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延安军民以苦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和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延安军民以苦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和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冥想入境法、诵读品味法、点拨互动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总体构想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当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一:

  (媒体显示:MTV歌曲《南泥湾》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场景。)

  由我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首唱的歌曲《南泥湾》曾经传遍神州大地,唱响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深受人民的喜爱。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曲调悠扬、旋律动听,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新*的接班人。我们今天学习的《菜园小记》也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表现了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

  导语设计二:

  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一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幅优美的月夜归耕图蕴涵着诗人归隐的自豪与田园的乐趣。那么,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战士们曾经体验到的田园乐趣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和他战友的菜园,一起去感受战士们种菜的乐趣与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

  (解说: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运用音像教学手段或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解题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了扼制我党我军的发展,在陕甘宁边区聚集重兵,对延安军民实施严密的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到了“每天要买到蔬菜就买不到油盐柴火,要买到油盐柴火就买不到蔬菜的地步”。在艰苦的年月里,边区军民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他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纺棉、织布……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菜园小记》写的就是作者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莱岁月的深情回忆。

  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山东莱芜人,著有《烟尘集》《北极星》等散文集。1938年4月到延安,曾参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当时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国家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在延安生活了8年的人,“有责任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他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先后写了包括《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在内的一组散文,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三、研习课文

  1.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独立感受、发现美点,同时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面貌?

  明确:课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边区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录音朗读“干扰”的情况下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的起点。安排这些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2.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一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文章以菜园为线索,把与菜园有关的事情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6段),写菜园的概貌。

  第三部分(第7段至篇末),写种菜的乐趣。

  (解说:散文的线索是把全部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从线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检查学生对生字难词的掌握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绛紫自给石窠腌渍煦暖姹紫嫣红韭菜涔涔精神矍铄窖藏沁人心脾五彩斑斓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姹紫嫣红繁盛泼辣煦暖见缝插针精神矍铄老当益壮万头攒动傲然不群沁人心脾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解说:将字词检查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了避免破坏导入新课时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马上进入对文本的感受阶段,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写景中抒发内心感情的?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菜园小记》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笔下充满田园乐趣的菜园,一起欣赏菜园的景,·了解园中的事,体会文中的情。

  (解说:精练的导语既创设了学习情境又简要交代了学习目的。)

  二、研习课文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1)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菜园概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种菜乐趣体现在哪些方面?重点写了哪些乐趣?

  明确:作者抓住菜园是果园又是花园的特点,运用铺陈的手法,先果园,次花园,最后落笔到菜园。作者在文中告诉读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施肥,松土,整畦,下种等等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重点写了播种、管理与丰收的乐趣。

  (2)合作探究:文中对果园与花园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延安军民开荒种菜背景的介绍是否偏离了中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课文关于菜园面貌的描写、开荒种地背景的介绍都表现了延安军民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偏离中心。本文着力写菜园,旁及果园和花园以及开荒种地的大生产背景,粗看似乎有点散,但从整体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围绕菜园这条主线来写的。作者极力渲染环境是为了渲染心境。繁茂热闹、花团锦簇的菜园美景既烘托了劳动的乐趣,又表现了艰苦年代里*区军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第7段中对开荒种菜的描述,介绍了当时大生产运动的背景,这样由点到面,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可见一斑。本文题为“小记”,写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及自己动手开荒种菜的几件小事与个人的劳动感受,但是作者把它放到当时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来写,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的斗争生活,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作方法是极其可贵的。

  (解说:学生由搜集信息到对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作出结论。这种思维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一定的刺激性,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

  2.品读课文,鉴赏文中的意境美与情感美,学习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手法。

  (1)朗读课文第3、4段,思考:作者笔下的果园与花园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中心?

  明确:作者笔下的果园“热闹”、“繁盛”;花园中草花品种繁多,长得“繁茂泼辣”,显得生气蓬勃。其中“热闹”、“繁盛”、“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密密丛丛地到处都是”等词、句以及描写波斯菊的句子最能表现*区军民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2)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劳动乐趣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重点品味第9、10段。

  ①学生闭目听课文配乐录音朗读或教师、学生声情并茂的范读,同时想像作者播种的情景、幼苗出土的情景、新苗争绿的情景以及作者暮春中午间苗中耕、夏季畦头乘凉夜谈的情景。第9、10段内容读完后,音乐可再持续放一两分钟,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尽情想像、体味田园劳动的乐趣。

  ②找学生口头描述想像中的情景和体味到的田园乐趣。

  ③这两段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语句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A.……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能给人很大的鼓舞。

  这话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种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希望,有希望就受鼓舞,有希望就有克服困难的力量。也正是这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鼓舞着边区军民战胜了重重困难,夺取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B.那些新芽……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里运用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瓜菜新芽的姿态,“我”对瓜菜新芽的喜爱之隋充溢在字里行间。

  C.一边人声咯咯啰啰…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前两句从听觉、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令人陶醉。第三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④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两段。

  ⑤讨论:作者在文中提到“种菜是细致活儿,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但是后面又写“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并且将艰苦的劳动过程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的观点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在有意美化劳动?让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以“我看劳动的乐趣”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3.品味课文精当的语言。

  作者写蔬菜、花果、树叶时,抓住了事物色香的特点,试找出几个有关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例:“粉红”的桃杏花,“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绛紫的”、“银白的”波斯菊、“鲜绿肥嫩”的韭菜,“青”萝卜,“紫”茄子,“红”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这些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构成了一幅鲜艳夺目、五彩斑斓的画面。再如写波斯菊“散发着浓郁的异香”,“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这里有浓郁醉人之香,也有清淡幽雅之香。它们之间不可对换,也不能混杂,可见用词精当。

  (解说:扣住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羌、表达美,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提升审美品味。)

  三、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菜的事,生动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辈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生动传神,用词精当。

  四、布置作业

  以“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全班举行演讲比赛。

  (解说:此设计旨在拓展课堂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2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作者准确精当的用词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了解作者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介绍事物。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在记叙中进行描写、抒情、议论,领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2.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描写事物。

  (三)德育渗透点

  劳动不仅能从物质上创造财富,而且可以塑造一个高尚的灵魂,培养学生养成“勤劳动,爱劳动”的好品德。

  (四)美育渗透点

  在劳动中产生美,劳动创造美。

  学法引导

  本文语句清新,可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参照课前预习提示,对比阅读吴伯箫的另一篇散文《记一辆纺车》,领会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本文学习重点,可采取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记一辆纺车》作对比阅读。

  2.有层次地写景,以及在记叙中融人描写、抒情、议论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必要的分析来解决。

  3.课文标题是“菜园小记”,可在文章开头却用了不少的笔墨来写果园、花园,是不是偏离了中心,可以删去?这些问题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疑惑,教师适当穿插介绍有关散文文体的特点,了解“形散而神不散”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涉及到的内容。

  2.与《记一辆纺车》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教师设置思考讨论题,与学生共同突破疑难问题,理解本文的层次结构。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理清写作的层次,体会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于1961年,*经济处于暂时的困难时期,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渡过困难时期,吴伯箫写了一系列以回忆延安生活为主题的散文,《菜园小记》就是其中一篇,文章通过“小记”有关菜园的一些往事,用语清新,并插以适当的描写与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继承和发扬当年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很强。

  (三)教学过程

  1.由苏轼《菜羹赋》导人,引出俗语:“吃鱼不如钓鱼乐”。其实,吃菜是一种享受,种菜的整个过程也其乐无穷。

  2.听课文录音,要求:

  读准音,感受清新的语言,以及在行文中运用谚语、俗语和古诗,使文章摇曳多姿,生动有趣。

  3.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听读中的要求,并思考下面问题(投影):

  概括每段主要内容,理清段落间的关系,并初步归纳文中“记”了哪些事,这些事都是怎样紧扣标题的?

  明确:(1)1—2节,由种花好,说到种菜更好,引起对延安蓝家坪种的菜园的回忆,其中“延安蓝家坪”点明地点,“想起”表明是回忆。

  (2)3—6节,按照由四围到中间先写果园,再写花园,最后写菜园,介绍了菜园特色概况,重点介绍了我们的菜地。其中5、6小节插入了一些说明,点出了延安开展大生产的背景。

  (3)第7小节,介绍了我们的那块菜地在那儿的条件是最好的。

  (4)第8小节,写了积肥与听课学知识的事。

  (5)第9—12小节,分别介绍了蔬菜的种植、管理与收获。

  4.指导细读课文,每个同学选读自己喜欢读的语句或段落,并用简短的语言说说喜欢读的理由。通过学生自由选读,进一步熟悉课文,亲近语言文字,并在学生简短的点评中体会在记叙中抒情、描写增强表达效果的特点。例如:选读第1小节,可点评生动的描写,整齐的句式,以及引用俗话,语言亲切自然。

  选读第9小节末尾,拟人、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的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选读第10小节,更是将抒情、描写、议论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说,也可参与学生的点评,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从文章整体入手,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细读、选读进一步感受本文语言的整齐、优美、生动,同时体会到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感受到语言的美,其实文章中不少词语选用还十分精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可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品读,并在自己的习作中模仿、借鉴。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体会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比较阅读《菜园小记》与《记一辆纺车》,理解本文创作主旨。

  (二)整体感知

  课文题目曰"小记”,其实“小”中有“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延安的精神而貌。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大家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不仅从经济上保证了战斗,而且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培养了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吴伯箫在1861那个同样困难的时期写下这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希望能够发扬当年延安的这种精神战胜当前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课有关知识,检查上一课作业。

  2.进一步体会、品析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比如:成语的使用,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竞肥争绿等等,增加了语言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再如:叠词的使用,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窄窄浅浅、吸吸烟、说说话等等,使语言亲切自然。

  3.比较阅读《记一辆纺车》与《菜园小记》体会本文创作主旨。

  (1)研读课文5、6小节有关语句,结合《记一辆纺车》所了解的背景,明确这里点明了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2)研读课文9、10、1l、12小节,抓住文中“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等句子,以“乐”来写种菜劳动,表现了以苦为乐,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在劳动中产生的高尚情操与情趣。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语言:如“就从那里会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无不表现出劳动的乐趣。指导以“乐”为中心进一部感悟语言,体会中心。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语言品味和与吴伯箫同时期的作品《记一辆纺车》的比较,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那种不怕困难,战胜困能的斗争精神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在1961那个特殊的艰苦岁月里,多么需要那个时代的延安精神呀!这就是“小记”中蕴含的“大主题”。同时这篇课文中作者那清新、优美、精炼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了加深对本文语言的体会,可指导学生做这样的扩展题,《果香四溢的八月》、《菜场一览》等等,要求抓住花果、蔬菜的特点,从色、香、味等多种角度进行片断摹写。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1.继续朗读课文,摘录生动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朗读和书写下列词语。

  姹紫嫣红 肥硕 蔷薇 木槿 菜畦 濯

  石窠 精神矍铄煦暖芫荽 腌渍

  第二课时: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1)

——菜园小记散文10篇

菜园小记散文1

  办公室后面是个小园子。

  说园子,其实并没有园子的风光。在我们的想象里中,园子应该穿着篱笆风衣,或者围着花墙的裙子吧,以便让园子外面的人瞧见园内花满蹊苗满圃的盎然生机。可是这个园子被四面的高墙包着,知道的是个园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单位的什么禁地呢。

  园子,我可以一览无余,他是我窗口唯一的风景。每次视觉疲劳或是精神倦怠了,我总会踅到窗前,故作深沉的观望。

  园子里的一切我已经可以一字不落的背诵出来。一块块被切割齐整的菜地像一个个段落按部就班的排列着,虽然单调,却显得秩序井然;不知是果树营养不良,还是藤萝营养过剩,那些缠绕在园子果树上的叶蔓凌乱得像修改符号教人纠结不已;而园子随处可见的碎砖石像散落的标点符号,似是而非的横亘在菜蔬与果树间,像是对不善使用者的恶意报复。

  园子的主人很现实,她总没有伺候花花草草的情趣。即使有了养花种草的念头,她也很难忍受花草被封锁的清冷与寂寞。真的爱她,就要给她自由,若没有自由给她,爱就只能是束缚与摧残。

  园子虽然是主人的一块自留地,但所有权是别人的。使用别人的土地,自会考虑到别人的要求,又怎敢只想着遂自己的愿呢。既然如此,想得再多也是空想,何如给自己一点实惠呢!

  先前我也有这样一个园子,同事给了些花草先安置着,后来妻觉得没啥用处,改了菜园;再后来因为居住面积小,又见缝插针建了间厨房,余下凡可以见泥土的地方干脆做成了水泥地,干净整齐多了,省却了很多清扫打理的烦恼;再后来索性搬出去,从此告别了有园子的生活。

  没有了园子,我开始怀念园子。还好,单位里园子还是有的,我还可以在工作之余看一眼以解相思之苦。然而,我从来没觉得那是一种鉴赏或是品味,因为我害怕园子四面的高墙。那些坚硬的墙壁不是折断了我的视线,就是囿住了我的思绪。

  我真正感受到了,当一个园子只有蔬菜瓜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已经*淡乏味了。

菜园小记散文2

  1982年,村里落实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政策后,家里就有了菜园。那时起,父母不仅忙碌着田地里的活儿,更主要的是辛勤耕耘着家中的菜园。菜园子也成了我们全家唯一的经济源泉。

  家中的第一块菜地是在村东头路南不远,老107国道旁边,离家有三百多米远。那时,哥哥刚刚考上大学在郑州学建筑,弟弟、妹妹都在家上学。我呢刚上高中,天天奔波于学校和家之间。因而很少去过菜地。随着村里人口的不断增加,1984年村里有人办造纸厂,菜地被占用。1985年调了菜地之后,那时我家的菜地在村南头,离家二百多米。那片菜地的西北角有一眼二百四十多米深的水井,供村里各家各户生活用水。随后生产队里用青砖和水泥灰建了一个不足十*米的井房,井房西面是一个大水池子。因而,没分到各家各户之前,那片菜地曾是一片稻田,随后变成了藕池。

  家里有了菜地之后,父母实时种些时令蔬菜,或是黄瓜番茄,或是茄子、冬瓜、南瓜豆角,或是菠菜、白菜、萝卜,或是韭菜、玉米菜,拉倒城里沿街叫卖。家里有了经济来源。姊妹几个上学的花销也有了保障。只是父母更加辛苦了。种菜是很需要工夫的。翻地、*整、扒埂、踩畦,菜种上以后还要施肥、浇水、除草、施肥、松土、杀虫,苗稠了还要剔苗。菜长成时收获以后还要择菜、捆整齐。青菜一类的为了保鲜还要一捆捆放置有少许水的水盆里。种菜最辛苦的是要浇地。

