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10篇

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10篇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XX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 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10篇

篇一: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

 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XX 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区情区况,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开展“XX 网”行动,走出了一条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功能化为优势、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专业化为保障的“党建+社会治理”新路,在全区密布红色网格,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的动能。

 一、XX 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发展

 XX 区现有区域总面积为 X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X 万,下辖 X 个街道(XX)X 个村(社区),是全省街镇行政单元最少的区县。现有基层党组织 X 个,党员 X 名。

 XX 年 5 月,经历了国家级 XX 新区管理体制调整,给XX 基层社会带来两个新变化:一是“农”的特征凸显。XX区将 XX4 个街道划给新区,其中前 X 个均为城市街道,现有的 5 个街道中仅有 XX 一个城市街道,全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 X%,农村地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 X%,涉农村(社区)占村(社区)总数 X%,农村党组织占党组织总数的 X%,街道党员中村(涉农社区)党员,达 X 名,占街道党员比例X%、占全区党员比例 X%。二是“城”的进程加快。大片城市地区被划入新区,虽然大幅减少了 XX 的城市面积,但是反而加快了 XX 主城和桥林新城的开发建设,大量农村土地拆迁,被征地的农民被集中安置在安置小区,由此产生了大型的安置小区片群;与此同时,由于过江隧道、地理区位等因素,XX 街道受到新区辐射最为明显,大批商品房小区开工建设,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XX,给 XX 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 XX 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一是大拆大建引发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城”的进程加快带来的大规模征地拆迁、新城建设、旧城

 改造等工作,使补偿纠纷、涉法涉诉、过度安置等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风险。二是民主合作的社会参与机制尚不成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的形式逐步呈现多样化,公民权益意识不断增长。与此对应,传统街居和单位组织功能削弱,居民参与自治的热情和主动性不足,不关心、不参与、不涉足公众事务和公众利益等现象十分普遍,居民缺乏有效的组织,缺乏解决矛盾纠纷的对话和协商机制。三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公共服务需求迸发产生矛盾。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XX 区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占比迅速提高,空前迸发的公共服务需求对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新机制提出挑战。这种以“流动”为阶段性特征的人口结构,对建立多层次、可持续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新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环境对基层干部带来了新挑战。长期以来,基层干部“走基层”的少了,关心基层发展和群众疾苦的少了,“最后一公里”出现了“断头路”的现象,造成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不能及时贯彻下去,社情民意不能及时搜集上来,群众的急事、难事和烦心事得不到及时处理。

 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XX 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为基础,逐步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主要分为“三步走”。

 1. 第一个阶段:点到面的初步探索 —— “行村制”

 XX 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汤泉街道党工委为着力破解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联系群众不紧密、基层党组织号召力不强等问题,在全街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思想大讨论,经过思维碰撞、总结提炼,以“走村入户、走近群众、走访民情、走进民心”为主题的村干部走村制度应运而生,这便是行村制的雏形。XX 年 3 月,走村制更名为行村制,并在全街 14 个村(社区)推行,行村制要求全体村(社区)干部把居(村)民生病住院、难事急事、红白喜事“三必到”作为基本要求,每周行村入户,现场了解群众诉求、及时收集问题建议,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各类隐患,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XX 年 11 月 10 日,《关于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行村制”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标志着“行村制”在全区范围内正式推行。行村制的产生,改变了过去基层干部散点状、零星式、单一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模式,将“点”上的资源整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面”上的合力,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掌握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

 2. 第二个阶段:条和块的有机融合— —— “党建+ +” 大联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为应对社会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按照“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基本思路,XX 区于 2013年选择两个街道开展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试点。经过两年的摸索践行,基本形成了具有 XX 特色的“大联勤”社会治理工作体系,XX 年在全区正式推行。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提升联勤治理实效,XX 年 XX 区提出“党建+大联勤”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党建和社会治理双向融合、双向促进,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联勤联防、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党建+大联勤”模式主要是以党建为引领,以整合资源为抓手,以网格服务为基础,以发现和处置社会治理中的各类问题为目的,通过运用信息化指挥系统,统筹调度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展联勤巡防、联动指挥、联合执法,促进各类社会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党建+大联勤”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基层社会条条块块的框架壁垒,将基层各方力量资源充分整合、融合、聚合,形成治理合力。

