政、自然资源管理)二、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将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残疾人纳入特困人

 — 8 —员救助供养范围,确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提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救助水平,强化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确保患病残疾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减轻困难残疾人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加强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残疾人的救助安置和寻亲服务。加强低收入残疾人临时救助,及时解决残疾人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贯彻落实《天全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扩大救助范围。(民政、残联、医保)三、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将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开展残疾人长期照护服务。增强县级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机构对残疾人特困对象的照护服务能力。乡镇、村(社区)积极开展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建设残疾人托养机构,落实好托养服务机构扶持政策,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提供托养服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接收符合条件的盲人、聋人等老年残疾人。为符合条件的三、四级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等社会化照护服务。(各乡镇,民政、残联)四、提高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水平落实政府为重度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

 — 9 —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加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鼓励将灵活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残疾人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落实 2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政策,按规定做好重性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参保患者的门诊保障工作。支持就业残疾人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推进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职工康复工作。鼓励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补充养老等商业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残疾人商业保险产品、财产信托等服务。(人社、医保、卫健)五、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推动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城乡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给予补贴,为残疾人携带辅助器具、导盲犬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场所提供便利。落实五保、低保户家庭生活用水、电、气优惠补贴政策。落实残疾人乘坐市内公共汽车优待政策,鼓励铁路、长途客运等为残疾人提供优惠便利。加强残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儿童的医疗、康复、教育等服务,合理确定孤残儿童等基本生活费标准,提升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建设精神卫生福利服务体系,为特殊困难精神残疾人提

 — 10 —供康复、照护等服务。做好伤残军人、伤残民警残疾评定标准与国家残疾人分类和分级标准的合理衔接,保证伤残军人、伤残民警优先享有扶残助残政策待遇、普惠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民政、残联、交通、退役军人事务)六、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便利优先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基本住房安全问题。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不断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统筹考虑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住建)七、加强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残疾人保护推动在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更好保障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加强残疾人集中场所和服务机构的安全保障、应急服务、消防安全能力建设。村(社区)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动员村(居)民协助残疾人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故、及时疏散逃生。开展残疾人应急科普宣传,引导残疾人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各乡镇)

 专栏 2:残疾人社会保障重点项目一、资金类  1.最低生活保障。

 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

 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构建主动发现、精准发放、动态监管的智慧管理服务机制。

 — 11 —  3.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资助。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给予资助。4.残疾评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和重度残疾人、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评定提供补贴及便利服务。5..残疾人关爱帮扶。对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残疾人,在统筹用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的基础上,视情况给予一定关爱帮扶。  二、服务类  1.困难...

篇八: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区残疾人托养服务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残疾人托养服务内容涵盖农疗、工疗、娱疗,也是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康复的一种途径和方式。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日趋完善,残疾人托养问题日益成为解决残疾人家庭急需的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托养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可能影响残疾人小康进程。经过调查和了解,XX 区的托养服务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但因为资源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薄弱、服务水平不专业等等原因,还无法完全满足残疾人朋友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因为托养服务资源短缺,也无法满足所有有需求的残疾对象。通过对 XX区残疾人托养机构的走访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加快 XX 区残疾人小康进程,促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均衡发展。

 一、XX 区残疾人托养服务现状

 XX 区残联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对象托养有两种模式,即机构托养服务和居家托养服务。XX 区残疾人托养机构现有两家,位于 XX 社区的 XX 区家 XX 精神康复会所和隆平高科技园内的 XX 区 XX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直到 X 年,XX 区才依照省、市残联相关文件要求,政府前期扶持、民营资本注入筹建起两家托养机构,后期按托养残疾人服务人数进行生活补助补贴。XX 区 XX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全日制寄宿式托养,XX 区家 XX 精神康复会所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方式的托养,目前共有 X 名区内智力、精神残疾人在机构入托。机构安排志愿者、社工、老师对残疾人托养对象进行教学、娱乐、劳动的康复治疗,并提供手工艺制作等辅助性就业,让学员获得收入。居家托养服务是以政府购买的方式由社工机构和家政服务公司上门为残疾人提供心理陪护,清洁卫生以及其他陪护等服务,截至 XX 年 12 月,已为 X 余人次开展过居家托养服务。两种方式的托养服务开展,为残疾人家庭减轻了负担,也让托养的残疾人对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康复,部分残疾人通过托养服务重新走入了社会,在 XX 区范围内深受残疾人群体的广泛好评,也实实在在为此类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