  夜里浇地离不开手灯,尤其是冬天就离不开胶鞋。浇地时,一会要看看水到头了没有,一会还要看看哪儿跑水了没有,最主要的是不要让水跑到别人家的菜地。2009年以前,每次浇菜地的头天晚上,父亲就会对我和弟弟交代一声:“明天早上起来早一点儿,一块儿把水泵下到井里”。虽然如此第二天早上,父亲还是早早地喊醒我们。因为去得晚了,别的人家就会早早占着井,不仅影响浇地,轮到晚上浇地,还会浇个通宵。那时我和弟弟也都会陪着父亲一块儿浇地。每次晚上和父亲一起浇地时,总觉得夜不是那么漫长,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因为浇地的时候父亲会给我们说一些种菜的学问。或许多做人的道理。诸如啥节气种啥菜,哪几样菜套种既能增产又不相互影响,啥菜喜欢啥肥料,哪些菜种时要注意啥问题才能苗齐苗壮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藏着许多农时、种子肥料管理等丰富的科学知识。土豆要在出九前种还要适度深些,土豆间可以套种茼蒿、小白菜等叶类蔬菜;灌水多少,灌水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土豆的长势。土豆秧刚出来,大量灌水,会把秧苗催得太旺,结果会是光长秧不长果。农谚说“土豆开花,垄沟摸虾”,也就是说土豆开花时节,水灌得越多越好。栽西红柿秧,要像架豆角秧那么高高地架起来,不掐尖不打蔓,任西红柿秧随意生长。种冬瓜要压枝。芹菜、黄瓜喜水;芫荽黄瓜最怕重茬;2009年以后,生产队队长把菜地里的每一眼井都下了水泵,并且用钢管接出了井口。人们再不用几个人一起每次拉着水泵去浇地了,只需拉着水管,到地之后,把水管对接好就可以轻松浇地了。随后虽然多年不与父亲一块儿浇地了,但忘不了与父亲一块儿浇地的时光。

  1983年上半年,妹妹看看父母每天忙里忙外,不要说田地里的活儿,就是菜地里的活儿,父母二人都忙不过来。因而和父母商量辍学,首先是父亲不同意,父亲吃过没文化的亏,因而再苦再累也支持我们姊妹几个多读书,多学些知识。随后父亲对妹妹说:“你不上学也中,到时候你会不会埋怨我们。”妹妹说:“大,哥哥弟弟都比我学习好,家里的活俺妈恁俩也忙不过来,就让我回来帮恁吧。你放心吧,不上学是我自愿的,我啥时候也不会埋怨你们。”就这样才十五岁的妹妹为了父母,更为了哥哥、弟弟我们几个好好学习,主动承担了家中的农活儿。每天和父母一起早起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收拾地里的菜,和父亲一起拉着菜去城里沿街叫卖。

  父亲每次去赶集卖菜,只要差不多就卖了。卖完之后赶紧回来忙菜地或是田地里的活儿:或是背着锄头锄玉米地里的草;或是给蔬菜或麦子打农药;或是晾晒麦子或玉米。而母亲去卖菜,总是想着多卖几个钱。反而往往是卖个倒上桥。老到天黑才回来。地里一有空白地,父亲就不失时机地往地里推些人粪尿。又因为父亲舍得投资,种番茄时每年都会买些芝麻饼上地里,因而我家的番茄每年都是个儿大、味美。每年那段时间,中午回到家中找些不好的或是没卖完的番茄,洗洗切到碗里,再加些白糖,猛吃一顿。真是唯美可口、凉甜解渴。傍晚到菜地摘番茄时,看到红得熟透的番茄时,不由得摘下一个在衣服上胡乱擦一下就猛咬一口,又沙又甜。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1984年7月初,我放假后也每天帮着父母去菜地,擓着篮子穿梭于一畦畦黄瓜番茄地,帮父母摘黄瓜番茄,摘满一篮擓到地头,把崩口的番茄另外放一边,(拉回来后或是自己吃,或是给邻居。)没崩口的一个个放到铺有软布、有挡板儿的架子车上。第二天早上四点多被父亲叫醒,洗把脸就和父亲一起拉着一架子车黄瓜番茄或是去城里卖,或是跑近二十里地到乡下卖。那时乡里人家家户户还不是多有钱,有的是麦子或包谷。因而他们用包谷来换我们拉去的菜。记得那时的包谷是九分钱一斤。番茄呢也是那个价。我们拉一车番茄,跑二十里地,换回一车包谷,然后再跑十几里地把包谷拉到收粮食的地方卖了换成钱。从那之后的多少年里,每年冬天父亲都会忙着在用泥巴剁成的菜棚里育一些番茄、辣椒、茄子等小苗。育苗也是要工夫的要,那时候没有什么草苫,给菜棚保温全靠在四周压好的农膜上铺一层厚厚的麦秸。麦秸上再盖一层农膜并用木棍等压好,防止起风把麦秸刮跑。天好的时候要天天早上把麦秸挑了,好让菜苗见见阳光。傍晚时候再把麦秸铺在农膜上,再在麦秸上盖一层农膜,并压好农膜。到来年清明节以后开始把育好的苗子一锨锨铲起,装到架子车上拉倒地里开始栽种。刚开始种时,不知道种之前先压一层薄膜,这样可以防止杂草把菜苗给“吃了”因为野草的生命力旺盛于菜苗、庄家苗。随后压了膜后,不经蔬菜长得好了,也少了除草的工序。

  1985年夏,不到十五岁的弟弟放假后也帮着父母收拾菜,每天也会拉着一架子车菜去城里卖。记得那年的8月24日早上五点弟弟和往日一样拉着一架子车冬瓜去城里卖。不想早上八点多,二叔看到了村东头路边的沟里的一辆架子车很像是我家的。并且沟里还有烂的、没烂的冬瓜。到家问了我父亲后,才知道那车确实是我家的,随后赶紧找卖菜的弟弟。市里的各大医院几乎跑了个遍,都没找到卖菜的弟弟。十点左右才听说弟弟早上拉着一车菜刚走到新修的107国道,就被一辆大卡车撞了。随后,那司机把车轮也撞到了车上,拉着弟弟在市里转了一圈,随后把受伤的弟弟丢在了西大街的一个医院门口就跑了。弟弟八点多清醒后捂着伤口、忍着疼痛从清虚街一步步走了回来。快到县卫校时,被邻居婶婶看到。随后婶婶领着弟弟去县卫校找医生给弟弟看病。弟弟的这次车祸,让我对社会有了看法,也改变了我的人生目标,让我立志学好文学。

  1988年后,生产队里的菜地做了调整。我家的菜园也从南头挪到了北地,离家有一里多地。菜园东南角是一个土墙的破旧井房。菜地南边是一个东西向的长一百米的水渠。地里仍是一些时令蔬菜。两年后菜地又做了调整,我家的菜园离那井房有了距离。那时每个人有两分半菜地。有妹妹的、父母、奶奶的、加上弟弟和没过门的弟媳的一共一亩半。这之后二十多年来,菜地就没再做过调整。父母那时也种过几年葡萄,一夏天在地头搭上了一个棚子让舅爷(舅爷是个五保户,在离我们家东十六里的于庄住。1980年冬天,因烤火不慎烧毁了自己的房子。随后父母把舅爷接到我家。)在地里看管葡萄。只是那时没有现在的网可以遮挡鸟儿的啄食。因而每次和父母一块去菜地时,总会听到母亲响亮的吆喝声或是啪啪啪的拍巴掌的声响,借以驱赶地里的鸟儿。1993年舅爷去世后,父母也不再种葡萄了,仍旧是时令蔬菜。

  菜园不仅成了我们一家经济来源的支柱,也成了一种四时不同变换的风景。春天里走进菜园,可以看到满树的杏花,幼小的葱苗、刚发丫的韭菜,长势喜人的菠菜、青青的蒜苗、父亲深翻的土壤,地头的香椿树上发的幼芽。刚开始时,母亲不知道香椿叶是越嫩越好吃,越受人喜爱,直到有一年母亲给表姐送了些长大的香椿叶时,表姐给母亲说了这道理后母亲才不再怪我们说:“不等香椿叶长大就摘,那是害性命啊”。夏天走进菜园,可以看到满树的黄杏,绿油油的韭菜、挂满指头的拳头大红红的番茄,翠绿的黄瓜、长长的豇豆角,黄瓜、番茄豆角都是要搭架子的,每年父亲都会买几捆竹竿,或是砍些树枝来搭架子。父亲摘蔬菜时也会留一些健壮的果实做种子,有时因为不知道而误摘了做种子的果实,也少不来听几句父亲的埋怨。秋天菜园里刚发丫的蒜苗、一个个硕大的冬瓜、黑瓜、满树的渐黄的柿子,一畦畦碧绿的菠菜、长得匀称的青青的蒜苗还有蒜地里间或种的一棵棵芫荽。以前种大白菜,入冬前人们都会用红薯梗或是草绳等把白菜包起来,这样白菜才会包心,长得瓷实。随后的白菜不用用绳子捆绑会自动包心,也省却了菜农的一道工序。冬天里,白菜收完之后。父母除了收拾菠菜,就是忙着深翻土壤,未来年的蔬菜备好耕地。

  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我们做儿女的也心疼父亲,不想让父母这么辛苦地劳作。但是父母却说:“我们闲着也没啥事,种种菜不仅能供一家人吃菜,还能多些收入,再者种地的同时我们也锻炼了身体,也觉得活得有意思。种菜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活的享受。用铁锹翻地,闻着泥土的清香,心里是快乐的;把菜籽撒向菜园,播种着希望时是快乐的;汗流夹背地锄完杂草是快乐的;给蔬菜浇水、施肥是快乐的;收获的时候更是快乐的。当你把种地当做一种生活的乐趣时,你就不会觉得劳累,种地的种种快乐其实是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因而,我打工之余,偶尔的也会去菜地帮父母干些活儿,或是剔剔草,或是尽情呼吸夹着泥土气息的蔬菜花香,享受着或是粉红、或是洁白、或是淡紫、或是淡黄的菜花缤纷绚丽,小黄瓜顶花带刺,白色的辣椒花,黄色的西红柿花吐露着芬芳,与紫色的茄子花竞相开放,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加上如诗行般显示生命底色的翠绿,从而忘却生活中的一些烦恼,更体验着与父母一起像陶渊明那样“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劳作的快乐。更体验到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

  直到2010年12月16日,妹妹出了车祸后,没法帮父母干活儿后父母种的番茄也少了。弟弟考虑到父母的辛苦,也要回了他们的半亩菜地。剩的一亩菜地,父亲种了一半比较省力的韭菜。2012年10月,表姐不幸病逝后,父母就不再种番茄了。去年这时候,父亲对我和弟弟说:“菜地我也种不了了,你们弟兄两个看看种啥请种了。”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每天都拖着年迈的身躯辛勤劳作着,直到今年(2016年9月2日早上突发脑梗晕倒在菜市场)。我的父亲!我的受苦受累为儿女操劳一生没享过一天清福的父亲!

  种菜每年都有最忙的两个时候。一个是夏天收拾番茄、豆角、黄瓜,一个是立冬过后的萝卜白菜的收获。好在表姐每年可以帮助父母销一部分蔬菜。因为表姐是物资局一个下属门店的头头,因而父母种的蔬菜每年都可以卖给她单位里的员工一大部分。夏天往单位里送黄瓜番茄、茄子豆角,冬天呢又可往单位里送萝卜、白菜、菠菜等,表姐呢就权当是把这些蔬菜给员工们发福利了。每次往表姐那儿送菜,表姐给的价格不仅比市场价高,并且还都会多给一些,之后或是领我们去单位食堂或是附近的的饭店吃些饭。俗话说:“小雪收萝卜,大雪收白菜”。每年冬天的萝卜白菜的收获时节,妹妹没出车祸前,每年都会帮着父母出白菜,弟弟和我也会去帮忙。妹妹出了车祸后,弟弟也忙,因而每年只有我和父母一起出白菜。偶尔的,哥哥也会回来帮忙。那时,也会想起多年之后和哥哥、父母一起出白菜会是个奢望。因为城市在发展,我们的菜园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占用。没想到还没两年,这奢望就真的成了奢望。因为做梦也不会想到八十二岁的父亲会在今年中秋节被意外的脑梗夺去了生命。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留下了没人管理的一亩多菜园。

  父亲从突发脑梗,到永远地离开我们不到半个月。半个多月里,菜地没人管理,杂草丛生,还没长大的萝卜白菜被菜青虫啃食得不成样子,父母与往年一样适时种的蒜苗也被玉米菜遮得看不见影子。直到有一天问起母亲,时才开始动手除掉玉米菜。父亲不在了,母亲让弟弟和我*分了那一亩菜地。也许父亲生前就为我们安排好了,本来我和弟弟也想着把菜地种成麦子。但母亲说:东头的韭菜还是别动,也不费啥功夫,只是韭菜该收割时忙些。国庆节时我骑行出去了,是妻子在家忙着打踩畦,种菠菜种葱。割韭菜那几天,刚好赶上阴雨绵绵,因而第一次看到妻子冒着雨推回一车割了的韭菜时,我很感动。我何德何能遇到一位这么勤劳能干贤惠的妻子,我又怎么不心疼这样的妻子呢?第二天我下班回到家就往地里赶。那也是我多年来第一次与妻子一起在雨中收获父母给我们留下的蔬菜。

  我家的菜园,给了我们全家人生活必须的蔬菜的同时,也成了全家的经济支柱,而这支柱的支撑点却是勤劳善良养活我们全家的父母。眼下又快到收获白菜的时节了,只是父亲不在了,看不到了像往年一样的又大又瓷实的白菜了,我再也不能和父亲一起收获白菜了!菜园给了我太多的营养,也给了我太多的记忆。父亲,我和弟弟会管理好您留给我们的菜园的,也会照顾好疼我们爱我们为我们操劳一生的母亲的!我们会用丰硕的果蔬告慰您的在天之灵!爸爸!我爱您!