 3. 第三个阶段:网与格的深化实践 —— “X XX 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

 的社会治理体系。XX 年初,XX 区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彰显党建引领优势,创新开展“XX 网”行动,并作为区委书记领办基层党建项目,扎实推进党建+网格化治理。按照“稳定大局、进展有序、治理提效、特色鲜明”的总要求,实施“五强化、五提升”引领工程,形成党组织横向全网格覆盖、纵向全链条贯通的立体化“XX 网”,着力提升队伍专业化、管理智能化、运行社会化和保障法治化,全面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色品牌,旨在为高质量建设“XX 明珠”提供现代化的组织保证。“XX 网”行动是在点面结合的“行村制”和条块融合的“党建+大联勤”的基础上,对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的一次深化实践,以党建引领治理,将党建融入网格。与传统网格不同,“XX网”是以红色网格为基础,以党建力量为支撑,凸显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网格内各类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以小的“格”密布全区大的“网”,共建共享共治,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形成“一核多元、一核多能、一核多效”的治理格局。

 二、“XX 网”行动的主要做法 1.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组织体系综合化。一是推动组织全覆盖。依据全区大联勤综合网格划分,以每个综合

 网格为单位,网格内正式党员达 3 人及以上的,按照“一网格一支部”的要求,单独组建党支部;对不符合成立党支部条件的综合网格,设置党小组,或通过在优秀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中发展党员或安排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健全网格党组织,目前全区已成立网格党支部 221 个,有力推动了党组织在网格上全覆盖。每个网格明确专兼职网格员,并赋予网格员“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网格治安巡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居民服务员”等“六大员”职能,同时健全网格公示、走访等制度,明确网格员巡查事项清单 15 类 84 项。二是延伸治理全链条。网格党支部根据网格内楼栋(村民小组)划分和党员分布情况,以楼栋(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党小组;统一规范样式,普遍开展党员示范户挂牌。完善“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示范户”四级基层治理体系,延伸社会治理全链条,使党建最小单元与基层最小单元在深度融合。三是统筹融合全要素。加强党的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推进“多网合一”,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治安巡查、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等相关部门职能,按准入事项审批要求,统一整合进“一张网”,实现“一网多能、一网兜底”,织密立体化、综合化的全要素“XX 网”。

 2. 强化先锋模范作用,提升队伍建设专业化。一是推行“一肩挑”。积极推行网格支部书记、网格长“一肩挑”,

 其中网格长是中共党员的,原则上由网格长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是非中共党员的,网格党支部书记由网格中党性强、威信高、擅长社会治理、乐于奉献的党员担任。同时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政法、人社、民政、党校、街道等部门单位,加强对网格党员的教育培训,从源头上培养党建工作和治理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专业网格党支部书记。二是落实“双培养”。扩大网格员中的党员比例,注重将非中共党员中善治的优秀网格员培养成党员,将具有党员身份的善治的优秀网格员培养成网格长,激励网格员自觉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今年共发展 24 名网格员入党,2 名优秀网格员培养成网格长,社会治理成效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加强网格员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了南京网格学院 XX 分院,紧贴网格实践需求,组建网格员讲师团队伍,举办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对全区专职网格员开展了多轮轮训。三是培育“红先锋”。为每个网格党支部至少配备 1 名党务工作者,将网格党务工作者培训纳入“明珠学堂”计划中,用活“明珠子学堂”“明珠微学堂”等教育载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党务工作者开展教育培训,在提高党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同步提高落实现代化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为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今年累计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 24 场,其中区级层面 1 场,街道层面 23 场,有效提升了网格党务工作者能力水平,在指导所