 残疾人托养工作任重而道远,至今在 XX 区也才开展不到五年的时间,获得了省市区领导的大力关注,也获得了残

 疾人群体的称赞。但是随着工作的逐年开展,现在也遇到了瓶颈,主要是体现在托养机构方面。

 二、托养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机构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托养机构开办以来,所有托养残疾人都是全免费服务,没有向残疾托养对象收取任何费用,而托养机构的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补助投资、社会力量支持不够。现行的补贴标准是对残疾人托养对象考勤后,市区残联合计补贴日间照料机构 50 元/天/人,寄宿制托养机构 60 元/天/人,在补贴的拨付上还存在时间跨度长的问题,机构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垫付。仅靠政府的人头补助经费有时连基本的生活运转都难以维系。另外,因资金投入有限,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难度高、强度大等各种因素,不能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在残疾人居家康复器材的供给中,康复器材的种类和数量也严重短缺,残疾人康复的专业人才队伍也不完善,在残疾人康复过程中不能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导致居家托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托养服务的专业人员匮乏 按照省、市残联文件要求,托养机构的服务人员与残疾人托养对象的比例应为 1:5,61 名托养对象需要聘请约 12 名

 服务人员,目前两个机构实际长期配备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只有 8 人,平时依托志愿者服务帮助其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和培训。机构大多采用家庭粗放式管理,招聘来的工作人员缺乏高端、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服务知识。残疾人托养服务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比如特殊教育、心理学、康复医学等学科人才,只有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谈得上为他们服好务,而我们机构现在的工作人员除了每家有一位相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外,其他的都是招聘的中年妇女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相应的从业证书,也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培训。这直接导致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滞后,制约了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 三)供需矛盾突出 XX 区现有符合托养条件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总数约一千多人,而实际入托的残疾对象只有 61 人。对于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尽管国家实施了许多特惠项目帮助,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残疾人不能独立,还要依赖家庭的长期甚至全程养护。那些还不能进入托养机构接受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家庭,就会要长期留一个人在家里看护而不能出去就业,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这也就显示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数量少及托养服务能力有限与托养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四)托养服务模式单一 托养机构的模式是我国今年才开始发展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服务模式,相对于学校和医院等专业机构,在师资力量上,教学管理上缺乏多样性和专业性,在托养服务过程中,对残疾人开办的学习课程,心理康复,手工制作等较为单一。平时的服务多局限于一些娱乐活动,即便是简单的手工制作也经常出现断档的情况。聘请来的工作人员也局限于做饭、生活上的料理,还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康复的效果,仅仅是缓解家庭照料的燃眉之急。

 三、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建议 (一)加大托养机构庇护性就业的扶持补助力度 残疾人托养机构是民办非企业性质,目前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补贴。在现行政策下,残疾人托养机构应开辟思路,开展以辅助性就业带动残疾人劳动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劳动锻炼残疾人的思维、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托养机构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制作还能让残疾人有一些微薄的工资收入,增强他们的社会获得感和认同感,另外,也希望机构能从中收获一点点利润补贴机构的运行。但因为是特殊群体,手工操作时,难免返工现象多,导致成本高的情况。所以,建议政府在托养机构在辅助性就业方面

 加大对他们的补助和鼓励帮扶,以提高托养机构开展庇护性就业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找到适合残疾人易加工的产品,获得劳动报酬,形成残疾人、托养机构,社会企业的多方获利,解决资金来源方式的单一性。

