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调研报告4篇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4篇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东营市红色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 近年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东营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文化调研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4篇

篇一: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市红色文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

 近年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东营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不可否认,该市的红色文化建设也存在规划不足、投入少、宣传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亟须仔细研究和努力解决。下一步东营市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即明确总体发展规划、探索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

 关键词:

 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观东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革命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建设状况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省红色文化建设状况调查研

 究”课题组来到了东营市,调研该地的红色文化建设状况。

 东营这座新兴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然而这里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可算作贯穿古今的文化宝地。这里发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红色文化,与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等一起,构成了东营文化的精髓。近年来,东营市着眼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不可否认,东营市的红色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仔细研究和努力解决。本调研报告将分四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东营市红色文化的建设状况:东营市红色文化资源概况、东营市红色文化建设成果、东营市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东营市红色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 东营市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东营是山东省有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延伯真、李耘生、刘子久、耿贞元、颜世彬、延安吉、李竹如等一大批早期共产党人,陈毅、许世友、袁也烈、杨国夫等也在这里战斗过。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东营地区留下

 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牛庄革命烈士祠、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等一大批革命遗址。由中共刘集支部保存下来的《共产党宣言》,是全国最早的中文译本,也是全国唯一一本在农村使用并保存下来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下将分三个部分介绍东营市红色文化资源概况:东营红色人物、东营红色事件和东营红色遗址。

 (一)东营红色人物 东营涌现了很多的红色人物,具有代表性的有颜世彬、延伯真、李耘生、刘良才、刘百贞等。

 广饶县张郭村人颜世彬是山东省最早入党的共产党员之一。1922 年他在法国就加入了华工工会,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 年 1 月任山东省委常委兼青岛市委书记,其间恢复了辖区的多个党组织并将党员迅速发展到 40 余人。大革命失败后,颜世彬领导了青岛日商钟渊纱厂的大罢工,严厉打击了青岛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气焰。1931 年 8 月 19 日,颜世彬因叛徒出卖而遇害。

 同颜世彬一样,广饶县大王镇延集村人延伯真也是山东省最早入党的中共党员之一。他于 1923 年底经王尽美和邓恩铭介绍入党,并于 1925 年 8 月任中共山东

 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委员,其间创立了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光)广(饶)支部。

 广饶县大王镇西李村人李耘生 1924年 2 月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 年 2 月 24 日任济南团地委书记。1927 年 1 月由中共湖北区委派往汉口中共硚口特区任区委书记。1928 年和 1931 年 10 月分别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和中共南京特委书记。1932 年 4 月被捕,6 月 8 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

 刘良才是东营地区第一个农民党员,他是广饶县刘集村人,1925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本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刘集支部,任支部书记。1927 年,中共广饶县特别支部成立,任特支书记。1933 年 7 月 13 日,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敌人将其秘密押至潍县,在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刑讯后,其被国民党以土匪的罪名枪杀于潍县城白浪河畔。

 刘百贞与刘良才一样同为广饶县刘集村人,他于1938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刘百贞从小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儿,走起路来飞快,当地人称其为“飞毛腿”。在“太河惨案”中,他面对突发事变,英勇果断,奋力冲杀,带领尖刀排 30 余人成功脱险。同日军作战时,刘百贞因勇夺敌人的机枪而使日伪军闻声丧胆,受到了杨国夫司令员的亲临抚慰。

 (二)东营红色事件 1924 年 9 月,广饶县就建立了中共寿(光)广(饶)支部,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也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之后,东营先后涌现了中共刘集支部、中共延集支部等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了农村党的事业发展。1925 年,广饶县人刘雨辉、刘子久、延伯真三人将一本由陈望道翻译、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 1920 年 8 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带至刘集村,使其闪耀的真理光芒照在了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中共刘集支部这本《共产党宣言》在 1975年由村民刘世厚捐献政府,是全国唯一一本在农村和农民中流传、使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文献。电影《大火种》等很多文艺作品都是据此改编的。