 在网格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提升治理实效、夯实战斗堡垒方面发挥了正向作用。

 3. 强化智慧党建引领,提升管理服务智能化。一是完善智慧平台。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和大联勤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将各类城市部件、公共服务、重点人员、自然资源等网格要素集聚在网络系统,加强党建信息和社会治理信息共享,打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机制,着力解决社会治理信息碎片化问题。同时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共治,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发应用大联勤手机客户端,让群众“动”起来,手机客户端建有事件上报、网友互动、联勤资讯和积分奖励等功能模块,其“事件上报”模块,包括上报、定位、受理、处置、反馈、评价等流程,群众可随时拍照上传问题,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大联勤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并及时反馈处置结果。截至目前,客户端共吸纳用户 X 万多名,两年来群众通过客户端上报各类问题 X万余件,为开展社会稳定指数智能化研判分析提供可靠的大数据支撑。二是创新“云上引领”。开展联系群众“云服务”,以村(社区)为单位,以楼栋(村民小组)为单元,建立线上服务群 X 个,重点联系困难户、低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乡土人才、乡贤人士等,坚持每月一问需、每季全覆盖,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用现代化手段加快问题解决。推行精准脱贫“云纪实”,结合区机关挂钩帮扶村(社区),明

 确帮扶对象,每季度开展 1 次结对帮扶,依托“XX 云”智慧党建平台、“阳光扶贫”APP 等,线上实时记录党员精准脱贫情况。增添乡村振兴“云动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合作社”等致富方式,推动当地产业电商化、数字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三是打造高端智库。以区域党建为引领,开放性汇集外力,成立“新华红”党建创新研究院 XX 分院,加强与 XX 新区、南谯区的交流互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先进经验和优质资源,引进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有经验、有作为的党员干部、专家人才等,作为指导我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高端人才,打造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高端智库。比如 XX 街道与 XX 省和县 XX镇、南谯区乌衣镇等五镇开展毗邻党建区域共建项目,围绕组织联建、干群联动、资源联享、矛盾联调、文化联姻、产业联盟 6 个方面深化合作,构筑了区域共治、联动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六街镇在疫情期间强化联防联控,合力抗击疫情,切实筑牢了苏皖边界的“防护墙”。

 4. 强化党群共建共治,提升运行机制社会化。一是建立党群议事协调机制。党群议事会对收集到的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商议,表决通过后,报至村(社区)党组织商定后实施。相关事务在实施前、中、后都要在网格公示栏中进行公示,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晓率,提升社会治理群众满意度。二是建

 立村规民约运行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村规民约,在每个网格醒目位置设立宣传牌,张贴村规民约。鼓励将村规民约改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四字诀”“五言句”,制作成精美的小年历、小手册,发放到群众手中,易于群众理解、便于群众执行,引导群众强化规矩意识,凝聚现代化社会治理合力。三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坚持以网格党支...

篇二: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XX市 XX 区坚持把构建与 XX 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作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将高质量努力体现在强化责任落实、推动转型发展、引领社会治理、筑牢执政基础、激发创业活力等各个方面。

 一、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一)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XX 年,中组部在 XX 召开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印发《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

 社会治理创新——XX 市委加强城市基層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中组部调研报告”),专门总结 XX 经验做法,同时明确要求各区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报告内容,深化实践,进一步探索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把党的领导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实现党领导社会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

 动 (二)推动 X XX 加快建设“三区一基地”,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提出更高要求。XX 将在 2040 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这些城市发展的新形势,给 XX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在提高党群服务的精准性、扩大党在城市的“两个覆盖”、增强党建引领共治和自治的有效性等方面加强实践探索,有效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城市基层党建与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社会治理自我革新紧密结合起来,推动 XX 实现“党城融合”引领产城、学城、创城“三城融合”。

 (三)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提出更高要求。从 XX 年全国社区党建工作会明确提出区域性党建概念,到全市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精神,再到中组部总结推广 XX 经验,十多年来XX 按照市委总体部署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