 (二)加强专业托养服务人才培养 残疾人队伍的规模和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制约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托养服务具备一定的专业性。针对目前服务队伍老龄化,建议选拔热心于残疾人事业、热爱残疾人工作的年轻人。通过定向委托技术院校护理专业培养专业护理人员,XX 年长沙市卫生职业院校就专门开设了康复专业,这对残疾人来说是一个福音。还可以定期组织从事托养服务工作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组织的专项培训;建立上岗前培训制度。研究制定托养服务工作专业岗位设置范围、数量结构、配备比例、职责任务、任职条件以及依法落实和保障托养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同时,要加强残疾志愿者队伍建设,建议建立医护人员、心理医生、义工教师等助残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各界多对残疾人奉献爱心,在全社会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实效

 托养机构不应该局限于残疾人在机构的入托和“养”,而应立足于让残疾人通过托养回归社会。因此丰富残疾人托养对象在机构的活动,借鉴其他机构的“过人之处”,打造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优势项目,加大对机构的宣传,是 XX 区残疾人托养机构发展的当务之急。吸引残疾人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打造亮点特色,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更为关注,以期获得长期发展的市场支持,保障 XX区残疾人托养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篇九: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残疾人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促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近期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促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残疾人及其就业基本状况 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测算,我市有残疾人 x万,占全市总人口 x%,办理了残疾证人数 x 万,占残疾人数的 x%,其中:城镇残疾人 x 万,农村残疾人 x 万。视力残疾x 万人,听力残疾 x 万人,言语残疾 x 万人,肢体残疾 x 万人,智力残疾 x 万人,精神残疾 x 万人,多重残疾 x 万人。

 持证残疾人中 16-59 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 x 万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 x 万人,占残疾人就业人数的 65.8%。

 解决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关键问题,起到就业一个人,幸福一家人的作用。近年来,全市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和《xx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利,广大残疾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目前全市残疾人实现就业人数 x 万人,占有就业需求残疾人数的45%,其中: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 x 余人(行政企事业单位安置),政策性安置残疾人就业 x 余人(公益性岗位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等岗位),残疾人自主从业创业实现就业 x 余人。还有近 x 万残疾人期待就业。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我市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对美好生活期待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率偏低、就业层次偏低、收入水平偏低一直都是影响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此外,部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规定和政策尚未得到完全落实,广大残疾人在就业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方面仍面临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主渠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按照《残疾人保障法》《xx 省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但在实际工作中,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有的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就业存有偏见,把残疾人就业与其他社会成员就业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吸纳残疾人就业有损单位形象、有碍企业效益,部分企业宁可缴纳残保金,也不愿安置残疾人就业。在部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执行阻力也比较大,面向残疾人专项招录、招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难有进展,率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用人单位忽视社会责任与公平,对履行法定义务的认识不到位。同时,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手段,导致制度的执行力度弱化。

 (二)残保金征缴和使用没有按规定执行。目前,残保金征缴是促进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在市残联和财政、税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推动下,近年我市残疾人保障金征缴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xx—xx 年,全市征收残保金分别为 1453 万元、1383 万元、1733 万元,市本级残保金年征缴额分别为 285 万元、298 万元和 325 万

 元。但征缴标准与应缴标准相差较大,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缴纳残保金应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为标准,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就业按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100%缴纳。吉安市统计部门公布的xx年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5.4万元,单位按要求缴纳残保金人均为 810 元/人,而实际缴纳人均为 300 元;企业职工人均年工资为 4.1 万元,人均应缴纳残保金为 615 元,而实际缴纳人均为 225 元。市本级 xx年按规定应征收 xx 年行政企事业残保金 2770 余万元,而实际只征收了 325 万元,占应征收的 12%左右。各县(市、区)征收标准更低,平均人征收为 120 元左右。xx 年全市征收残保金 1733 万元,与我省兄弟市相比差距较大,抚州市仅市本级就征收了 733 万元,全市征收 2300 万元;宜春市市本级征收 1100 万元,全市征收 2500 万元;上饶市市本级征收680 万元,全市征收 4800 万元;南昌市全市征收 1.6 亿,其中税务部门征收企业 1.2 亿。我市残保金的征缴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征缴力度亟待加强。由于征缴覆盖不全面,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游离于按比例就业政策之外,既不安置残疾人就业也不缴纳残保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残保金征缴难度较大,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发展经济,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由,出台经济开发区免收残保金