菜园小记散文3

  奶奶去世已有一年了。

  可我却执拗地认为,奶奶依然好好的活着,满头银发笑容满面,在离我几百里之外的故乡,经营着她那片小小的菜园。

  说是菜园也不只是菜园,在菜畦旁边也长着几棵果树,养着几丛鲜花,而我的老家则在这些红的果绿的菜艳的花的映衬下,成为乡村一道最美的景致:春天,有粉白的杏花和桃花依次开放,飘香十里,艳煞了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空气,也照亮了乡村那双静寂一冬的眼睛;夏日,园里的各样蔬菜则争相展示它们生命中的葱郁,豆角、柿子、黄瓜、辣椒——无一不是浅浅地开出几朵小花后,便匆匆地奔向自己结果的使命,这些蔬菜内敛的美,成就了农家一日三餐的丰富和新鲜;秋的天高气爽孕育了人间的瓜果飘香,这时的菜园会慷慨地赠人们以甜香的杏子、桃子和枣子,还有那些在地下羞涩而饱满地生长着的土豆、红薯和萝卜,在收获的同时,人们更是对菜园充满感激,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虽然乡村的冬季是枯燥的寂寞的,但菜园里却有孩子们堆出的雪人,守候着沉睡的菜园就像守护着一个美丽的童话,而静默的菜园此时则是敞开怀抱,晾晒着农家的玉米和柴禾,为主人再做一点最后的贡献。

  菜园的历史就是奶奶的历史。

  奶奶的父亲是个货郎,在别人都靠种几亩薄田或给地主家打工来维持生计的年代,他已懂得适应乡村市场的需要,适时地更换货物,从而早早地积攒下了一些钱财,买房置地娶媳妇——我故乡老家的那块宅基地和菜园便是这么来的。奶奶的母亲在生养了三个子女后便撒手人寰,奶奶的父亲怕后妈对孩子不好就一直未在续弦。可是上天并未怜悯这个丧偶的货郎: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奶奶的哥哥,在六七岁大的时候,一次吃饭不小心把小铁勺*了嗓子,活活憋死;他的小女儿也就是奶奶的妹妹,刚两岁,当奶奶的父亲在菜园里锄土豆时,把她放在地上玩,结果孩子着凉,腹泻不止而死。悲痛之余,奶奶的父亲则便愈加疼爱这唯一的女儿,在别的孩子吃不上穿不上的时候,奶奶却经常是身上穿着新花衣嘴里含着棒棒糖。

  而那时的菜园,只是奶奶幼时玩耍的场所,没有更多的内涵。

  时光荏苒,转眼间奶奶已长到了十六岁,窈窕的身段,如花的面容,惹得村里人人赞叹:“哎呀,多俊的姑娘啊!”那时,俊俏的奶奶常常在自家的菜园里种菜、浇水,那一甩一甩的长辫子不知勾走了多少有意无意路过奶奶家矮墙的小伙子的魂。可是,心高气傲的奶奶瞅都不瞅他们一眼——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本村一户高姓人家的小伙子。说起那高家小伙,不仅生的一表人才、温文儒雅,而且还在镇里的一家工厂上班,当时在村里也是许多姑娘倾慕的对象。每每他路过奶奶家的菜园,奶奶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悄悄地望他一眼,这一眼自然是含情脉脉不胜娇羞,而那高家小伙也常常是红着脸庞对着奶奶傻笑——那时,奶奶的心事就像菜园里那棵桃树上绽开的嫣红,粉的像霞轻的像云,牵牵扰扰,与春风纠缠。终有一日,高家派媒人来提亲,说那高家小伙和奶奶是天造地设的一双,是几生几世修来的好姻缘。可是,任凭媒人巧舌如簧,奶奶的父亲却把一张脸沉得阴云密布,理由是: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如果嫁了高家小伙,得跟他到镇上去生活,谁来为他这个老头子养老送终?这样的观点现在看来很迂腐,可是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把养老送终看作是继传宗接代之后的头等大事,无人养老是一种耻辱,即使死后也不得安宁。而奶奶又怎能忤逆含辛茹苦把她养大的父亲,她只能在无数个静寂的夜晚,悄悄地来到菜园里,对着满园的缤纷翠绿流下自己豆蔻年华里黯然的泪滴。

  从此,那个高家小伙再也没经过奶奶家的菜园,直到几十年后他携夫人回乡探亲。那时我已懂事,自然也听一些人说起过他和奶奶的往事——望着那个气质高华,差点成了我爷爷的老人,我的心底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但这种亲切感也让我的目光穿越岁月的尘埃,看到了奶奶的心事落空后那失去了生气的菜园——落红有情,却化作春泥,翠色依旧,却干枯病瘦。那一段不堪回首的青春记忆,化作了两位老人相见时那脸上的凄然一笑,却云淡风轻。

  后来,奶奶的父亲千挑万选,他选中了一个白姓的小伙,也就是我的爷爷——爷爷本是外地人,爷爷的父亲也曾家境殷实,但受了一帮赌徒的怂恿,走进赌场,在一夜之间输掉了所有家产,第二天回到家里后便一头栽到炕上,心脏病发作而死。而爷爷的母亲则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当天夜里自缢而死,只留下了年幼的爷爷。后来爷爷被姑姑收留,来到了奶奶所在的村子。从懂事起,爷爷便为姑姑家砍柴、放羊、割草、锄地,吃不饱穿不暖还得时时看人家的脸色——而奶奶的父亲则正是看中了爷爷的不怕累能吃苦,会过日子这一点,从而把爷爷招为自己的上门女婿,为自己养老送终。爷爷是无论如何也称不上英俊的:他是小眼睛,阔嘴巴,身材矮小——这样其貌不扬甚至说有点丑陋的男子在当时是万万入不了奶奶的眼的,但是父命难违,奶奶最终还是嫁了爷爷,要不然怎会有今天的我?我想,在他们成亲的那一天,奶奶的眼里一定含着泪,悲苦之泪。

  婚后,奶奶对爷爷的态度总是不咸不淡,但是,爷爷却表现出对现有生活的极度热爱。

  那时,奶奶已无心打理菜园,她要么是独自坐在屋里发呆,要么是到几个女伴家里去串门。而爷爷则是毫无怨言地经营着那座小菜园:种菜、养花、浇水、施肥——看似活计不重,但却是在爷爷忙完地里的活后,带着满身的疲倦回家后做的,有好几次,在给菜地浇水时,爷爷竟然累的坐在地上睡着了。

  奶奶的父亲当时年事已高,并且得了一种怪病:不仅双腿瘫痪,而且浑身长烂疮。奶奶是从小娇惯了的,她根本不懂得怎样护理和照顾病人,做起什么事来都是笨手笨脚。倒是爷爷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照顾岳父的重任——每天,爷爷都坚持给奶奶的父亲熬药、换药、擦拭烂疮流出的脓水,清洗被弄脏的被褥。而爷爷的鼻子整日被那些奇臭无比的烂疮熏着,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嗅觉功能,再也无法嗅出任何气味,直到他逝去的那一天。看到爷爷对自己的父亲如此精心照料,奶奶心中渐生感激,可是这种感激却与爱情无关。

  后来,奶奶的父亲去世,爷爷也因出身好而被镇里的工厂招了工,成了一名金矿工人,而奶奶也沾了爷爷出身好的光,被选为村里的团支书,整日领导着一群妇女识字、生产、抓思想、促新风。那时,我的父亲已出生了,可奶奶却把孩子扔给她的一个姑姑代为看管,继续去风风火火“干事业”——爷爷是纵容、疼爱奶奶的,他不忍心去责备奶奶,只要奶奶喜欢做的事,他几乎全是无条件赞成。爷爷到镇里上班后,考虑到晚上奶奶和孩子没人照应,便总是在下班后匆匆步行回家(那时家穷,买不起自行车)。从镇到村,大约是30多里地,所以爷爷往往是晚上戴月而归,早上披星而走。听说有一次,爷爷还遇上了“鬼打墙”,走了一晚上都没走回家,等早上鸡鸣才发现爷爷是绕着一座坟走了一晚,竟生生地把坟周围踩出了一条小路!这件事被奶奶知道后,她要求爷爷等工厂放假再回来,不许再贪晚——此时的奶奶还是很担心爷爷的安危的。

  奶奶开始找人跟她做伴,往往是找一些村里的半大女孩,因为这些女孩大都很懂事、干净,而奶奶的爱干净是全村出名的。后来,奶奶跟爷爷商量后,便利用家里的闲屋招了一家住房的,所谓住房就是不掏房租,无非与主人做个伴而已——可偏偏招的这家人是县里头派来的一名干部及其家属,那个干部据说也是英俊风流,因为工作关系和住房关系,他与正是美丽少妇的奶奶接触颇为密切。我想在那时,奶奶或许是动过情的,毕竟那名干部与那高家小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英俊的外表、文雅的谈吐、细致的内心。后来,渐有闲话传出,爷爷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爷爷开始是不相信的,后来他终是忍不了流言蜚语的搅扰,而对奶奶摊了牌:“你,究竟想怎样?”奶奶无言以对,于是爷爷便愤然离家,头也未回。

  那干部倒也知趣,他察觉到爷爷和奶奶之间出现婚姻危机后,便悄然淡出了奶奶的生活,回到了县里。于是,偌大的一个院子,只剩下奶奶和我的父亲。那些日子,奶奶保持沉默,我想她一定在思考自己的感情世界和未来人生,而爷爷,是否是那个值得她用尽一生去爱去守的那个人。直到有一天,奶奶发现家里的菜园已荒芜了许久,再也没有往日的蓬勃生机了,她才意识到她生活中那个最重要的人已经有半年未归了。

  还未等奶奶去寻爷爷,镇上的金矿便传来了噩耗:爷爷在一次下井时,被掉落的矿石碰伤了头部,生命垂危!来不及多想,奶奶把父亲托付给邻居照看,背个小包袱便匆匆赶往镇里——那个她一直不愿正视不愿去爱的人,如今真的可能要在她的生命中消失了,为何,她感不到一丁点的轻松和解脱?她想起他从不让她下地干活,甚至菜园里活计他都包揽下来;她想起他毫无怨言地伺候自己的父亲,直到老人含笑而终;她想起他披星戴月地走三十多里路,只因担心她夜里害怕;她想起他们一家三口常常在夏天的晚上坐在菜园里乘凉,她不愿和他说话,他便看着调皮的儿子和沉默的她微笑;她还想起他会织毛衣,缝袜子,包饺子,洗衣服;她还想起他的善良、热心、忍让、宽容、勤劳、朴实——一路上,奶奶想起了很多很多,点点滴滴,都是爷爷的好,三十多里路,奶奶跌撞地走了一路,泪流了一路。

  当奶奶看见爷爷时,爷爷还处在深度昏迷之中,医生说恐怕得等奇迹发生。而奶奶,这个心气极高的女子,此时竟也变成了一个贤良、谦恭的小媳妇,安静地守在爷爷床前,细心伺候。每天,她都会跟昏迷中的爷爷说很多很多的话,语气轻柔,深情脉脉——至于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便无从知道了,这是她和爷爷在后来的岁月*同呵护的秘密。也许,是上苍怜悯命运多舛的爷爷,也许,是奶奶的真情告白起到了神奇的作用,总之,在昏迷了数月后,爷爷竟奇迹般地醒来过来。

  爷爷醒来后第一句话是:“孩子还好吗,菜园是不是该打理了?”

  奶奶喜极而泣,她知道眼前的这个人绝对不会说什么想你念你这些缠绵悱恻的话,他的爱从来都是深埋在心底,不肯轻易示人,但却流露于生活,时时刻刻温暖着你的心房。那一刻,奶奶发现,原来她已爱上爷爷很久很久了。

  后来,奶奶和爷爷一直过着甜蜜恩爱的日子,而那些不愉快则被岁月尘封为历史的记忆,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它们沉淀为供奶奶和爷爷的爱情生长的坚实土壤。

  再后来,爷爷退休、去世。在爷爷离开后的那段日子,神智有些不清的奶奶一直坚信爷爷还活着——吃饭时,她会多拿一副碗筷,摆在爷爷原来坐的位置上;睡觉时,她总是先为爷爷铺好床,她才肯睡;她房间里的门,奶奶是断断不会上锁的,因为她怕爷爷深夜归来打不开门;而家里的那座小菜园,她也不愿别人插手打理,她会在给蔬菜浇水、施肥的时候,念叨着:“老头子,你怎么还不回来帮*活?”

  在爷爷死后三年,奶奶也因病去世了,临终前,她面带微笑,一脸幸福,就像她牵着爷爷的手,站在自己的菜园里,看着翠色溢满眼帘。

  原来,我们*凡人的爱情就像那座小小的菜园:可以有几株怒放的鲜花,承载你那些风花雪月的青春梦想;可以有几棵挺拔的大树,抚慰你那些遥不可及的崇拜倾慕;但是,那些不艳丽不高大的蔬菜才是你生活中的主角,它们会用自己的实实在在为你的一日三餐演绎一段传奇,终生不朽的传奇。

  就像我的爷爷,他用他生命中所有的真诚和爱恋,默默地为奶奶营造了一座爱的菜园。

菜园小记散文4

  这么多年,我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看到过许多美丽的风景,可是在我的记忆深处还是觉得外婆的菜园地最美!因为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所有记忆,它是我整个儿童时代梦幻的乐园,它珍藏着我幼年时的一切快乐和梦想!

  外婆的家住在一个四周都是河塘的小镇上。紧靠外婆的老屋后面有一块不大的菜园地,那菜园地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四面环水,中间是一个椭圆形的高地。在那高地周围不知是外婆栽的还是天然长的,到处长满了野蔷薇,在蔷薇下面紧贴水面的地方又天然生长着各种杂草和野花,其中以龙爪花最多。在那块天然的绿洲上,外婆把它开垦成几快整齐的菜畦,上面种满了各种蔬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韭菜,苋菜,芫荽,菠菜,鸡毛菜,还有西红柿,茄子,豇豆,丝瓜,南瓜,蚕豆和毛豆等。在那块菜地的两端,外公还亲手栽种了几棵桃树杏树和梨树。它就像是一个植物百宝箱。那里不仅是我们家天然的菜市场,更是一幅四季不断变化的风景画。

  春天的菜园景色最美。菜园四周野蔷薇开满了红的粉的花朵,菜园就像是美丽的姑娘脖子上套了一个花环似的。菜地两边的桃树杏树梨树的花儿也不服输地竞相开放着,好像在说谁怕谁呀?那各种杂草也不甘示弱地露出了头,一片一片全是的,更可爱是那整齐的菜畦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现在重又精神抖擞了!韭菜露出浅黄的一层,鸡毛菜绿油油的一块块,那各种豆角瓜果的苗儿也窜出了一大截。周围的水塘里还有鱼儿虾儿在水面上戏水,冒出各种气泡,不时发出叮咚的响声。这时最开心的就是我们孩子们了,经过一个冬天的束缚,我们终于可以在野外玩耍了,我们首先当然就选在菜园地里,因为那里有如锦似画的风景,有淡淡的花香,有可以剥了皮就可以吃的蔷薇的嫩枝,还有各种小动物,如蜜蜂,蝴蝶,蚂蚁和蚯蚓等。女孩子都喜欢采蔷薇花和捉蝴蝶,男孩子就都趴在地下看蚂蚁搬家或挖蚯蚓什么的。尽管外婆不停地喝“别踩着菜秧子”!,可我和表哥表姐还是不停地打闹着,当然有不少的幼苗就要惨死在我们的脚底下了!外婆也会生气地吼我们几声,象征性地在我们屁股上拍几下,可一会我们就会忘记了,继续我们的快乐的游戏。

  夏天的菜园地更充满梦幻和童趣。这时的菜园地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繁茂,所有的植物都是生机勃勃的,尤其是桃树和梨树以它们巨大的华盖,荫蔽着在烈日下耷拉着头的各种蔬菜,加上四周茂盛的蔷薇,那个地方真的一点不热。如果在炎热的中午,乘大人们都睡着,你偷偷地溜出来,拿个小凳,坐在那棵高大的桃树的树阴里,这时你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享受池塘边吹过来的阵阵微风,听青蛙在池塘里不停地鼓噪,!还有“知了,知了”的鸣叫声,你这时只管把它们当作是催眠曲。就在这半醒半睡中,你的许多梦想就会产生,你会有一种非常敏感的触觉,会生出许多奇异的想法,那个地方是最适宜做白日梦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夏天的菜地里,用蜘蛛丝做的网去捉蜻蜓,一个中午我们会有许多战果的,大家会互相比多少,然后把它们带回家放在蚊帐里,让它吃蚊子。最好玩的是,我会和一个最好的朋友,爬到杏树的枝桠上坐着,一边摘半生不熟的酸杏子吃,一边聊天畅想未来,我们能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点没有淑女样,我们爬树的速度就像猴子一样。被外婆看见总是要说“哪像个姑娘家呀!”可最终她也只是摇摇头作罢。外婆的宠爱让我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