 中共刘集支部成立后,刘良才组织领导群众开展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斗争,如“觅汉增资”“吃坡”“砸木行”等,其中砸木行影响最大。为反对国民党税收人员的横征暴敛,刘良才发动党组织成员及革命积极分子,在 1930 年农历九月十五的韩桥庙会上,痛打当地收税官,并组织了沿街游行,喊出了革命口号,极大地锻炼了革命队伍,提高了群众觉悟,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清河地委(党委)机关由临淄、邹平、长山一带迁至广饶县央上村,后来长期在牛庄、北隋一带活动。1941 年 8 月垦区解放后,清河区党委、清河区行署、清河军区后勤机关陆续迁入垦区,垦区逐渐成为清河区党的领导中心和清河平原上共产党领导的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有“鲁北小延安”之称。革命的烽火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丧心病狂地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义和庄惨案、小码头惨案等,并野蛮地实施了 21 天的大扫荡。根据地人民面对汹汹来犯的敌人,不畏牺牲,同其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1944 年,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成立辖 40 余个县市、900 多万人口的渤海区,现东营市所辖区域逐渐成为战略区稳固的大后方和机关所在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东营人民形成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在仅有 60 余万人口的东营地区,先后有 3 万余人参军入伍,3000 余人献出了生命。仅解放战争时期,就抽调了 3.1 万人次组成民工团、轮战营等,子弟兵“周家连”“商家连”等有口皆碑;支援前线粮食 17480 余吨;选拔干部 420余名随军南下,参加了开辟和建设新解放区的工作。

 (三)东营红色遗址

 东营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共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82 处,其他遗址 13 处,遗址总数为 95 处。按遗址类别统计,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38 处;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 31 处;革命领导人故居 3处;革命人物故居 1 处;烈士墓 4 处;革命纪念设施18 处。按保护级别统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个。按利用级别统计,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 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 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5 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25 个。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中,保存完好的东营革命遗址以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牛庄烈士祠等为代表,已被开辟为红色旅游景点且有专人维护的有 15 处,约占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总数的 18%;建立了永久性标志的有 32 处,约占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总数的 39%;处于危房状态亟须修缮的有 3 处,约占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总数的 4%;已经拆除、倒塌或湮没的有 32 处,约占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总数的 39%。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和建设工作,新建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延集支部纪念馆、河口区革命烈士陵园、利津县党史国史馆、百年义和纪念馆、三里庄战斗纪念馆、广饶县党性教

 育馆,重建了广饶革命烈士陵园、垦区革命烈士陵园、利津县革命烈士陵园,东营市革命烈士陵园正在建设中。

 二 东营市红色文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建设革命遗址 东营市对现有红色纪念设施加大投入,做好了管理维护工作。这首先体现在对革命旧址的发掘和整理上,如在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其已于 2012 年 1 月营业开馆,截至 2016年 4 月,共接待游客 1500 批 20 万余人次。红色刘集旅游景区已被认定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成为鲁北地区乃至全国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百年义和纪念馆、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牛庄烈士祠等都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县区革命烈士陵园均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口区整理了鲁北行署、义和庄惨案、王集兵工厂等红色文化遗址5 处。利津县依托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利用现有闲置

 房屋,建设了 12 处特色文化展馆,陈设军功章、立功证书及农民自愿捐献的陈旧物品,吸引了广大干部群众参观。每年的清明节、“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传统节日、纪念日前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前来参观,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祭扫烈士墓、开展革命史宣讲、举办红色文物展览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打造文艺精品 东营市深入挖掘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宝藏,着眼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先后创作了许多反映东营革命历史的佳作。三集电视纪录片《世纪珍藏》再现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广饶刘集支部发展壮大的历程,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与山东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国新闻社山东分社等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宣言》,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庆祝建党 90 周年展播的 40 部主旋律电视剧之一,2011 年 7月在中央电视台成功播出。邀请新华社徐锦庚、著名作家铁流创作的报告文学《国家记忆》获全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和全国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16 年主旋律电影《大火种》被列为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庆祝建党 95 周年优秀影视剧展映展览活动