 层次配置资源、整合优势、激发活力上下功夫,探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较好地应对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所带来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实践力度,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补好短板、拉长长板。

 二、XX 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布局 (一)“ “ 三级联动” ” 构建党建工作的体系。

 。以强化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地位为重点,不断完善“区—街道—居民区”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深化落实市委“1+6”文件,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和奖励以来,将与城市综合管理直接相关的绿化市容、房管等管理力量下沉至街道,健全“街属、街管、街用”等机制,使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精力、有力量、有抓手。扎实推进社区党建“1+2”体制改革,明确在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行政党组统筹协调提高执法效能和管理水平,社区党委推进区域化党建、“两新”党建和居民区党建融合。同时,完善街道党建工作日常运作机制,建立社区党建办、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前后台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从行政化管理模式向窗口化服务模式转变。

 以健全“6+6+X”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机制为重点,不断完善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基本责任、

 重点责任和责任追究内容,确保责任到人、问责到点。建立“年初签约、平时报告、月度交流、季度评议、半年展示、年度测评”工作制度。

 (二)“ “ 三区联动” ” 区域化党建完善了党建工作的平台。着力打造开放式组织平台。牵头区域内 16 家常务理事、20家理事单位,成立 XX 区区域化党建联盟,作为区域化党建总平台,强化区委统筹协调能力。在教育、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12 个街镇建立联盟分会,作为区域化党建联盟的分支机构,建立合作项目机制,合力推动行业发展、社区建设。在 281 个居民区建立“大总支”体制,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方面党员代表任兼职委员,推动区域资源与社区需求对接。

 着力健全常态化联动机制。在区域全面落实“双报到”和“双报告”制度,推动 90%以上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及 2 万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以业缘、趣缘为纽带,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各街道建立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区共建共治机制,与 433 家区域单位签订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区共建协议书,建立巡视联勤、志愿联动、固守接力等工作制度,切实形成了整治合力。在各系统,充分发挥行业分会优势,着力打造“院士名医社区行”“律师咨询送

 到家”等党员志愿行动品牌,推动党员服务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

 (三)党建引领的睦邻家园建设的初步探索奠定了党建工作的基础。着力健全党建引领睦邻家园共治载体机制。在各街镇逐步建立“两委”(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三会”(区域化党建联盟分会、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社区代表会议)组织架构和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着眼充分发挥“两委”“三会”引导多元主体,围绕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问题,有序开展提议、商议、审议、评议等“四议”活动的作用,在五角场街道试点构建“两委三会四议”协商联动一体化机制,通过项目选题共议、工作制度共商、实事方案共审、履责情况共评,密切平台联动,有效汇聚多元主体智慧,形成并推进了“缘聚五角场”白领社区营造等一批共治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加强了党建对社区共治的引领。

 着力加强党建引领下的睦邻家园建设工作。加强党组织对居民区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深化由居民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民警和群众代表等参与的“多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三会”制度等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广泛实践。坚持“支部领导团队、党员融入团队、团队凝聚群众”,强化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引导,使业主委

 员会、各类群众团队、社区网络组织和其他公益性、服务性组织蓬勃发展,成为自治新载体、新力量。

 (四)党建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升级了基层党建的阵地。突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推进实体建设、强化功能建设。全区 12 家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设定为街镇所属科级事业单位,并按辖区内每 250 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落实“一窗一校三室” (独立的接待窗口、社区党校、党代表接待室、党员电教室、书记工作室)要求,指导各街道落实服务场地、区分功能空间。

 (五)“ “ 两新” ”了 党建和网络党建延伸了 X XX 基层党建的领域。建立健全抓“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工作机制,完善部门协同、条块部门联动、党群共推的工作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属地、属资、属业、直属、挂靠式、枢纽式等多种组织隶属方式,推动党支部建在楼上,建在园区商圈里,建到项目团队、产业链上。聚焦推进创智天地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委等职能部门政策支持服务、五角场街道就近落地服务以及科创集团党委联系服务优势,强化条块联动,把握企业初创成长中服务需求变化规律,形成就地服务、就地培育、就地成长、就地公益“四个就地”服务模式,推进组织融合、工作融合、阵地融合、主体融合。