  秋天的菜园地是我们的零食集散地。这时瓜果都成熟了,红彤彤的是西红柿,青中带红的是桃子,黄灿灿的是梨子,还有长长的菜瓜,圆圆的香瓜,我们只要想吃,就可以随意摘的,只要不把树和藤弄断,外婆是不会说我们的。只是外婆会不停地说,要洗干净才能吃,别吃得太多,会闹肚子的。我们总是不听,一个秋天也没有少生病的,可前面好,后面又照吃不误。弄得外婆只能向我们爸爸妈妈告状,有时我们会被限制去菜园的次数。可是不去菜园,我们照样可以吃到外婆从菜园给我们摘来的各种豆子。印象最深的是外婆给我们煮的蚕豆,她只把最外面的一层壳剥掉,然后就把那一粒粒蚕豆用线串起来,做成一个环状的蚕豆项链,放在锅里蒸,蒸熟了,不烫了,外婆就把它挂在我们的脖子上,我们就会这样一边炫耀自己豆子大和多,一边伸着舌头去吃,那种乐趣不是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

  冬天的菜园地虽然比较萧条,但当下完了一场大雪之后,孩子就又找到了玩耍的天堂。那时我记得冬天真的很冷,池塘里的冰是可以用来滑的。我们就会不走一座小石桥到菜园地去,我们会从池塘里的冰面上溜过去,到那里我们会去摇晃玉树琼浆的树枝,让雪块落到同伴的头上,冰冷刺骨,惹得她大叫,然后她就会抓起地上的雪团砸过来,一场轰轰烈烈地雪仗就这样打起来了,始作俑者往往就是我这个假小子;有时大家很和*的,说我们来滚雪球吧,看谁滚的最大,我通常是滚的最小的一个,因为我常常偷懒;当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堆雪人,那块不大的菜园地,有时会出现许多雪人,就像兵马俑似的,我们都会给我们的雪人取个名字,大家都搅尽了脑汁,也没有超过我们所认识动植物的范围。可我们却都以为自己取的名字是最好的!我们就这样在这冬天荒芜的菜园地上找到自信和成功。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历经了沧桑。但我只要一想起故乡,就会自然地想到外婆的菜园地,就能从中汲取最原始的力量,激励我克服困难继续前行!它似乎早已在我的记忆中,变成了我心中最神圣的图腾了。

菜园小记散文5

  在时光里寻觅童年,那缕带有馨香的韵味,在回望秋日胜果累累的日夜。记得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菜园子里长大的。那时的天空是那样的蔚蓝,小鸟自由自在的飞翔在蓝天之上,高高地祥云时不时的来点小雨,给水灵灵的翠绿,洗个冷水浴。让我徜徉在梦幻的天地里,赏晨起的朝阳,聆听清露的一点心事!读夕阳西下的余晖,在天边规划晚霞的色彩!秋风侵染了霞光的七色,把心中最美的绚丽诠释整个金秋。我偷偷地跟在父亲的身后,仰望着高大的身影,带给我怎样的欣喜!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一年的人们得到自然赐予的圣物,那是它们用父亲勤劳的汗水,浇灌的果实!

  父亲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那些种植在菜园里的蔬菜,都在父亲的管理下,伸直了肢体肥长。记得在菜园子的篱笆杆上,有一种植物!一到春天,跟藤萝一样的肢体,攀着枝干疯长,嫩黄的新芽在仰望苍穹,等它把藤萝的须子,缠绕在枝干上后,就会吐露出嫩黄的叶脉,尖尖地一枚叶片,在密密麻麻地小枝叶中蔓延。等春天的风雨滋养了它嫩黄的叶片,那小小的精灵,就会无孔不入的生长在菜园的旁边,给园子围了个水泄不通的姿势,好像把头颅抬的高高地,让自己的须子攀登上太阳的肩膀。聆听蝉鸣的音符,让自己慢慢放开身躯,开出一串串的花蕊,引来飞往花丛的蜂蝶,用小小的花朵,渲染夏日烈日的烘烤,等花儿饱尝了雨露的馨香,慢慢脱变成一粒粒的果实!在枝干上慢慢地放开自己肉肉的果实,跟夏阳一起趟过初秋。风儿有时会来摇动它的枝干,让果实摔落在地下,做来年的种子,生根发芽,等待移植成藤萝的景象。父亲有时会带着我们来采摘这些灰色的果实,用它来填饱我们的胃口,可那小小灰色的精灵!好像在跟我捉迷藏,等我看见它时,就会用母亲的叶片把自己遮住,让我寻觅到它母体的经脉,才会跟我的手儿一起逃进我的篮子里。等我们采摘到一些后,我们会高兴的跑回家里,让母亲帮我们完成用锅蒸着吃的美食!绵绵地的果肉在等着我们的小手来亲吻它肉肉的情怀!

  等到深秋,父亲就会带着我跟母亲来把篱笆园子挖个底朝天,把它的根系整个的挖出来,因为这个根系的名字叫做“山药”,是一种药材跟食材!不过这道工序很麻烦,得用锹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山药的根系很长,只要土壤的松软度够,它会拼命的疯长,如果不用心,就会把山药损坏,就会不好存放腐烂掉。所以每年的深秋,父亲都会自己用心挖取着山药的根系,让它完整无缺的离开养它的土壤,来到尘世看看大千世界的风光!遗留在地下的就会等着明年发芽生长。我们就会去捡藤萝下的山药豆,这些小精灵会乖乖地等我来拾到篮子里,一颗颗灰色的小脸,在观望母亲在藤萝架下的时光,在寻觅蝶儿飞过去的身影!聆听蜜蜂弹奏的心曲......

  父亲那高大的身影!还在秋阳中摇晃,还在为我们忙碌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低头寻找山药的根系,那挖断的肢体在流淌着白白的汁液,为它离开土地母亲的怀抱而伤悲,还是没有观望到尘世中的一束风景,而闷闷不乐呢?我用不明白的眼神!在跟苗条的山药打着模糊的招呼!用一份欣喜的目光,来庆幸父亲为我们挖取的食物!等父亲把篱笆园子,挖了一圈,感觉到没有值得挖取的了,就收拾好东西,把苗条的山药,用大篮子装好,用挑子担回家里,剩下的任务,那就是妈妈的事了,妈妈先把能存放的山药,放在一边等冬天吃。选剩下的就先用清水把山药清洗干净,把根系上的小须子摘掉,把它放进大锅里蒸熟了,等着我们品尝秋天赐予的食物,软软地馨香含在嘴里,品尝到父亲勤劳的滋味!那是一份幸福的欣慰!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溢流下一份新鲜的味道!回荡在童年的菜园子里。

  也许:现在的超市,集市上到处都能看到山药的身影!还有用山药豆串成的糖葫芦!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成就着孩子的渴望与向往!可在那个陈旧的年月里,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勤劳汗水的浇灌,就没有秋天丰收的果实!那是一段历史的残留!还是我们共有一个幸福的家园,那里种植着父亲勤劳的结晶!有母亲采摘的乐趣!还有我摇曳在童年的梦想!都在父亲的菜园子里储藏着幸福的笑声,飘荡在童年的天空,为我谱写一首童年的歌谣!摇拽在藤萝的山药花上,开着馨香的花蕊,那里有父亲年轻时的背影!还有汗水叩响露珠的心声!都在遥远的往事里回荡......

菜园小记散文6

  时值夏日,时光深处,随处可见的绿,蜿蜒在大地上,葱茏茂盛,生机勃勃。那流光溢彩,引人入胜,盈目丰心的色泽,如一条绿色的河流,流淌奔放着生命的活力,不经意就把人的目光定格,思维停留在别处。

  早晨去上班,迈着匆匆的脚步走下楼,一个菜园吸引了我的目光,多停留了一会。一时间,行走的脚步变得慢悠悠。那刚出泥土的生命,浸染着的绿,*和润心,繁衍人类生命需要的养分,丰富人的味觉,是我喜欢的颜色。

  居住的小区里没什么风景。高楼,草坪,几株迎春花,几棵高大的柳树,给单调的楼群一抹生机。迎春花和柳树都分布在草坪上,高高矮矮,错落有致,成为楼窗里最靓丽的风景。尽管小城的春来得晚,而迎春花已随夏天的粉墨登场早已谢幕了,是沉香入土绿凝枝,春风桃李夏不留。每日进出小区映入眼的就只是那几棵和楼房同龄的高大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轻风间轻摆腰肢,舞姿婆娑。可是见惯了它的容颜,少了新意,再怎样抚首弄姿,路过它也有些熟视无睹的味道。倒是这个菜园,一下就点亮了我的眼眸,总忍不住要多望几眼。

  它就在相邻的小区内。彼此相邻的小区有一段一人多高的黑色铁栅栏,透过栅栏,可以看到那个小区楼群间的一切。这个小区楼群间的空地,原先也是草坪,好像是去年谁别出心裁才改建的。

  这些日子,每天走出家门去上班,下了楼,只是随意的一瞥,那菜园中的场景就轻易将我的目光魅惑。离目光最近的是一方方油菜,一片片叶子绿油油亮灿灿。还有辣椒,西红柿,茄子,都只有一手掌多高,交替分布,葱翠光亮,这些鲜绿娇柔的东西还看不到开的花,结的果,还在成长中。大朵的葫芦墩在埂边,一朵朵黄色的花朵羞涩地藏在扇子似的葫芦叶片中,和埂上一株株痴缠在插得高高的木棍上的豆角格外醒目。园中每一植株身尖上都挂满了露珠,生机盎然。满眼的绿在晨阳的照射下发着油油的光,明晃晃的抢眼耀目,未成熟就招摇得使人口舌生津。一个老爷子双手握着锄把,挪着寸步,躬身正在锄草松土,花白的头发分布在头部四周,头顶光秃秃的发亮。一老奶奶许是在园中蹲得时间太久,腿受不了了,一手提着铲子,站直了身子,用一只手捶腰撮背,活动胳膊和腰肢,一头白发银光闪闪,两位老者,像极了母亲和父亲的身影。

  每天两点一线,脚步匆匆,很是羡慕两位老者的这种悠闲自在的日子,仿若陶渊明的倾慕的田园生活。难道是我也老了,还是久居城市的缘故,厌倦了尘世的奔波,心无所依,不禁问自己,这样的日子,是否有意义?一股暖暖的风把思绪送的幽远。

  算起来离开家乡也有二十多年,就是脱离不了那份乡土气息。一看见这些东西,就心生爱慕,满心的欢喜和亲切在心间荡漾,眼前浮现的是妈妈家南墙后的那个菜园子,曾今比这个菜园还要充满生机。

  母亲的菜园子,是土地承包之后才有的。那个菜园有半亩地大,四周用白杨树枝做的一人高的木栅栏围起来,主要防止种的菜刚出来就被鸡啄了,羊吃了。夏天,栅栏上爬满了南瓜藤,巴掌大的叶片,绿色的藤蔓间盛开着金黄色的南瓜花,把栅栏装扮得非常好看。

  菜园倾注着妈妈的心血。妈妈的菜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菜品自是比这个菜园还丰盛。除了这些惯常的菜,茄辣西,油菜葫芦豆角,还有葱,韭菜,黄瓜,笋子,香菜等,应有尽有。记得我上初中时,每周只能回一次家,到了菜园各种,迎着二姐的目光走进家门,匆忙放下书包,我就往菜园跑,看母亲在菜园子里忙碌。享受母亲亲手栽培的果实,那是那么温暖。顺手摘一个鲜红的西红柿大朵快颐地狼吞虎咽到肚中,那酸酸甜甜的滋味绵甜爽口,充饥又解渴,感觉那是世上最好的美味。再把手伸向黄瓜等一切能生食的蔬菜,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有品不尽的新鲜,等妈妈喊我吃饭时,肚子都填得差不多了。

  妈妈总是见缝插针,边边角角都不放过,不荒废一点点土地,如同打理日子,精打细算,不浪费一滴粮食。茄辣西都是一方方一行行排开,有整齐的行距。而那些黄瓜,豆角,葫芦藤蔓较长的植株,就种在边边角角,有的借助木棍攀爬,有的爬在栅栏上。茄子是紫色花,西红柿开碎碎的黄花,辣子开开碎碎的百花,还有好多颜色不同的花,各种蔬菜开花的时候,交相辉映,满园的翠绿芬芳,蜜蜂嗡嗡,蝴蝶翩翩,热闹异常。

  菜园的土地要松软不干不湿,菜种进土壤才出的快,苗也全。我小时候亲眼见过母亲种菜,她整好了地,用锄把拔拉开一道道浅沟,把仔种撒进去,再用脚推动沿土将沟埋住。而边角处的菜种只需用铲子点种就可。母亲的勤劳付出回报她的是丰硕的果实。种子发芽,破土而出。到了花开结果,一周不见,再回来,园中植株上就挂满了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青绿的黄瓜,葫芦等,煞是诱人。看着菜园子里蔬菜长势喜人,母亲的心和我一样高兴快乐。到了做饭的时候,随便下到地里,三下五除二就是一篮子菜。如果是吃拉条,锅里放上油,随着一声呲啦声,葱,蒜苗,茄子辣子,西红柿一溜炒,一大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出锅了,看得你直流口水。再煮上一盘青葱翠绿的豆角和油菜,撒上一点盐,揉一小碟咸韭菜,生伴上一盘蒜泥黄瓜,或笋子,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就好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一会儿就风卷残云,不亦乐乎。如果是吃甜面条,用韭菜和粉皮勾兑汁子,白绿相间,是非分明,精爽可口。尤其各种菜混炒,大杂烩做的汤面条或面片,色味俱佳,美不胜收。

  母亲的菜园,母亲都是用羊粪或蒿草配制的土粪来拥,没有一点化肥农药,每隔几日就从家里的水龙头上接一水管子浇一次水,长得葱茏茂盛。不打农药的菜地,虽然有许多菜叶上常爬有绿色的小青虫,菜叶有窟窿,影响菜的美观,但一点不影响菜品。不像现在的蔬菜,看起来整整索索,那敢直接入口,站在菜摊前都是浓烈的农药味,生食的西红柿黄瓜,回家要多多泡洗,才敢入胃,其它的更要炒熟。

  成家后有几年,经济不富裕,每隔一段时间,母亲就让父亲送来一大袋自家菜园子的菜,说城里买的菜,农药化肥用的多,日照养分都不足,吃多了人容易生病。那满满一袋子菜,盛满母亲的心血,足够我们吃一个星期。母亲感觉我们的菜吃得差不多了,就有会让父亲来送,如此往复,我们夏天基本很少买菜。

  时值今日,已经好几年吃不到母亲菜园中的菜了。曾经母亲打理日子就如同打理菜园子一样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而今,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了一辈子苦的她,浑身是毛病,连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好,都需要我们辅佐,更别说打理菜园子了。虽然那个菜园子还在,但少了母亲的精心务做,已经是乱七八糟,杂草丛生,但父母吃得的菜还是能供给的。如今回去看母亲,我还是会去菜园中站一会儿,看着没了生气的菜园,就如同被疾病缠身的母亲,心中有一种悲凉。