 政策,人为设置残保金征缴盲区,严重影响了残保金征缴工作的公平性,造成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难以全面施行。

 按照《xx 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残保金预算安排使用应由各级残疾人就业部门根据规定用途提出年度预算计划报同级财政审批,年终结余转下年度使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预[2013]372 号)要求,残保金预算支出不得少于上年度征收总额的的 80%。按规定残保金应当足额预算使用,但我市残保金使用率比较低,以本级为例:xx 年度征收285 万元,预算使用 186 万元,占 65%;xx 年年度征收 298万元,预算使用 186 万元,占 62%;xx 年上年度征收 325 万元,预算使用 190 万元,占 58%;三年合计征收残保金 908万元,预算 562 万元,预算资金也仅为 61.89%。本来就征收额少,征收后又没有按比例使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地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职责和编制不对等,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应由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承担。目前,全市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9 个,其中:市本级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4 个;井冈山市、永新县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泰和县、峡江县有机构无

 编制;青原区、遂川县、吉安县、万安县为公益一类,人员编制 1-2 人;吉州区、吉水县、新干县、永丰县、安福县等5 个县(市、区)未按规定设立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其职责由残联代行。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和工作职责,各级应设立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并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我市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差距较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一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与残疾人就业需求间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政策的作用难以显现。例如: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较弱,创业残疾人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担保方面缺少有效帮助,创业资金难以落实,残疾人自主创业仍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残疾人就业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几乎空白,通过就业市场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不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能力不强,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增强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残疾人的生存、就业和发展状况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依法保障残疾人实现就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

 等法律法规也对统筹规划残疾人就业工作,维护残疾人劳动权利,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成果做出了明确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带头贯彻落实《xx 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角度,从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共绘新时代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好画卷的层面,充分认识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意义,不断健全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创新残疾人就业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规划与引导,持续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开拓渠道、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更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针对有些地方对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贯彻落实法律规定不到位的情况,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有关主体履行法定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好、维护好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保障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规范建设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一要规范市、县(市、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按规定要求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确定为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给予适当的人员编制,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二要明确

 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培训的职能,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帮助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和康复就业,让更多的残疾人有就业的机会。加大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指导、提升就业服务工作信息化和规范就业信息发布与管理等工作水平,推出更多有效管用的措施,畅通用人单位用工和残疾人求职的信息渠道,为更多适龄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三要建立残疾人就业协调机制。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与人社、教育、商务、工业园等部门单位联系协调,积极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建立残疾人工作流水线,招录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建立残疾人创业激励机制,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创业。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改善残疾人劳动就业环境。鼓励并依法支持用人单位为残疾人劳动就业提供无障碍环境、特殊用具和交通条件等保障与便利,为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三)强化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 业政策,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确保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享有合法劳动权益,更好地获得自身发展并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要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奖励和处罚力度,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吸收、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残疾人按 1.5%比例就业政策的实施面,充

 分发挥按比例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落实《xx 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和《xx 省残疾人就业办法》,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在扶残助残工作中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大残疾人用工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招录残疾人。

 (四)加大残保金征收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发展。一要规范残保金征收标准。根据《xx 省残疾人就业办法》,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缴纳残保金,做到应征尽征、应收尽收。二要规范残保金的管理和使用。残保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征收的残保金纳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国家规定的用途范围内。按规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根据年度征收的残保金数额,向财政提出使用预算,年度结余转入下年度使用。三要发挥残保金的作用。残保金主要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残疾人就业的其他支出。财政部门要足额预算,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充分发挥残保金在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更多残疾人在各类用人单位实现就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利用国家对残疾人精准康复的扶持优惠政策,把残疾人就业融入其中,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力量负责运营的模式,县一级可试点建立设立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机构,为辖区内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

 专业化、系列化、个性化和持续性的康复治疗及训练、职业辅导、社会化康复等服务,包括庇护性就业、托养(以日间照料为主)、康复训练、心理咨询、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服务。

推荐访问: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县级) 县级 残疾人 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