 影片,票房突破 1100 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垦利区组织撰写了《海啸》《八大组》《跟着黄河走》《红荆林》《儿子的海》等多部写实性红色文学。广饶县组织创作的长篇小说“阳河”三部曲《阳河水,清清流》《阳河畔,青青柳》已经出版,第三部《阳河月,照桥头》已完成初稿创作,成为展示地方红色历史文化的精品力作。河口区编排了舞台剧《义和庄惨案》,于 2012 年 9 月 18 日编排完成并在河口区进行了公演,获得山东省电视艺术“牡丹奖”短篇电视剧三等奖。利津县创作排演的大型吕剧《热土》,以“二十一天大扫荡”为历史背景,以革命妈妈郭景林勇救八路军女战士张林为原型进行了再创作;《热土》以郭凤英一家救治和保护八路军女伤员张云为主线展开,分为六场,演出时长 70 分钟。截至目前,已完成公演和汇报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打造文艺精品是一个方面,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扩大红色文化覆盖面是另一个方面。东营市为使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群众性特点,“组织群众演出”,激发庄户剧团和农村文艺骨干积极参与演出,使群众真正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实践主体。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开展“欢乐黄河口”广场群众文化活

 动、“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黄河口文化艺术月”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专门组织文艺团体开展专场演出、举办文艺晚会,更高层面、更高规格地宣传东营红色文化,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东营的红色底蕴。

 (三)出版红色作品 近年来东营市社科联充分发挥社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统筹、整合和协调全市社科力量,加强对全市红色文化的研究挖掘和阐释,切实加大课题规划立项力度,相继立项“东营市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东营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及利用对策研究”等,引导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史料整理、旅游规划等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谋咨询。东营市还充分利用《黄河口社会科学》、“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方网站”、“东营社科界”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媒介开辟红色文化专栏,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地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弘扬红色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

 东营日报社结合东营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革命先烈事迹,策划、刊发过一系列相关新闻报道。譬如,2017 年清明节东营日报社策划了“清明祭英

 烈,共筑中国梦”的专题报道,呼吁市民牢记历史、纪念英烈,引导中小学生诵读红色经典,组织师生到红色旅游景区、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地祭扫、献花等;2016 年由其主办的东营网组织市民开展了“红色刘集一日游”,并拍摄网络宣传片;2015 年抗战胜利 70周年之际,其策划了“我们的抗战”特刊,以 24 个版面详细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的抗战烽火,走村串户挖掘革命前辈的红色记忆。

 多年来东营市各县区充分发掘党史资料,出版发表了大量党史作品,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共东营地方史》《烽烟滚滚唱英雄》《东营党史人物》《红色旅游概...

篇二: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传承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现状,在红色文化保护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党的建设、思想道德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功用。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懂 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 懂 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 懂 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 懂 促进作用。

 关键字 :红色文 懂 化红色教育 懂 传承 正文:

 红色, 懂 是中国革命的颜色,是属于 懂 中华民族的颜色。传承并发 懂 扬红色精神,可以使大家充 懂 分了解党史,坚定信念,积 懂 极维护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懂 的领导,本市省级重点保护 懂 单位 1 个,地(市)级重点 懂 保护单位 2 个,县(市)级 懂重点保护单位 6 个;有省级 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个,地 懂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 7 懂 个,县(市)级爱国主义教 懂 育基地 6 个。全市烈士陵园 懂 占地总面积 71233平方 懂 米,共安葬烈士 946 名, 懂 展出 807 名烈士的事迹合 懂 遗物。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 懂 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 懂 ,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 懂 园的心情————肃穆、感 懂 动。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 懂 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 懂 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 懂 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 懂 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 懂 那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 懂 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 懂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 懂 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 懂 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 懂 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 懂 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 懂 躬,那是充满敬意的充满情 懂 感的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 懂 ,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 懂的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 懂 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 懂 国的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 懂 他们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 懂 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 懂 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 懂 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 懂 、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 懂 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 懂 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汇 懂 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 懂 ,那便是永生。烈士们已经 懂

 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 懂 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 懂 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 懂 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 懂 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懂 ,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 懂 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 懂 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无 懂 数的革命先烈们——您好!