  也许是人生至中,少了锐气,总是喜欢怀旧。邻小区的菜园,让我想起母亲的菜园,时光又回到过去,使我越发怀念那些和田园相居的日子。

菜园小记散文7

  在过去的大集体年代,我老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菜园子,也就几厘地,这个小小菜园子就成了老家人自由的空间,可以灵活地种菜栽树,任意地发挥它的潜能。因那时种菜、种粮都没有市场,栽姜、种蒜还有专门到村子收购的,老家人大多都栽姜、种蒜,这是那个年代来钱的渠道,卖个零花钱不成问题。

  老家的菜园,其实老家人也都叫姜地,以生产队为单位分布在东河、北河、南河和西河岸,因大姜、大蒜都是需勤灌溉的作物,所以,都靠近河,灌溉方便。生产队里再按人口割地,分配到各家各户,地邻间再商量好,在地边界立上志石,这是很严肃的一件事,志石以内就属于各家的“地盘”。

  划分好了地,还得能浇上水才能种植作物,菜园虽说都在河岸,可也离河水有数十米甚而数百米远,那个年代浇灌工具相当简陋,只有一把锨,最多再加一只水桶,这样怎么能浇地?远离的河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有人就想到了挖井,于是,几家、十几家、几十家就合伙在自己菜园周遭挖井,一眼眼水井就出现在一片片的菜园里,也给菜园带来了灵动的气息。有了水井,有的就商量着凑钱买上了“水车”,有的做上了辘轳,有的制作了拔杆子。在自己的地头上挖好了水沟,就万事俱备,只等种作物了。

  种姜可不是一二人就能干了的活儿,那是全家七手八脚一齐干的营生。有铧沟的,有顺沟浇水的,有栽姜的,有施肥的,有扶岭的。缺了一道工序就影响进度,因而,每到种姜的时候,大都是全家出动,有的还请亲戚来帮忙,这个时候,东西南北的河岸线上可就热闹了,真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男女老少都派上了用场,男子在铧沟,少年在浇水,女人在栽姜,老人在施肥,配合的是何等默契,呈现着一幅幅灵动的乡村耕作图。再听大姑娘、小媳妇欢笑声,不是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吗?这一片片菜园里唱起了多少台戏,再配着镢起镢落的“唰唰”铧沟声,提水润沟的“哗哗”流水声,多么和谐的旋律,汇成了乡村田野里的大合唱。天长日久,在菜园里时间长了,地邻间的人们也像邻居一样,关系很密切,种植、浇灌大姜等作物的时候,都相互帮忙,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还依旧保留着这种地邻间、地邻般的感情,他们更难忘那段不寻常的经历。

  菜园也有宁静的时候,大姜、大蒜“吃“饱了肥,“喝”足了水的时候,一如人一样安然地睡去了,菜园里一片宁静。可一旦“饿”了、“渴”了,就给人的眼色看看,一天天看着作物苗不见长,这就需要追肥了;看着作物苗不正气,这是需要浇水了。老家人真像“辛勤的园丁”,整天往菜园里跑,用心呵护着这些大姜、大蒜们。

  大凡种过大姜的人都知道,大姜吃水特别勤、特别多,有时隔个三五天就得浇一遍。到了大姜浇水的时候,一片片菜园又灵动起来,仿佛是一片片流动的画卷。一个个拿着铁锨、扛着辘轳往井的方向奔去。假如井空闲着,就忙着支起辘轳或摇起水车浇地,有一人或两人摇着辘轳浇地的,摇辘轳的时候检验着力度,放辘轳的动作显示着潇洒,一圈一圈卷起的钢丝绳承载着力量;有两人摇着水车浇地的,两人需配合好,用齐了劲,有时还喊起号子,加快速度,一节节的井水就会随着皮钱奔涌上来;有一人用拔杆子提水浇地的,找一块较粗的圆木,横放到一个石柱的支点上,一端固定住一块石头,另一端固定一根长杆子,固定上水桶,利用杠杆原理,减少了人的用力,一拽一把里,显得是多么潇洒自然,涓涓流水绕着弯弯的沟渠流进了姜田;还有用牲口或几人推着水车像推模式浇地的,这种水车利用齿轮原理,*行推着水车就可上下提水,这种水车的最大好处是可用牲口或几人一起提水浇地,既节省了人力,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摇起了滚滚活水。

  水车、辘轳、拔杆子提水声齐响的时候,也是别处体验不到的奏鸣,水车的“哗啦哗啦”声,辘轳的“呜呜呜呜”声,拔杆子的“吱呀、吱呀”声,打破了田野的沉寂,这不同的提水声里,似乎在同一时代演绎出的不同时代的调子,唱着不同的歌,述说着谁也听不清的故事。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知从那一天起,“165”“175”“195”柴油机走进了农家生活,这些现代化机械逐步代替“水车”“辘轳”和“拔杆子”,机声隆隆,那是代表新时代的歌唱,那是新时代的变奏曲。

  有了机械浇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浇地速度还快,可遇到天旱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这时候,大多的水井都在忙着,有时一天二十四小时轮流转,一家一户地先排上号,有时排的号老长、老长,水井还不够抽的,等一家、一家地浇完了地,不知等到哪一天,真是心烦人。遇到像今年这样特别旱的时候,许多人干脆卷起铺盖卷到井沿上、地头上睡,开始野战,夜战。尤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效果尤为明显,一只只马灯在田地里来回晃悠着,像传说的狐狸炼丹一样,夜深人不静,夜晚的菜园里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天旱人不懒。”其实这是天大旱逼出来的,老家的人们睡觉少了,坚守在井沿等水的人们更是睡不安稳,盼水心切,望眼欲穿。他们不敢睡时间长了,睡一会儿就起来,用手电往水井里照一照,只要水位一上来,就马上抽,经验告诉他们,这样勤抽着,水上得快,可也挤兑了他们的睡眠时间,天旱的菜园是忙碌的菜园。

  老家的人们之所以在菜园里下这么大的工夫,因为菜园里有丰厚的回报,每年出产的大姜都是可观的收入,即便最差的年份也够本,民间都流传着“姜够本”的说法。到了收获大姜的时候,又是一次全家大行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刨的刨,剪姜苗的剪姜苗,装的装,推的推,一篓篓大姜装进了偏篓,一车车的大姜推到了井子沿,菜园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荡漾着收获的喜悦,笑意写在他们的脸上。

  人们把菜园里出产的大姜存放到开挖的姜井子里,遇到好的行情就卖,遇到行情不好就放一放,有的时候也像下XX一样。记得有一年,大姜价格每斤升至12元,邻村一位王老汉觉得该出手了,就把存放三年的三万多斤大姜全部出售,纯收入三十万元,小城媒体记者抢抓了这条消息,以《王老汉的喜事》为题,以花边新闻形式刊登在当地报纸头版,这个王老汉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度城,老家也出了不少“万元户”,这都是菜园里养出的“万元户”。

  老家的菜园不知哪一年消失了,现在想来,我觉得有点怀念它,因为那里留下了农人的发展梦想,留下了我的坚实脚印、辛勤汗水,更留下了我的美好回味……

菜园小记散文8

  老爸今年85岁,老妈82岁,身体还算硬朗。一辈子操劳惯了,总是闲不住,房前屋后开垦一大片菜地,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断。

  我们姊妹五个有的家在城里,有的住在场部,老家就成了我们的蔬菜基地。

  “园子里结了不少长豆角,来拿点啊,过几天就老了”、“菜地里的嫩黄瓜好吃的很,来摘些回去,过几天就老了”……隔段时间就会接到老妈的电话。我知道,老爸老妈想我们了。

  周末带儿子回老家,大门开着,老爸老妈不在屋里。转到屋后菜园,老人正在地里忙活着。菜地里搭了几排豆角架和黄瓜架,尺把长的豆角如瀑布、黄瓜挨挨挤挤、青椒俏皮地躲在绿叶下,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菜地的旁边,还种了几十株玉米,秸秆窜起一人高。老妈摘着长豆角,老爸忙着掰玉米。二老一看见我们,脸上笑开了花。爷孙俩开起了玩笑:“乖孙儿,你奶奶的下巴掉啦。”孩子不明就里,老爸说:“奶奶听说你们今天要来,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呢!”老妈在一边举起拐杖,佯装生气,孩子一把抱住奶奶,替爷爷求情。菜园里笑声一片。

  “掰几个嫩玉米带回家煮给孩子吃”老爸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的挑选。“爷爷,您歇会儿,我来帮你掰。”儿子顺手掰了两个。老爸笑着说:“乖孙,你掰的那个还没长熟了。吃这玉米得趁好时候,嫩了粒子没嚼头,老了咬不动,孩子就不喜欢了,唉!”

  孩子听出了话外音,笑着对爷爷说:“爷爷,我们可喜欢你了,也听懂你的‘暗号’,长豇豆、黄瓜要老了,来拿点啊,爸爸就知道,你想我们呢。”老人家笑了。

  “妈,我来帮你一起摘吧。”“不用,你不要进来,当心把衣服弄脏了。”这时老妈脚下一绊,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我赶紧扶住。看着老爸老妈花白的头发,蹒跚的步履,我一阵心酸,随着时光渐渐老去的,不仅是豆角、玉米,还有操劳了一生的老爸老妈。

  “妈,爸,你们种了一辈子地也该歇歇了,咱不种了吧。”妈笑着说:“那可不行,这菜园子可是我的‘鱼饵’,专钓你们这帮馋嘴鱼!”

菜园小记散文9

  休息日喜欢去小区后边的小菜市场转转,看看。那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任人们挑选。听着菜贩子高高低低的叫卖着,声音粗细不同。买菜的人,挑挑拣拣的,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蔬菜,看着他们认真的讨价还价。心里感到踏实,烟火味扑面而来。

  最喜欢驻足停留在那些卖自家种的菜的菜摊前,他们的菜,品种单一,就在路边摆那么一点,或者新鲜的黄瓜,或者是刚摘的豆角,也许是一把嫩绿的小葱,他们自己家的小菜园里种的,自己吃不完,抽空拿到市场上卖。那些菜都是刚从地里摘下了,鲜嫩水灵,虽然大小不一,可是带着新鲜的泥土的味道。卖这些菜的大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不会用微信,不会用支付宝,只会收现钱。买他们一把豆角,几棵小葱,几块钱。年轻人一般没有带钱的习惯,听说不能手机付款,往往会把挑好的菜放下,走开去大的菜摊上买菜去。卖菜的老人也不觉得失望,把菜重新整理好,继续守着,等着人来买。

  来到城里也习惯了手机付款,身上经常不带钱,为了买他们的菜,特意留点钱在身边。每次买菜都爱去买一点他们的菜,听着他们夸张的说着自己的菜多么好,自己种的,没有农药,没有施一点化肥,无公害的绿色蔬菜。

  就那么听着微笑着,心里却想起了自己的小菜园。也许那根本不能叫菜园,只有小小的几个畦子。种着当季的蔬菜,春天是菠菜小葱,夏天是豆角黄瓜,还有几棵茄子,辣椒,西红柿,秋天呢,当然就是白菜萝卜了。虽然小,种不了多少菜,可是也够吃了。

  当漫长的冬天过去,春风一遍一遍地吹拂,大地开始消融解冻。在家里猫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开始在田间果园里忙活着,给返青的小麦浇水,给果树施肥。门前的小菜园,也不能冷落了它。抽空把地用镢头,或者铁锹翻一遍,弄*整了,施上点有机肥。整出几个整齐的菜畦子,等时候一到就该种上点菜。最先种下的是菠菜的种子,菠菜是不怕冻的,虽然早春时节经常下霜,菠菜是不用为它担心的,下霜奈何不了它。在阳光温暖的午后,洒下一点菠菜的种子,轻轻地用泥土覆盖,就静静地等待着它发芽出苗了。

  菜园的周围插上一排细细的枝条,做成围栏,阻挡着不让鸡,狗,猫的进入。围栏的外边栽着月季花,红的,黄的粉的,还有大丽花。月季是每个月都开的,那么美,那么香气馥郁。不用费心,就开的那么灿烂,那么让人喜欢。春天的月季开的最大,最香,最美,春天以后虽然也开,却不再那么美,那么香了。大丽花是在夏末秋初开的,花朵也是那么的美,可是没有香味,也许它们也是有香味的,可能太清淡,没有感觉到。

  菠菜种下的时候,月季花还没发芽呢。每天早上都喜欢到小菜园里去看看,看看播下的种子发芽了没有,看看月季花发芽了没有,看看月季花附近哪有空地方,可以栽下棵别的什么花。一天一天的时间过去,菠菜发芽了,露出嫩嫩的细叶,月季花也发芽了,那带刺的枝条上绽出了,一片片叶子。心里就有一种细细的喜悦涌起,盘算着时节,是不是该种点别的。

  清明节过去,小菠菜已经绿莹莹的一片。一早一晚给它们浇水,挑着大一点的间着吃,每回间一小把,做面条,做疙瘩汤,起锅的时候放进去,鲜嫩可口,唇齿间都是菠菜的鲜香。这时候该播下豆角种子,黄瓜种子了。有时候也会把黄瓜种子,豆角种子提前放在容器里泡开,让它们发芽,等它们发出芽以后再种下,这样种出来的黄瓜,豆角苗能保证出芽率。大多数的时候懒得费心,就直接种下种子,也一样发芽出苗,不过要晚几天。

  清明节到谷雨这段时间里,正是种瓜种豆的好时节。去赶集,就有许多卖菜苗的,茄子苗,辣椒苗,西红柿秒,每样都买几棵,栽在小菜园里。到了初夏时节,小菜园里不再是光秃秃的了,黄瓜,豆角都爬上了专门为它们搭的架子上。茄子,辣椒,西红柿,也都长得特别精神。黄瓜开出了黄色的小花,豆角也绽开了或白或粉,或紫的花朵。旁边的月季花开得如火如荼。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小菜园里,去看看黄瓜,豆角长了没有,看一嗅嗅月季花的香味。拔几棵长在菜旁边的青草。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当黄瓜藤上结出了第一根黄瓜,豆角蔓上结了细小的豆角,心里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茄子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辣椒的花很小,却是白色的,西红柿的花也不甘落后的开了,花谢就结了果。每天早上起床后的内容就又多了几项,查看茄子,辣椒,西红柿长大多少,随手摘下嫩绿的黄瓜。不用洗,就那么咔嚓咔嚓地咬着吃。刚摘下的黄瓜,入口带着清凉,脆生生的,有着与众不同的清甜。摘一把豆角,把几棵小葱,早晨的菜就有了。

  入夏,菜长得特别快,第一茬黄瓜,豆角还没吃完呢,第二茬又长出来了。自己吃不完,就送邻居,谁想吃拿去吃,不吃就老了。黄瓜豆角,正旺盛地长着,茄子辣椒也长大了,可以吃了,西红柿也是一天一个样地长着。一不留神就红了,最喜欢吃自己栽的西红柿了,喜欢那股酸甜的味道,生着吃,炒着吃,都回味无穷。

  时间就在菜的生长里流逝着,豆角,黄瓜都开始败势了。秋天就快到了,立秋到了,早春种下的黄瓜豆角,都停止生长了,把它们连根拔起。腾出地方种白菜萝卜。种下白菜萝卜的同时,也会种上点秋黄瓜,秋豆角,它们在这个季节里长的一样茂盛。都是种菜入绣花,得下功夫菜才能长的好。别的菜没觉得,白菜萝卜,是真的下大功夫,才能长出好的菜来。

  种白菜萝卜的时候,虽说立秋了,可是天气依然炎热,一不留神那刚出苗的白菜萝卜就被烈日晒蔫了,或者来一场大雨,那弱小的菜苗就被雨水冲走。还得重新种,哪一年不顺了,白菜萝卜得重种好几回。白菜萝卜小苗的时候不好管理,等它们长得大一点了就省心了。按时除除草,浇浇水,捉捉虫子就可以了。

  当秋风一阵比一阵冷冽,秋雨一场比一场萧瑟的时候,菜园里所有的蔬菜都被,风霜打蔫了,只有白菜萝卜依然绿油油的,继续生长。初冬时节,菜园里只剩下白菜萝卜还在那里,根高高挺立在枝头的柿子守候着,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今为了生活,离开了家,离开了小菜园,那些月季花依旧开得火热,小菜园却是荒芜了,成了心中的记忆。

菜园小记散文10

  今年中秋,照例是在公婆侍弄的菜园里过的。

  下午三点多,公婆就忙着准备晚上的团圆饭。见插不上手,就帮先生刨花生。扛着锄头,拎着篮子走过菜畦,两旁的蔬菜像在夹道欢迎:碧绿的空心菜、紫色的茄子、红艳艳的辣椒,细长的蛇瓜、袖珍般的西红柿、顶花儿带刺的黄瓜……各色菜蔬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地生长着,热闹又可爱。

  非常喜欢屋顶那架丝瓜,翠色的藤蔓中点缀着金黄的小花,丛中垂下一根根细长的小瓜,微风起,瓜儿牵着藤荡起秋千,给简易的房舍增添无限趣味。

  右手边那两池白荷也特别引人注目。夏天,油碧的荷叶给小池撑起一片阴凉,几朵洁白的荷花羞答答地绽开,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那是这片菜园最亮丽的风景。如今,宽大浑圆的荷叶簇拥着几个成熟的莲蓬,夏日的容颜已去,但仍亭亭净直,风韵犹存。

  公婆都七十多岁了,身体都不好,我们反对他们田间耕作。但他们闲不住,这边栽几棵树,那边种一畦菜;这儿间一片花生,那儿养几只鸡鸭……把菜园整得密密匝匝,生气勃勃的。每当走进菜园,被郁郁葱葱的生灵包裹时,感觉突然走进一方世外桃源。伸手摘下一样样水灵鲜嫩的蔬菜时,总有一种收获的欣悦在心中荡漾。因而渐渐读懂了老人的心思,菜园是老人心中的桃花源。在菜园里,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辛劳,更多的是自豪和愉悦。那就遂老人的心愿吧,还有什么比舒心更好的良药呢?

  暮色渐暗,我们的团圆饭开席了。饭桌搭在屋前的葡萄架下,架上的葡萄早就无影无踪了,叶子也失去了绿色的风采,但仍撑起一片阴凉。晚风拂过,沙沙作响,像自然的风铃奏着欢歌,令人愉悦。儿子喜欢荤食,饭桌上自然摆满了鸡鱼虾肉,却没有月饼。先生一家不喜甜食,中秋自然没有吃月饼的习惯,我只有入乡随俗了。但没有月饼的珍馐无论如何也咀嚼不出中秋的味道,只是感到那盘醋焖鲜藕和清拌黄瓜还比较适合自己的味蕾。脆嫩的白藕、鲜绿的黄瓜,这些浸着公婆汗水无公害的菜品竟是今晚饭桌上的主角!

  饭后收拾好碗筷,独自穿过菜畦。金色的圆月刚刚升起来,还没有光泽,四周黑漆漆的,十分安静。听,蛐蛐在田间弹唱,夜鸟在树中私语,偶尔,还有一两只鸣蛙唱和……清风起,树叶窸窸窣窣拂过菜园,更觉幽静。喜欢这样的夜,喜欢独享这份静谧。喜欢将浮躁的心在这样的夜里过滤,让烦恼、积郁慢慢消融。

  月光渐明,踩着各种菜蔬的影,慢慢踱到邻居家的苹果园。嗅着果香的芬芳,沐浴着秋夜的微凉。儿时月凉如水的中秋夜慢慢浮上脑际,没有山珍海味,没有香槟美酒,几个少的可怜的月饼还是走亲访友的遗产,艳羡地等待母亲分发,细品慢嚼好一阵还舍不得下咽。当淡淡的月光翻过庭院树梢洒落一地时,我们听着父亲口中动听的月宫故事展开剥玉米大战。直熬得眼皮打架也舍不得离开。似乎只有在那样的日子里,父亲才是温和的;也似乎只有在那样的月夜里,天地才是长久的。

  时光载走了少年的欢颜。日渐长大,却渐行渐远,越来越无暇回到家乡,回到那个承载我十多年过往的小村庄了。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辗转漂泊,渐渐找不回儿时中秋的模样。月饼越来越精致,却难以品出记忆中的味道和满足了。忽然想起读高中的儿子下午的问题:“妈妈,今天阴历几月几日?”不禁哑然,至少,中秋在我们童年的岁月中还是珍贵和美好的,而在儿子一代孩子的心里竟是如此混沌。他们不稀罕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月饼,不迷恋朗朗皓空中那轮明月,甚至不屑听我们絮叨那如许美好的月宫故事,只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想像不出,几十年后,他们的记忆中可有中秋的印记?

  这么想着,儿子已高声催回家了。是的,他的作业还没写完,明早却要返校了。此时,月光刚好。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2)

——菜园小记教案

菜园小记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和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放在以小见大,记叙、描写、抒情融合的写法上。

  2.难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散文形敬神不散”这一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肥硕(shuo4〕自给(ji3) 姹紫嫣红(cha4)(yan1)槿(jin3)

  甬(yong3) 稠(chou2)绛紫(jiang4)

  菜畦(qi2)侍弄(shi4)窖(qiao4)

  韭菜(ic) 石窠 涔cen)

  洌(1ie4) 濯(zhuo2)杈(cha4)

  矍烁(jue2 shuo4) 掐(qia1)腌渍(yan1 zi4)

  庶(shu4)抟tuan2)一苔(tai1)

  煦暖(xu4)芜荽(yan2 sui1)茬(cha2)

  2.解释下列词语。

  (1)姹紫嫣红:形容颜色好看。

  (2)繁盛:繁荣兴盛。

  (3)异香:异乎寻常的的香味。

  (4)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5)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好处、长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6)涔涔地:形容泉水不断地流出。

  (7)夜雨剪春韭:见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

  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古酒杯)”。

  (8)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9)西河南阳之寿:(礼记·檀引曾子谓子夏曰。“吾与汝事夫子于

  洙泅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抱朴子):“南阳鄜县山中有甘谷,谷中

  皆菊花,花堕水中,居人饮之多寿,有及一百四五十岁者。”课文指高寿。

  3.(1)粗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中心。

  (2)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吴伯萧(1906)原名吴熙成,曾用笔名山屋,天节荪。山东省莱芜县人。抗战第二年赴延安。曾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科长,张家口华北*中文系副主任,东北大学社科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主编《东北文化),全国*后,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教社副社长,文学讲习所所长,〈文艺学习〉编委,中科院文研所副所长。代表作有〈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吴伯萧曾在延安生活八年之久,亲身参加过大生产运动,据说还是一名纺线能手。对这段生活,他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以此生活写了一组散文,是自己的所见所历,真情实感。

  2.导语

  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外闻名。在抗日战争那艰苦的岁月,为粉碎敌人围困,*向延安军民发出“自力更生”的号召,于是延安军民在党和*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作者曾亲自经历这场伟大的运动并在60年代初期,国家暂时困难时期,高瞻远瞩,以深入开掘,带着对延安大生产运动深切的怀念和珍爱的心情,以小见大地写了一组回忆大生产运动的生活散文,(菜园小记》也是其中的一篇。

  这一组包括本文在内的散文,发表后给当时的全*人民巨大的鼓舞。也标志着吴伯箫散文艺术风格的成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菜园小记)看看作者笔下的菜园那样清新和优美的描写,怎么就能表达那么广与深的思想内容。

  三、正课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和中心。

  讨论,明确。全文以菜园种菜为线索,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子。

  第二部分:(第3至6自然段)菜地概貌。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完)菜地劳动情况和乐趣。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7自然段)写“我们种的那块菜园”的优越条件。

  第二层:(第8至10自然段)写种菜的艰辛与乐趣。(全文重点)

  第三层:(第11至12自然段)写菜、瓜的生长与丰收。

  中心是:课文通过作者对当年在蓝家坪自己动手,开荒种菜的难忘岁月的回忆,生动真切地反映了革命前辈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提问部分把花和菜作用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①突出菜的实用价值,说明种菜比种花更好

  ②表现不尚奢华,追求朴实的观点

  ③定下全文感情基调。

  ④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3.提问:第M部分通过哪些方面写果园反映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面貌?

  讨论,明确。菜园叶果园~花园。对花、果树从品种、形态、颜色、香味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写出了这个园子生气蓬勃、美丽诱人的景色,反映了在这艰苦年代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4.提问:课文第6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作者用意何在?

  讨论,明确。介绍当时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作者的用意是把所记的小事放到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为赋予其革命的战斗内涵提供并取得依据。

  5.提问:读课文、试说说当年延安人的精神生活。

  讨论,明确。课文从三方面谈延安人当年精神生活的“乐趣。”

  ①劳动本身就有无限的乐趣,在刻苦学习和紧张的间隙里种菜,也是很有趣的生活,收获的愉快,更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

  ②劳动使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劳动过程中,很少人为了个人的什么斤斤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真正的幸福,同志友谊,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把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

  ③劳动的过程中,养成了*劳动态度。同志们亲手开荒,种的菜。吃起来格外香甜,也格外珍惜。在延安,跟困难作斗争,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当年最崇高的精神生活,最大的精神欢乐。

  6.提问:“我们种的那块菜地”优越条件中作者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详写的用意何在?

  讨论,明确。略写“土肥地整” ,详写了“水源充足”。详写的用意是他们并不沾大自然的光,反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利用优越自然条件、艰苦劳动,为革命多作贡献。这是他们的“乐”。这就是延安精神。

  7.提问,全文重点是第二层,找一找第8自然段中记叙的内容,表达感情的语句。

  讨论,明确。记叙的内容有①物质准备(积肥)②技术准备(请老农讲课,边做边学种菜、种瓜、种烟、烟菜加工的知识,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有“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到现在我还有深刻的印象’等。

  8.提问;第9段写播种,第10段写管理。作者并没有细写劳动经过,而是重在抒写艰辛劳动中的乐趣,为什么?

  讨论、明确。写播种,写管理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具体细致,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没有细写过程。重在抒发真正的“田园乐趣”,这种乐趣、决非古人消极避世、追求世外桃源之乐,而是在艰苦战争环境中,延安军民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闯渡难关,争取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提问:第三层色彩艳丽突出了瓜菜生长与丰收,想一想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在这里作者主要运用“记叙”的方法,表达了劳动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与上文“真正田园乐趣”相呼应。

  10.提问:本文是“小记”’记的事小吗?为什么?给这种写法起个名称。

  讨论,明确。课文记得是菜园几件小事,事小意义却很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斗争生活,表现了延安“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以小见大”的写法。

  11.提问:课文是怎么把记叙、描写、抒情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讨论,明确。本文写的是种菜的事,在记叙中,对菜园的.概貌,人们的劳动,瓜果的生长与丰收穿插了不少描写。这些描写增加了记叙的真实,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同时在记叙与描写中寄寓“田园乐趣。”这种抒情,显得自然而亲切,十分感人。如在文中有许多叠词的使用如:“伸伸腰”“擦擦汗”“看看苗”是记叙,也是描写,同时明显从中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更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小结

  课文从整体上看,是围绕菜园这条主线来写的,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我们还可以回忆在初二时学过的(记一辆纺车),两篇文章时代背景,创作现实意义相同,今天,随着改革开放步子迈得更大,我们的社会物质条件更加优异,这种环境中,同学们我们仍要继承延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的国家在全社会奔小康的进程中,步子迈得更大。实现目标的时间更短,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填空。

  1、花种得好,___,__可以欣赏.菜种好,___的茎叶,___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______”。

  2、草花不名贵,但长得______,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___,__地到处都是。

  3、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___的萝卜___的茄子,___的辣椒,又__又__的西红柿,真是__,耀眼争光。

  (二)比较下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说明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A.在劳动过程里,很少人为了个人的什么去缁珠必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是真正的幸福。

  B.在劳动过程里,很少有人为了个人的什么去斤斤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是真正的幸福。

  8.菜园小记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

  1.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嫩绿 肥硕瓜菜半年粮

  2.繁茂泼辣 角角落落 密密丝丝

  3.青、紫、红、红、黄、五彩斑斓(二)“很少人说明有一部分人,“很少有人”则几乎没有人,用“很少有人”比“很少的人”数量更少,更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和作者叙述时的感情。“缁珠必敕”生僻,“斤斤计较”通俗,两句子A比B表达更完美。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3)

——语文教案菜园小记

语文教案菜园小记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和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学习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以小见大,记叙、描写、抒情融合的写法上。

  2.难点:领会“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肥硕(shuo4)自给(ji3)姹紫嫣红(cha4)(yan1)槿(jin3)

  甬(y6ng)稠(chou2)绛紫(jian4)

  菜畦(qi2)侍弄(shi4)窖qiao4)

  韭菜(jiu3)石窠(ke1)涔(cen2)

  洌(lie4)濯(zhuo2)权(cha4)

  矍铄(jue2shuo4)掐(qia1)腌渍(yan1zi4)

  庶(shu4)抟(tuan2)苔(tai1)

  煦暖(xu4)芜荽(yan2sui1)茬(cha2)

  2.解释下列词语。

  (1)姹紫嫣红:形容颜色好看。

  (2)繁盛:繁荣兴盛。

  (3)异香:异乎寻常的的香味。

  (4)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5)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好处、长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6)涔涔地:形容泉水不断地流出。

  (7)夜雨剪春韭:见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shang1)(古酒杯)”。

  (8)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9)西河南阳之寿:《礼记·檀弓》曾子谓子夏日。“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抱朴子》:“南阳都县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花堕水中,居人饮之多寿,有及一百四五十岁者。”课文指高寿。

  3.(1)粗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中心。

  (2)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吴伯箫(1906一)原名吴熙成,曾用笔名山屋、天荪。山东省莱芜县人。抗战第二年赴延安。曾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科长,张家口华北*中文系副主任,东北大学社科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主编<东北文化>,全国*后,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教社副社长,文学讲习所所长,<文艺学习>编委,中科院文研所副所长。代表作有<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吴伯箫曾在延安生活八年之久,亲身参加过大生产运动,据说还是一名纺线能手。对这段生活。他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以此生活写了一组散文,是自己的所见所历,真情实感。

  2.导语

  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外闻名。在抗日战争那艰苦的岁月,为粉碎敌人围困,*向延安军民发出“自力更生”的号召,于是延安军民在党和*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作者曾亲自经历这场伟大的运动并在60年代初期,国家暂时困难时期,高瞻远瞩,以深入开掘。带着对延安大生产运动深切的怀念和珍爱的心情,以小见大地写了一组回忆大生产运动的生活散文,<菜园小记>也是其中的一篇。

  这一组包括本文在内的散文,发表后给当时的全*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也标志着吴伯箫散文艺术风格的成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菜园小记>,看看作者笔下的菜园那样清新和优美的描写,怎么就能表达那么广与深的思想内容。

  三、正课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和中心。

  讨论并归纳:全文以菜园种菜为线索,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子。

  第二部分:(第3至6自然段)菜地概貌。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完)菜地劳动情况和乐趣。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第7自然段)写“我们种的那块菜园”的优越条件。第二层:(第8至10自然段)写种菜的艰辛与乐趣。(全文重点)第三层:(第11至12自然段)写菜、瓜的生长与丰收。

  中心是:课文通过作者对当年在蓝家坪自己动手,开荒种菜的难忘岁月的回忆,生动真切地反映了革命前辈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提问:引子部分把花和菜的作用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①突出菜的实用价值,说明种菜比种花更好。②表现不尚奢华,追求朴实的观点。③定下全文感情基调。④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3.提问:第二部分通过哪些方面写果园反映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面貌?