 懂 我们在向您们真诚的瞻仰, 懂 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 懂 学习致敬!

 革命先烈们在战 懂 场上书写了革命的传奇,留 懂 下了传诵千古的著作、诗词 懂 ,而后人们,也用那一部部 懂 感人肺腑的影视、文学作品 懂 和激动人心的歌曲,来纪念 懂 他们的丰功伟业。今年“五 懂 四”运动九十五周年,也是 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 懂 周年,重温峥嵘岁月,让我 懂 们在红色经典的感召下,学 懂 党史,感党恩,团结一心跟 懂 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懂 兴谱写新篇章!在市图书馆 懂 ,多年来收藏的书刊、图片 懂 、挂件、音像出版物(光盘 懂 )等展品,共计 1827 册 懂 (枚),包括经典著作 11 懂 4 册、中共党史 147 册、 懂 党史人物传记 231 册、解 懂 放军史 69 册、新中国史 1 懂 04 册、红色期刊 237 册 懂 、音像制品 426 盘、毛泽 懂 东像章 207 枚以及伟人挂 懂 历、历史画等。有芭蕾舞剧 懂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懂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懂 》、小说《红岩》、《红日 懂 》、被合称为“三红一创, 懂 山青保林”的《青春之歌》 懂 《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懂 、电影《中华儿女》《铁道 懂 游击队》《红色娘子军》, 懂 人物传记《周恩来》《焦裕 懂 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懂 》《东方红》《保卫黄河》 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懂 》《歌唱祖国》《唱支山歌 懂 给党听》(文革前)《党啊 懂 ,亲爱的妈妈》《春天的故 懂 事》《我的祖国》《走进新 懂 时代》等,全都表现了中国 懂 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历史中 懂 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在历 懂 史上,红色书籍影响了一代 懂 代人。

 书中战士们吃苦耐劳 懂 ,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 懂 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 懂 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懂 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 懂 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 懂 ,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 懂 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对他 懂 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 懂 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 懂 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 懂 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无 懂 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 懂 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 懂 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 懂 ,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 懂 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 懂 利。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 懂 ,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 懂 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 懂

 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 懂 拼死一搏,也许他们认为:

 懂 面对自己的人生,唯有拼过 懂 ,才了无遗憾。如果一个人 懂 没有理想,便会对自己的前 懂 途、要走的路感到迷茫,徘 懂 徊不定,成为迷途的羔羊, 懂 在黑暗中消逝。

 作为当代大 懂 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 懂 目标,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 懂 、勇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 懂 弃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 懂 远是无法被击倒的,不会因 懂 中途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 懂 想。理想,是人生的灯塔, 懂 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 懂 这盏明灯的指引,我们才不 懂 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进 懂 的方向。

 在迎接“五四”运 懂 动九十五周年,也是中华人 懂 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的 懂日子里,人们欣喜地看到, 懂 “红色文化春潮涌”,无论 懂 是曾激励了几代人前进的红 懂 色经典,还是新创作、新推 懂 出的红色文化,都受到人们 懂 ,包括年轻人的青睐,也引 懂 发了人们关于如何把红色文 懂 化更好地传承下去的思考。

 懂 当然,传承红色文化,不仅 懂 仅是怀旧,不仅仅是简单重 懂 复前人的劳动,更要与时俱 懂 进、开拓创新。随着时代的 懂 变化,如何让红色文化的核 懂 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懂 相对接,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懂 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结合, 懂 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因此有 懂 专家呼吁,要谨防红色文化 懂 的形式主义化、空壳化,传 懂 承不能老是局限在传统爱国 懂 主义教育的层次上,需要不 懂 断开掘价值新内涵,更加关 懂 注、尊重人性,贴近人的心 懂 灵,要能够给一代又一代人 懂 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 懂 西。针对红色文化传承将面 懂 对的种种问题,我们做了红 懂 色文化传承情况调查问卷, 懂 发放调查问卷1000 份, 懂 面对市区及周边农村不同居 懂 民,共调查市男性居民约 5 懂 20 人,女性约480 人, 懂 其中中共党员约 200 人, 懂 其余多为群众和共青团员。