  讨论并归纳:菜园一果园一花园。对花、果树从品种、形态、颜色、香味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写出了这个园子生气蓬勃、美丽诱人的景色,反映了在这艰苦年代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4.提问:课文第6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作者用意何在?

  讨论并归纳:介绍当时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作者的用意是把所记的小事放到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为赋予其革命的战斗内涵提供并取得依据。

  5.提问:读课文、试说说当年延安人的精神生活。

  讨论并归纳:课文从三方面谈延安人当年精神生活的“乐趣。”①劳动本身就有无限的乐趣,在刻苦学习和紧张的间隙里种菜,也是很有趣的生活,收获的愉快,更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②劳动使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劳动过程当中,很少人为了个人的什么斤斤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真正的幸福,同志友谊,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把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③劳动的过程当中,养成了*劳动态度。同志们亲手开荒,种的菜,吃起来格外香甜,也格外珍惜。在延安,跟困难作斗争,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当年最崇高的精神生活,最大的精神欢乐。

  6.提问:“我们种的那块菜地”优越条件中作者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详写的用意何在?

  讨论并归纳:略写“土肥地整”,详写了“水源充足”。详写的用意是他们并不沾大自然的光,反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利用优越自然条件、艰苦劳动,为革命多作贡献。这是他们的“乐”。这就是延安精神。

  7.提问,全文重点是第二层,找一找第8自然段中记叙的内容,表达感情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记叙的内容有①物质准备(积肥)⑦技术准备(请老农讲课,边做边学种菜、种瓜、种烟、烟菜加工的知识,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有“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到现在我还有深刻的印象”等。

  8.提问:第9段写播种,第10段写管理。作者并没有细写劳动经过,而是重在抒写艰辛劳动中的乐趣,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播种,写管理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具体细致,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没有细写过程,重在抒发真正的“田园乐趣”,这种乐趣、决非古人消极避世、追求世外桃源之乐,而是在艰苦战争环境中,延安军民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闯渡难关,争取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提问:第三层色彩艳丽突出了瓜菜生长与丰收,想一想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并归纳:在这里作者主要运用“记叙”的方法,表达了劳动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与上文“真正田园乐趣”相呼应。

  10提问:本文是“小记”记的事小吗?为什么?给这种写法起个名称。

  讨论并归纳:课文记得是菜园几件小事,事小意义却很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斗争生活。表现了延安“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以小见大”的写法。

  11.提问:课文是怎么把记叙、描写、抒情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7.讨论并归纳:本文写的是种菜的事,在记叙中,对菜园的概貌,人们的劳动,瓜果的生长与丰收穿插了不少描写。这些描写增加了记叙的真实,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同时在记叙与描写中寄寓“田园乐趣。”这种抒情,显得自然而亲切,十分感人。如在文中有许多叠词的使用如:“伸伸腰”“擦擦汗”“看看苗”是记叙,也是描写,同时明显从中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更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小结

  课文从整体上看,是围绕菜园这条主线来写的,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我们还可以回忆在初二时学过的《记一辆纺车》,两篇文章时代背景,创作现实意义相同,今天,随着改革开放步子迈得更大,我们的社会物质条件更加优异,这种环境中,同学们我们仍要继承延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的国家在全社会奔小康的进程中,步子迈得更大。实现目标的时间更短,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失去菜园、决定开垦、开垦荒地、垒上石墙、种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粪肥田、菜园丰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及部分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4、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与执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对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教学上的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二、根据自读提示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批注。

  三、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师:为了把“贫瘠的土地”变成“翡翠似的菜园”,父亲都做了些什么?

  预设:

  交流一: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开辟新菜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当时的神情是“诧异”,是“疑惑”。可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的父亲现应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啊!)

  交流二: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起一担柴草回家来。

  (父亲起早贪黑地劳动,一干就是一星期呀!我想,父亲的勤劳肯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用我多说了!)

  交流三: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一个“丢”字,一个“冲”字足以看出父亲很在乎他的菜园,尽管现在下着暴雨,他也要出去看一看。可见,他对这块菜园是如此地热爱。)

  交流四: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多么顽强的父亲呀!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大雨冲毁了菜园,却冲不垮———父亲的决心!)

  交流五: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父亲很自信。只要认准目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交流六:春天到了,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豌豆。没过多久。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同学们,作者这里有一个字用的非常好,“翻”,你们觉得这一“翻”翻掉了什么?(翻掉了父亲的辛苦和努力,翻掉了作者想吃炒豌豆的美梦……)

  那这一“翻”又为以后翻出了什么?(翻出了土地的肥沃,翻出了全家的期盼和希望,翻出了以后全家幸福的生活,翻出了父亲菜园的更好的收成)

  四、探讨课题的含义

  师:现在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将这个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我们的菜园”了吗?(师在题目上打个问号)

  预设:

  这块土地倾注了父亲的爱。

  这块菜园全是父亲的付出。

  父亲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片菜园

  正是因为父亲的精心侍候,才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这个菜园布满了父亲的汗水还有他的心血。没有父亲,也许这个菜园根本就不会出现。

  五、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 (如;执着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六、布置作业

  积累语言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句抄下来、

  板书设计:

  父亲的菜园

  每天早出晚归 不怕苦

  暴雨过后重建 不气馁

  丰收之后肥地 不只顾眼前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

  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重点难点】

  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亲情导入,激*趣

  1、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

  2、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3、(板书课题: 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设计意图: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十分亲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出示提纲,指导自读:

  ⑴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①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 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自学提纲中的方法提示,犹如沙漠中的路标,夜航中的罗盘,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减轻了学生阅读时的负担。

  二、提出疑问,梳理问题

  1、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读第一、二节:

  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3、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4、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5、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6、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⑴ 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⑵ 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⑶ 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资助学习和探究。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

  坚毅:坚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

  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4、讨论感悟,指导理解句子:

  ⑴ 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父亲的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

  ⑵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这块菜地经过父亲的精心伺候后,由原来的贫瘠变得土质肥沃,菜蔬茁壮,与周围荒凉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这正是父亲坚持不懈的成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扫清了感悟体验的障碍。

  四、交流感悟,解决问题

  1、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精神:

  师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动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⑴ 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⑵ 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⑶ 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著的精神,坚忍不拨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3、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4、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5、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6、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7、探究写法;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8、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预设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设计意图: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能化静为动,引导学生讨论,让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挖掘文本中知识、言语、情感等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所悟,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课文的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语言: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赞美爸爸的话。

  【板书设计】

  28父亲的菜园

  山坡开地

  起早贪黑

  精心侍候

  菜蔬茁壮

  四季常青

  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

  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但是,有些教师迷醉于“花样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孩子上起课来“真没劲”。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婴”等8个生字,理解“坚毅”等8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自读自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亲的勤劳、坚毅,领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的言行,感受父亲的品质,巩固“抓言行、悟品质”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领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愚公移山》歌曲视频。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愚公移山》歌曲视频。

  2、组织交流关于寓公移山的知识,谈谈对寓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的感受。

  3、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愚公似的父亲。(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寓公移山的故事耳熟能详。父亲不就是现代版的寓公吗?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中引入新课,为本文的学习定下了基调,也容易激起阅读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1、检查生字词的学习,了解预习情况。(出示三组词语,生读,讲讲自己对三组词语的理解。)

  狰狞 贫瘠 荒凉 坡地

  坚毅 红肿 没有气馁

  诱人 翠绿 碧绿 翡翠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学生自由说、合作说,教师给予点拨。)

  (设计意图:词语的学习不拘泥于掌握生字词,还可以与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结合。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一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传统的方法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经常被忽略。)

  三.回顾“提示”,明确方法

  1、出示单元学习提示与课文学习提示:让我们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读读下面这个发生在父亲身上的故事,想想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如果有兴趣,可以把描写父亲的言行的语句抄下来。(学生读,回顾本单元精读课文“抓言行、悟品质”的学习方法。)

  2、小结:不管是单元学习提示,还是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都再次提示我们,学习写人的文章,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或心理。

  (设计意图:单元连接语和课文前的连接语,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提示我们学习课文的方法,学习时要利用好。特别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更要注意对本单元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温习,才能体现从学习到运用的转化。)

  四.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默读课文,自读自悟。(出示学习要求:仔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父亲品质特点的动作、语言,在边上作批注,写写自己的感想)

  2、交流汇报,质疑问难。

  (1)同桌或前后桌学生交流讨论。

  (2)组织汇报交流学习感受。

  (3)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师生交流解答。

  重点指导交流的句子:

  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垦一块菜地!”

  (对于父亲想在这样荒凉的坡地上开垦一块菜地,我们都很没信心。只有父亲是坚定的。)

  (句子对比:a、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说:“我们去开垦一块菜吧。”

  b、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垦一块菜地!”)

  (找一找句子有什么不一样?分组对比读。明确读课文时,要留意说字前面的提示语,往往提示说话的态度,语气。)

  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父亲起早摸黑地开垦荒地,天天如此,很勤劳。)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5)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 (菁选5篇)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③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①文字幻灯片。

  ②补充阅读材料。

  ●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①(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②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①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②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③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精神

  ①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图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②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交流: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④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占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⑤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路,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探究写法

  ①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②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附录

  两根指头的声音

  包利民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竞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复下来。

  有一次,一个伤残人报告团来作报告,父母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伤残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兴。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时,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

  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指头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讨论理想,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枫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关切下,他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母亲没说什么,默默注视了他一会便转身向门外走。忽然,一枚硬币从母亲手中落到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忙跑过去,把那枚硬币拾起来还给母亲。母亲握着那枚硬币说:孩子,你看,拾起钱两根手指就足够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他对我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两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健全的心!

  再一次看见黎枫的时候,他正用两根手指熟练地操作电脑。我们谈了好久,临别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响指和我再见。是啊,即使上天只给你两根手指,你也可以用它扼住命运的咽喉!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荒凉山坡图)这是什么地方?

  师:对,是山坡。这是一个怎样的山坡呢?(指名回答)

  师:在这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块碧绿的翡翠。(出示图片)那是——(生齐答)《父亲的菜园》(板书课题)

  师:谁来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强调了“父亲”一词,你想提什么问题?

  师: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还有谁想把课题读一读?(生读)

  师:好,你把“菜园”读了重音,你想提什么问题?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看来你们都是爱提问的孩子,等一会儿老师还想看看谁还是爱解决问题的孩子。

  二、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师:同学们,这是课文里出现的生字,你能准确地把它们拼读出来吗?(能)指名读

  师:读得真准确。掌声表扬。我们全班也来读一遍。

  重点分析贫瘠

  指名说意思(不肥沃)瘠的部首是——病字头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师过渡:(出示对比图)同学们,把“荒凉的山坡”变成“翡翠似的菜园”,并不是玩变魔术,说变就能变的,父亲做了许多工作!那么父亲都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开荒填土肥土(板书)

  师:说得对,在开荒、填土、肥土方面,父亲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画出来,写上体会。同学们,现在进行小组内交流。

  师过渡:好,同学们都交流好了。在开垦荒地上,父亲哪些言行最让你感动呢?谁来读一读。(指名)

  2、学生汇报。

  生:句1: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从父亲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同学们,在父亲开垦荒地时,父亲还有哪些言行让你感动呢?

  生:句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师:从“每天天还没亮,直到傍晚才”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这里体会到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板书勤劳)

  师:是的,这是一个勤劳的父亲,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父亲的勤劳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生:句3: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师:请用三角符号划出表示父亲动作的词,

  师: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关于填土,父亲哪些言行最让你感动呢?

  生:回答句子4: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从这句外貌描写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时,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生回答)

  生:执着(板书)

  师:关于肥土,父亲是怎样说的?谁来读一读?

  生:句子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师:这个时候,你又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师:是的,这块地就像父亲的孩子,父亲给予了这个“孩子”足够多的“关爱”和“呵护”,所以才有了我家的菜园(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以父亲的菜园为题了吗?谁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因为没有父亲的坚毅,坚持不懈、勤劳、呵护以及艰辛的付出,开荒、填土、肥土就没有现在的菜园

  师:说的好,本文的作者以父亲的菜园为题。是为了表现了这是一个坚毅、勤劳、执着的父亲,父亲是作者一家人的骄傲(指着板书说)

  四、文本拓展,课外延伸

  1、同学们。如果说母爱是水,那么父爱就是一座山

  2、下面请大家欣赏关于“父亲”的小诗(男女各读一小节,最后一节全班读)

  3、同学们,一个人的言行可以表现出这个人的品质。大家来欣赏一张图片,这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出示图片)

  (出示下一张)这是一个怎样的警察叔叔

  是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可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在堂上本写一写你所了解到的这一个人吧!

  注意,在写的过程中,把这个人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具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父亲的菜园,通过开荒、填土、肥土这几方面写出父亲是一个坚毅、执着、勤劳的人。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面是我们这节课的作业

  五、作业:

  1、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下来。

  2、找些文章与父*读一本书。比如朱自清《背影》、《父亲的半瓶酒》等。

  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肥土,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先让学生借助字词典把课文内容读准确、读通顺。

  2、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的语句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这一个环节按照“画出相关句子—写出体会—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

  3、学生思考:课题为什么父亲的菜园为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4、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一个人的品质,达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坚毅、可怖、贫瘠、诱人、疑惑不解、信心十足”等词语。

  2、读好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去过自家的菜地吗?你家的菜地建在哪儿?如果把菜园建在山坡,你觉得有问题吗?

  2、有一位父亲,把自家的菜园建在山坡上,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这位父亲,怎样在山坡上开辟成菜园的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

  2、出示,朗读词语

  3、选用上面的二、三个词语,来说一、二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三)引读课文,体味变化。

  1、引述: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黄土、荒凉的山坡,开辟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2、引读(出示):

  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3、质疑:

  父亲在“荒凉的山坡”开辟成“翡翠似的菜园”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请认真默读课文的第2至第9自然段,并划出相关的语句。

  (四)细读课文,感悟品质。

  1、自由地默读课文第2至第9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的语句。

  2、师生交流:

  (1)描写父亲“动作”方面的句子:

  ①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②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③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2)描写父亲“语言”方面的句子:

  ①望着我们困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②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③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3、再读(出示):

  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父亲这样的“精心伺候”,是为了什么呢?请读一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五)深读课文,升华主题。

  1、引述: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直到现在,那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

  2、引读最后一节(出示):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3、质疑:课文可以用“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来作题目吗?为什么?