 懂 调查表反映出以下问题:

 1.了 懂 解红色知识并对红色知识感 懂 兴趣的人群多为在校本科生 懂 、专科生、从事红色教育工 懂 作者及老年人,红色知识存 懂 在局部化、局限化等问题 2.群 懂 众重视红色文化程度不高, 懂 只有约 230 人认为红色文 懂 化在当代社会有重要价值, 懂 大多数公民不重视红色文化 懂 ,不了解红色文化在当今社 懂 会的存在意义 3.宣传红色文化 懂 方式单一,大多是以自主上 懂 网了解或在课堂上了解,导 懂 致

 群众对红色文化了解较少 懂

 4.大多群众参加红色文化普及 懂 活动及红色教育活动较少. 懂

 政治、经济、军事 懂 、文化,是人类历史舞台上 懂 的四大主角。文化是人的精 尔神家园。当今中国社会,正 烈 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续 烈 写辉煌历史,完成民族复兴 烈 ,实现大国崛起,已成为中 烈 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的 烈 一种强烈的愿望。根据调查 烈 结果和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烈 :

  1、要充分发挥 烈 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等大众传 烈 媒的作用。通过网络将红色 烈 文化传播传承,充分利用网 烈 络人群广的特点,鼓励网络 烈 上对红色文化的传播。

 烈 2、有关部门和机构可 烈 以利用电影电视多举办一些 烈 有关于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烈 的文化活动。同时,让红色 烈 文化走进农村和社区,走进 烈 人们大众的心中。让红色精 烈 神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 烈 人们的生活。

  3、 烈 探寻红色遗迹,寻找本地区 烈 的红色遗迹,搜寻红色资料 烈 ,提倡大家关注红色文化。

 烈 同时,针对调研的现状作出 烈 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让红色 烈 遗迹源远流长。

  4 烈 、重视学生的红色文化宣传 烈 和教育。针对儿童,可以制 烈 作易于被孩子接受的反映红 烈 色精神的动画片,多讲一些 烈 适合他们听的红色英雄小故 烈 事,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烈 了解红色文化作品。对于青 烈 年学生,可以开设一些课程 烈 ,让学生们有机会学习红色 烈 文化。

 5、倡导学习红色文 烈 化作品的风气,推荐红色文 烈 化数目,鼓励大家读书,写 烈 心得体会,学习红色作品, 烈 弘扬红色精神。例如,读书 烈 心得交流会以及征文活动等 烈 。

 总结:

 文化越来越成为 烈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烈 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烈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 烈 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 烈 民的热切愿望。在这样的大 烈 背景下,红色文化在中国文 烈 化长河中有着巨大作用。红 烈 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革命精 烈 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烈 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烈 新中国”的历史,激励了一 烈 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 烈 信仰顽强拼搏。

 中国共 烈 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 烈 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 烈 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 烈 神等,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 烈 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 烈 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 烈 柱,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烈 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

 烈 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 烈神、“两弹一星”精神、抗 烈 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 烈 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 烈 得以传承的体现。作为社会 烈 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传承红 烈 色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重视 烈 红色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 烈 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 烈 化,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 烈 党的建设、思想道德和经济 烈 建设等方面的功用。我们责 烈 无旁贷,要做红色文化的传 烈 承者,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烈 的建设者,让星星之火在今 烈 天燎原!

 一代又一代过去了 烈 ,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的重任 烈 又落在了我们这一代肩上, 烈我们要有能力能力唤起红色 烈 文化时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烈 要庄重保证严肃的历史记忆 烈 和反思不完全演变成脱离现 烈 实的怀旧时尚。坚定高举团 烈 旗跟党走的信念,增强对党 烈 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和热 烈 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烈 价值体系,自觉成为中国特 烈 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 烈 可靠接班人。

  调研 烈 活动已经结束,但我们对红 烈 色精神的宣传教育永远不能 烈 结束,让我们牢记历史,展 烈 望未来,以革命精神为指引 烈 ,去努力创造属于我们时代 烈 的辉煌,属于我们民族的辉 烈 煌!

 参考文献 [1] .红色 烈 文化网 [2] .钟利民,曾 烈 敏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烈 浅析 [3] .马强德育视角 烈 下的红色文化内涵与价值利 烈 用 [4] .程东旺黄伟良红 烈 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 烈 能探析

篇三: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7 魅力中国 2018.12摘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为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奠定基础。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调查报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的前后,中国人民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艰辛与困难,正是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才能支持着许多许多的中国儿女积极奋进。红色文化的实质就是:革命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最后的胜利,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无畏的集体主义精神。红色文化自我党创建到今天的这风风雨雨的几十年里,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但是随着近年来,许多外来文化的侵蚀,红色文化慢慢地被模糊了。许多人不能真正地、深刻地领悟红色文化,甚至有些人轻视且遗忘了。红色文化正面临挑战。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情度和看好度正逐年降低。红色文化的可利用性也正逐年降低,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一 研究概述(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在我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客观原因有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熟悉度不够;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情度不够;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看好度不够。但红色文化确实对我们非常重要。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更不应该让它逐步推出我们的生活。于是本次调查选择了一群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度,希望找出最理想的红色文化的传播方法,让红色文化回到人们视线,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文化。(二)调查内容本调查采用的是利用问卷的方式,通过网络媒介手段,将问卷发放给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问卷主要就学生对红色作品的了解度以及普通院校开展红色活动频率与红色基地院校开展活动频率对比等方面做出调查。本调查一共发放问卷 55 份,回收 55 份,其中有效问卷 50 份。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有 26% 的大学生对红色经典了解不足。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依旧会关注红色经典文化。

 图 1 大学生对红色经典文化了解的调查情况从图 2 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个人了解红色经典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影和话剧,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通常这类方式宣传力度够大,画面感强,较为吸引人,第二个原因是这类活动经费充足,制作精良,内容表达更直观。相对知识竞赛,内容抽象,气氛紧张,知识贮备的门槛较高,参与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准备。图 2 大学生了解红色经典文化方式从图 3 以及图 4 中可以看出,有 86% 的大学生就读学校开展过红色主题活动,活动形式较多,但大学生的参与度一般。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观原因,首先学校应该重视红色经典文化的宣扬,在注重本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不能忘记思想教育,不能让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流于形式;其次,学校应该丰富传播红色文化的活动方式,并且做到与时俱进,举办一些有新意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多开展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等文化气息较浓厚的校外活动,不以教室课堂为中心。还可以利用网络,学生现在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而大多数红色活动仍通过海报校刊等纸媒传播。图 3 大学开展红色主题活动的情况调查

 图 4 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情况调查参考文献:[1]饶进,《对闽西大学生红色文化现状的认知调查与思考》,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6-119嘉兴学院重点 SRT 资助项目 , 项目编号是 SRT2017B002关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度的调查报告曹姣 白春苏(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高教论坛】万方数据

篇四: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2 篇

  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一)

  调研时间:20xx 年 x 月 xx 日

  调研地点:校园和公寓

  调研对象:我校部分在校本科生

  调研形式:问卷式

  调研单位:校团委组织部调研中心

  一.调研背景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部分在校本科生的爱国情况,以及对报效祖国的热情,能否更好的完成学业报效国家,校团委组织部调研中心特开展了本次针对在校本科生的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内容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于今年国内突发的种种事件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爱国情况。另一部分是对于大学生以后报效祖国的热情展开的调查,这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和积极性,而且对于在校本科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有很大的帮助。

  二.调研流程

  本次调研采用自编“有关大学生爱国情况的调研问卷”,该问卷经校团委组织部负责老师,以及组织部调研中心干事,反复讨论,审定后编写而成的有效材料。以校团委组织部调研中心为主,联系我校部分学院团委组织部调研组协同完成本次调研。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放问卷共计 400 份,收回 368 份,回收率为 92%,其中有效问卷 368 份。调查了包括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音乐学院、文史学院等 10 个学院,覆盖我校70%的学院。调查对象全部是在校本科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本次调研活动。