  4、用自己的话,来夸一夸这位父亲。

  (六)作业

  1、读一读:

  写父亲的文章,还有很多,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许地山的《落花生》等,请同学们课外时间找这些书来,好好地读一读。

  板书:

  荒凉的山坡

  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

  我们碧绿的翡翠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及文中的生字理解其组成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重点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韧等品质。

  一、(课前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导入

  1、今天徐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地方(出示菜园图),瞧,我们来到了哪里?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

  3、(出示荒地图)但是,原来这片土地是那么得荒芜。一块如此的荒地怎么会变成一块碧绿的翡翠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及反馈

  ●(出示初读要求)为了更好地体会课文,请你带着上面的要求,先自由读读课文:

  1、试着读准生字、理解新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初读反馈

  1、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出示生字新词):

  ⑴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⑵采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说说哪些生字你会了、哪些词语你理解了。

  ⑶带着刚才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

  2、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出父亲的菜园从“荒凉的山坡”变成了“碧绿的翡翠”,板书:荒地→翡翠)

  出示两幅图:“荒凉的山坡”和“碧绿的翡翠”,引入:那么,父亲身上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在这一块荒地上嵌上了这样一块翡翠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三、体会人物精神

  1、通过自学课文你知道父亲一开始开垦荒地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学生回答,出示: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全家人投去诧异的目光——要知道,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过渡: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开垦荒地的,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提醒提醒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的?

  2、既然父亲下了如此大的决心开垦菜园,那么接下去他要做的就是开垦菜园(引说)。那么,“我”是如何写父亲开垦菜园的呢?请你用笔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学生划这些句子)

  大家划了哪些?(先初步说出几句,不作交流)

  3、同学们找出这么多的句子都是描写父亲开垦菜园时的语言和行动的,那父亲的哪些话语和做法最让你感动呢,请把这样的语段找出来在四人小组里读一读,并且和别人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交流)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合作学习成果,父亲的哪些话语和做法最让你感动呢?

  4、主要讨论以下句子:(其余句子口头交流)

  ●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的人?(学生回答:勤劳、辛苦……)

  是呀,父亲通过整整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终于开出相当于我们两个教室大的黄土地,多么不容易呀。那么就请你读一读,读出你所说的父亲的勤劳。(学生读)

  大家觉得哪些字应该重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勤劳与辛苦呢?(学生说)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读出父亲的勤劳与辛劳。

  万事具备,父亲可以开始开辟新的菜园了,可是……有什么倒霉的事情发生吗?(生说到: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整整一个星期的努力白费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说到父亲的倒霉与不幸。)

  的确,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啊!父亲肯定会非常伤心。

  如果你付出了努力而没有得到回报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自由说。)

  是的,肯定会很伤心,失去信心了,用我们今天新学到的词语说就是非常得“气馁”;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失去信心,那父亲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一下画面,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看到父亲所做的这一幕你的心情会怎样?(生答。)

  是呀,肯定会,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是多么不容易呀。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父亲的坚持我们家终于有了梦寐以求的新菜园,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引说,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疑惑不解呢?那我们来听听父亲怎么说?)

  ●出示: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读了父亲的这席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有疑问说出来一起解决,没疑问引出:那徐老师倒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说“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呢?(学生说)

  评价引出:是呀,因为这块地本来就是贫瘠与荒凉的。

  我们来读一读父亲的话,体会体会父亲当时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说出这一段话的,他当时还可能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四、经过父亲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

  a)学生说,出示两句: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b) 再次出示两幅图,覆盖:“荒凉的山坡”和“父亲的菜园”。看着原先“荒凉的山坡”变成“碧绿的翡翠”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给下列句子补写几句话: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站在菜园边,望着这诱人的翠绿,。

  c)仅出示“父亲的菜园”图,望着荒凉的山坡上那“一片诱人的翠绿”,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是一片复活的土地,在父亲温热的胸膛里涌动的是炽热的情感。你觉得你从父亲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小结

  同学们,徐老师觉得你们的成长过程就像是省略号(出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像文中的父亲那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你可能会因此而感到沮丧,感到不开心(点击悲脸放大)但是,徐老师希望大家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像文中的父亲那样保持自信,以坚强的毅力去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任何问题( 出示“?”),用微笑去面对任何事情,那么最终你也会露出灿烂的笑容。(点击笑脸放大)

《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准备:常规、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亲情导入,激*趣

  1.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

  2.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3.(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设计意图]

  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十分亲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出示提纲,指导自读

  (1)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自学提纲中的方法提示,犹如沙漠中的路标,夜航中的罗盘,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减轻了学生阅读时的负担。

  二、提出疑问,梳理问题

  1.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读第一、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3.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4.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5.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6.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设计意图]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资助学习和探究。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

  坚毅:坚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

  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4.讨论感悟,指导理解句子。

  ①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父亲的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

  ②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这块菜地经过父亲的精心伺候后,由原来的贫瘠变得土质肥沃,菜蔬茁壮,与周围荒凉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这正是父亲坚持不懈的成果。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扫清了感悟体验的障碍。

  四、交流感悟,解决问题

  1.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精神

  师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动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a.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b.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c.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著的精神,坚忍不拨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3.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4.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5.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6.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7.探究写法;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8.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预设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设计意图]

  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能化静为动,引导学生讨论,让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挖掘文本中知识、言语、情感等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所悟,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课文的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语言: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赞美爸爸的话

  【板书设计】:

  28课父亲的菜园

  山坡开地

  起早贪黑

  精心侍候

  菜蔬茁壮

  四季常青

  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

  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但是,有些教师迷醉于“花样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孩子上起课来“真没劲”。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扩展6)

——菜园里教学设计 (菁选2篇)

菜园里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卧钩”和1个偏旁“风字框”。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3、准确、感情朗读儿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词语、儿歌,掌握生字字音,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4、能比较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三)情感目标:1、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知汉字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文字的情感2、通过本课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有关蔬菜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指导写字。

  ( 二)、教学难点:读准“捉”、“卜”、“风”、“藏”、“茄”、“嘴”的音,指导书写“心”、“风”。

  三、【教学准备】

  ( 一)、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2、课前跟随老师去参观菜园、认识蔬菜,了解并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3、带蔬菜及其词卡。

  ( 二)、教师准备 ⑴生字词卡片;⑵九种蔬菜实物及其名称卡片;⑶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激情入课

  上课伊始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卡通人物农民张大爷出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提着装满多种蔬菜瓜果的大篮子一边走一边高喊:一(五)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你们还认识我吗?上次你们到我家照顾不周呀,今天我来看看你们,顺便给你们带点蔬菜。好,我不打扰你们了,好好学习吧。(生:高兴)好。

  (二)、实物引导识记词语、认识生字

  a、发现蔬菜 观察蔬菜 (学生找到蔬菜后,老师引导观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小组交流)

  b、介绍蔬菜认读菜名(学生介绍自己所认识的蔬菜)

  c、在学词中识字、认识新笔画(识写结合)

  课件显示:(1)学生齐读带拼音的词语;(2)学生认读去音节词语;(3)去词语留下7个生字学生认读;(4)显示笔画“卧钩”,学生认读书空。

  d、再读巩固词语(生字)

  指学生认读:相应出示词语中的生字:菜、园、豆、角、萝、卜、心(学生读一个字,老师相机贴一个字在黑板上)----齐读

  (三)、自读儿歌,自主识字

  a、初读课文 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课件显示:(儿歌里面的另外7个生字.“又、捉、迷、藏、嘴、越、风)。(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划生字一边借助音节认读生字)。

  b、检查交流:(相机粘贴这7个字,师正音)

  c、形式多样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14个生字)

  2、“开火车”读

  3、 “图字并茂”法识字(豆、角、菜、园、萝、卜、心这几个字)

  4 “你问我答”法巩固生字(又、捉、迷、藏、嘴、越、风)

  (四)、指导写字

  a、认读—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写字,请打开书96页,看“我会写”这就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菜园里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叫“神舟号”》教学案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胖乎乎的小手教学案例《狐狸和乌鸦》教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乌鸦喝水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导学案《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师:出示这四个字,学生齐读两遍(卜、又、心、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最难写的字)

  b、老师示范

  c、学生描写(学生对照书上田字格中的字,把它们先描再写。(师巡回检查,适时指正评价)

  (五)、再读课文感悟文意巩固生字

  a、自由读文

  b、检查读文—齐读

  c、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d、男、女生比赛读

  e、配乐表演朗读—个性阅读

  课件显示(菜园美丽情景画面---五颜六色的蔬菜画面,配上欣赏性的轻音乐。师生全体起立,自由表演读。)

  (六)、结束语:

  课件显示:张大爷乐呵呵地说:一(5)班的同学们,你们真棒呀,不仅认识了那么多蔬菜,而且还会认会写那么多生字朋友。欢迎你们下次还到我家来做客呀!…….再见

菜园里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也乐于与人交流;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由于学生入学才三个月左右,课堂上容易疲劳,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尽量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读九个词语,学会认识七个生字。

  2、认识笔画卧勾,会写“卜”、“心”2个字

  3、初步熟悉课文,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读词语、学习七个生字,会写“卜”“心”。

  教学难点:

  “心”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的重点。本课的教学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识记生字。在识字教学方面力求做到生字的反复出现,让生字与学生多次见面,让识字教学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要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时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呀?

  2、师:大家喜欢吃的蔬菜可真不少。各种各样的蔬菜里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那你们想认识它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看一看。(师板书课题)

  [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跟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在这样的交流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生读课题,正音

  4、记“菜”和“园”的字形

  A师:谁能想办法记住“菜”和“园”这两个字?

  B比较“园”和“圆”的字形

  师:“园”跟我们学过的圆圆的“圆”有点像,(师出示“圆”)谁能用手来比划一下?谁能给“园”找朋友?

  师:让我们整齐、响亮地读读课题。

  [考虑到很多孩子会把“园”跟“圆”这两个同音字混淆;通过让学生比划“圆”,给“园”找朋友,体会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同时根据学生在给“园”找朋友时把“元”混淆时再出示“元”,教师及时评价*的汉字真有意思,读音一样,表示的意思却各不相同,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汉字的神奇。]

  二、创设情景,认识蔬菜名称:

  1、结合插图认蔬菜的词语:

  A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菜园吧!(点击出示菜园图)小朋友们看一看,菜园里都有哪些蔬菜?(随学生说点击出示相应的词语并注上拼音)

  [出示插图,一方面以此为契机进行说话练习,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出示相应的蔬菜词语,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以红颜色突出。]

  B师:还有两种蔬菜已经被农民伯伯摘下来装到卡车上了,你瞧是什么?(课件出示白菜、豆角)

  [由于图上没有这两种蔬菜,这样处理既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又比较符合情理。]

  2、读书上的蔬菜词语

  A师:其实这些蔬菜名字书上都有了,咱们打开书94页,好好的读读这里的名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拼音来帮忙,开始吧。生自由读。

  3、读注音的词语:

  A开火车读

  师:小朋友都读好了,谁来叫叫这些蔬菜朋友的名字,咱们开火车读吧!

  随机提示难读的字音:两个轻声(子、卜)及心。

  师:角在什么地方经常有看到?(把“角”在字形上做为重点)

  B开火车读--齐读

  [生字教学要突出重点,在字音和字形上都有自己预设的重点,特别是在说到角的时候,学生滔滔不绝老师马上给予评价: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一种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4、读无注音的词语

  师: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课件)

  1、自由读

  师:把这些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对了就举起你的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就来帮帮他开始吧!

  2、指名读(指三名学生,每位学生读一行)

  3、男女同学比赛读

  4、齐读

  师:那现在咱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叫对了,蔬菜宝宝会高兴地跳出来和你们交朋友呢?不过老师会打乱顺序哦,看仔细了。(学生开火车读读对的时候出示蔬菜卡通的图。--

  师:跟蔬菜宝宝都教上了朋友,真开心。

  [从结合课文的插图认识蔬菜名--读读书上的蔬菜词语--读注音的词语--读无注音的词语,有易到难,层次清晰,识字过程非常明显。]

  三、初读儿歌:

  1、师范读儿歌:

  师:蔬菜宝宝的本领可高了,她们还编了一首介绍自己特点的儿歌,打开书95页,听老师来读一读。

  2生自由读

  师:你们想读吗?那好好去读读吧。

  3、指四名生分别读,正音重点指导“萝卜地下捉迷藏”

  4、游戏:我问你答

  师:小朋友这么爱学习,那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我问你答,我来问--什么青青细又长?(生齐声回答)什么身穿绿衣裳……(根据学生答出示课件

  男同学问--女同学答

  5、拍手齐读儿歌:

  师:那现在我们在换一种玩法,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通过游戏的方式既是在儿歌中巩固了生字,读通了儿歌,又是作为课中操,一举两得。]

  四、巩固识字,课外拓展:

  1、师:小朋友们今天认识的这些蔬菜朋友还能做成许多我们爱吃的菜肴呢!课件出示菜肴图片与菜名--青菜炒蘑菇西红柿豆腐汤南瓜饼红烧茄子豆角炒虾米萝卜烧排骨(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2、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指名生说

  师:其实我们要经常吃不同的蔬菜,因为蔬菜里边有我们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这些可都是确保我们身体健康的营养素呢!我们*时可不能偏食哦!

  3、生齐读菜肴名

  师:看来这些美味的菜肴小朋友都喜欢,咱们再一齐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图文结合,学生看到这些美味的菜肴图片都很感兴趣,既是对生字的一种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

  五、写字:

  师:跟蔬菜朋友在一起是多么开心呀,那我们就用自己的小巧手写出漂亮的字送给蔬菜宝宝吧!

  2、出示“卜、心”

  师:这是我们要写的两个生字

  3、指导“卜”

  师:要想写好卜,只要注意写好哪个笔画?指名生说。

  4、重点指导“心”

  A认识卧钩

  师:这里边有一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笔画,你知道它叫什么名称吗?(出示课件,指名读笔画名称)

  B、师:它就好象是一个人抬着头,屈着腿在锻炼身体呢(出示课件用图片进行比较)

  C、师范写卧钩--生书空笔画

  师:怎样才能写好它呢?看老师来写(讲清写字要点: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钩之前要顿一顿再钩。)

  D师范写“心”

  师:卧钩会写了,咱们还要特别注意这三点,现在老师把它请进田字格。(师范写)边写边强调心的第一点靠在横中线在左下格,朝左点,第二个靠着竖中线和横中线在左上格,朝右,第三个在右上格,朝右)

  4、生写字(音乐响)

  师:那现在小朋友打开书96页,把卜和心描一描,再写一个,

  5、展示评讲

  师:小朋友都写好了,咱们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字,你们来说说他哪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师:如果把哪里再修改一下可能会更好。对照他的字,咱们再写1-2个。

  [生字教学中,把“心”作为重点,卧钩的指导通过图片进行直观的比较,学生知道了如何写好卧钩,学生生字写好进行评讲,再让学生对照,再写一个,注重了写字的过程。]

  六、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蔬菜,回家把你喜欢的蔬菜画一幅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今天的收获。

推荐访问:菜园 小记 教学设计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3篇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1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1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