  三.调研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完全统计有效问卷中反映出的相关信息,主要以数据形式显示每个选项中被调查着提供的答案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比。其次,用完全归纳法全面总结备选项中提供的相应信息及客观题的回答,运用数据分析法对每个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方法。

  四.调研结果分析

  根据收回的 368 份问卷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被调查者中,男生 148 人,占 40%。女生 220人,占 60%。其中团员 348 人占 94.5%,其中还有 9 人为党员,11 人为群众。

  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调查背景

  峥嵘岁月里,红色文化给了一代又一代人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精神渲染,激发了人们爱国主义热情,在物质生活生活越来越丰裕的今天,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出现了“荒漠”,精神需求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教育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因此,如何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吸收红色文化的精神营养,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赞贤生平事迹简介

  陈赞贤于 1896 年出生在南康东山乡坨圳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就胸怀报国之志,发奋读书,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参加进步学生组织,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热心兴办教育,认为教育可以唤醒民众意识,1918 年创办了东山高等小学,也就是现在的赞贤小学,并亲任校长,培养了一批具有反帝反封建思想的进步学生。1923 年又受聘于南康中区第一小学校长,因办学成绩卓著,被公推为南康教育会副会长。陈赞贤烈士还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各种学生爱国运动。1922 年春,曾赴广西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队,任少校书记。1926 年春在广东省南雄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南康县第一名中共党员。不久,被选为南雄县总工会委员长,领导当地的工人运动。9 月,被任命为南康县县长,负责建立中共南康第一个支部,在全县实行改革腐败旧制的新政策,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被誉为铁面县长。10 月,调任中共赣州特别支部书记,领导赣南十七县的工人运动。11 月,领导成立赣州总工会,并当选为委员长,之后,他发动组织各行业工人大罢工,组织青年干社,创办赣南工农运动训练班,在他的领导下,赣南地区的党组织得到很大了展,工农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当时,国民党在赣州的反动势力,都视陈赞贤为眼中钉。

 1927 年 3 月 6 日晚,陈赞贤烈士不幸被国民党右派的爪牙绑架,逼他签字解散赣州总工会,他铁骨铮铮,义正词严地怒斥,当场被惨杀,年仅 31 岁,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六”惨案,这也是国民党反动派打响反共的第一枪。

  2.陈赞贤烈士墓简介

  陈赞贤(1890~1927 年),字子襄,化名陈博珍,南康东山陀圳(今金鸡镇陀圳村)人。是中国共产党赣南和南康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赣南工人运动的领袖。民国 16 年(1927 年)3 月 6 日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身中 18 弹。武汉、南昌等地举行追悼会,4 月 3 日赣州各界在卫府广场举行追悼大会,会后近万群众举行送殡仪式,由工人纠察队扶灵返乡,安葬在今金鸡镇坪岭村蓝田渡。墓坐东朝西,青砖砌筑,高 2 米,宽 3.6

 米,占地面积约 15 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南康革命烈士纪念碑简介

  南康革命烈士纪念碑地处蓉江镇旭山岭上。1950 年始建,1969 年重修。碑基 49 平方米,碑座边长 2.8 米,通高 12 米,方形,青砖砌成,水泥粉刷。碑南面上端书刻“南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大字。下端刻有碑序。其余三面刻有 816 位烈士英名。四周平地 600 平方米。

  4.赣南“苏区精神”简介

  大革命失败后,进入民主革命阶段最长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如火如荼,遍及全国 12 个省、约 150 个县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即苏区。至上个世纪 30 年代前期,影响甚大的苏区达 13 个,其鼎盛时期的面积共约 40 余万平方公里、辖人口 3000 万,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表现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精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的文脉来说,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 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第二, 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第三, 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开拓进取,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精神状态。

  第四, 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第五, 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

  20xx 年 11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80 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二.调查目的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全国人民在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向新的目标迈进。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使用惯用伎俩,通过种种手段和渠道,加紧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并把重点放在当代的青少年身上,妄想在这一代人身上实现它们的梦想。这一切都严

 重侵袭着青少年一代,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工作。90 后群体作为国家后续知识和力量的储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了解 90 后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现状,对于进行 90 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暑假实践小组于大学生群体组织开展此次关于“江西南康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赣南苏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增强当代青年的爱国意识,从而协助有关部门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本文用于分析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

  1. 南康本地中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

  2. 瞻仰“陈赞贤烈士墓、南康烈士纪念碑”的访问感想。

  四.结果分析

  1.调研背景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问卷:学生对南康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了解程度,校方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及其效果,以及学生对当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想法与建议等。整份问卷以单选(7 小题)、多选(7 小题)以及一道开放式简答题的形式组成,共有十大题。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南康中学随机抽查了学生 86 人。其中男生人数(40 人)占 46.5%,女生人数(46 人)占 53.5%,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回收问卷 86 份,回收率达 100%;有效问卷共有 80 份,有效率达 93%,可见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关注度。

  2.调研结果分析

  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主要分成三个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利用相关资源。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选择“其它”选项的同学所列内容均可归结到第二个方面来。课堂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不是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我们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41.92%的同学选择了“保持中立”,33.68%的同学认为“不是,其他教学形式更重要”,只有 24.40%的同学认为课堂教育最重要,必不可少。不同年级学生的选项与最终的结果也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更看重课堂教育,低年级学生则更

 注重实践活动的熏陶。

  当问及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建设情况时,有 23%的人期待有更好的发展,16%的人认为还有很多不足,31%的人认为有创意,27%的人认为发展较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当地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开展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担任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多投入人力、物力来完善当中的不足。

  大部分同学对当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只有 11%的同学选择了“非常满意”, 26%的同学选择了“一般”。大部分同学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并不了解,当地推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

  3.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当代中学生对待爱国主义存在模糊性。他们一方面受着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经受来自国外的“欧风美雨”的轮番冲击。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往往由于模式陈旧、方法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而受到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对待爱国主义呈现出了模糊性。

  (2)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的态度存在偏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使用,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日益密切起来。这些都削弱了人们的国家与主权意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现在全世界已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民族意识与国家主权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失去了意义。

  (3)学生的多元性特征导致其爱国主义价值取向的削弱。多元化的思想和各种观念的交融与冲突,一方面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生成了自主、竞争、进取、效率等观念。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分辨不清是非,产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危机。爱国主义教育本应在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其作用并未很好地发挥出来。

  (4)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容、方法与途径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目前 90 后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内容缺乏创新,施教者故步自封、照本宣科。由于 90 后对灌输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施教者采用的方式往往是简单的说教式,教育手段单调直接,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不能让受教者满意。

  五.对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简单地沿袭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要解决 90 后爱国主义的诸多问题,就要从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

 面入手,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

  1.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将理论学习作为主渠道

  90 后良好的成长经历导致其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爱国主义情感在国家面对危机的时候最易于培养,比如 90 后青年在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事件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和一切阻碍火炬传递的“藏独”势力做斗争。90 后大学生也并不乏爱国热情,但是他们毕竟不像前辈人经历过受外强欺侮凌辱的凄惨生活,爱国热情并没有完全激发出来,爱国主义意识并没有被完全唤醒,部分人感到爱国主义仅仅是无关紧要的一句口号而已。因此,校方应致力于将理论学习作为提高 90 后爱国主义意识及进行 90 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论讲座等系列活动,弘扬赣南苏区精神,为爱国主义理论学习建立平台,使 90 后从根源上塑造爱国主义情怀。校方应加大爱国主义的宣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同学观看相关节目或新闻报道,丰富课堂教学,不囿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师生多交流系实际,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2)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多渠道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普遍性、科学性、群众性、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理论学习作为主渠道,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多渠道。...

推荐访问: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红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