 (六)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为骨干力量培育塑造基层党建的动力。制定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全区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立足优结构、强素质、提地位、激活力,选优配强居民区书记。严格落实进编享编、同工同酬政策,并制定考核激励管理办法等文件,推动队伍规范化建设。构建以初任班、示范班、全员班、基礎班、资质班和短期实践课为内容的“五班一课”培训模式,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机制。通过选派干部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大力推进在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居民区党组织和党员数 250 人以上的居民区党组织配备就业年龄段专职副书记工作,缓解队伍梯队建设、人才储备压力。推进“名书记、优秀书记、新秀书记”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十佳小巷总理”评选活动,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社会公认的鲜明导向。

 三、目前 XX 区党建仍然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深化。通过不断完善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健全和落实“6+6+X”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功能完善的三级联动体系。但另一方面从党建的最终效果上,不仅要完善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还要努力实现从上层着力向基层着力转变,

 从简单粗放向精准发力转变,精细指导、精准施策,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

 (二)党建引领社区参与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不断深化区域化党建联建的机制,已形成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的模式和品牌。但对照中组部和 XX 市委对城市基层党建的要求,在加强社会联结、培育群众自治、引导和动员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健全党建资源下沉机制、探索睦邻共治自治以及项目化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工作制度等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三)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通过实行企业入园手续申办、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接转、企业党组织书记选配和企业党组织建立“四个同步”,依托工商、税务等监管部门,将党组织和党员等党建工作情况纳入企业“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还有不少空白点和盲点,需要探索破解“边建边散”“建而无用”、流于形式等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实践工作中,“两新”组织党组织还面临着部分“有组织无活动”的问题和困惑。

 (四)运用互联网填补党建盲点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XX 区在探索推进互联网党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互联网党建的目标、定位、功能还没有清楚

 准确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互联网是推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对于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组织的整合吸纳是网络党建的重要方面,XX 在考虑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党建的创新探索。

 (五)社会基层工作队伍建设的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XX 持之以恒选优配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但在 XX 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不同代际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和工作能力良莠不齐的问题。个别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出现了待遇落实了,工作没提升的现象。因此,XX 区还需要积极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建设。

 四、加强和改进 XX 区基层党建的方向和路径 (一)未来 XX 区基层党建进一步更新升级的基本方向。整体联动。城市基层党建必须更加注重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开放整合、整体效应。对于 XX 党建工作来说,就要求进一步强调整体联动,特别是在区域化党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三区联动”升级为“三建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强化基层。城市党建的工作重心,说到底就是“一切围着基层想、一切围着基层转、一切围着基层干”。对 XX 区来说,强化基层就意味着要以街道和居民区为重点,理顺体制机制,加强资源保障,推动资源、服务和管理向街道和居民区下沉。开放融合。XX 区在积极贯彻落实市委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形

 成了以“三级联建”“三区联动”“三建融合”为基础的,横向和纵向工作体系完整的开放融合的品牌、理念和机制。下一步XX 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开放融合的理念,推动 XX 党建从社区融合走向街区融合。线上线下。XX 党建未来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探索。一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线上系统,推进党建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二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互联网领域、互联网组织、互联网企业的联系、组织、凝聚和引领。

 (二)未来加强和改进 进 X XX 区基层党建的重点路径。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的“1+2”体制。要继续聚焦街道社区,在深化街道党建“1+2”体制改革,做强街道党工委龙头,引领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共治。要继续强化赋予五项权利、完善准入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做实社区党委,推广“两委三会四议”党建引领共治协商模式,着眼强化机制衔接,推进社区党委委员多元化构成,加强社区党委对社委会的引领,健全联盟街道分会、党代会、社代会制度,完善“项目共商、方案共审、难题共议、结果共评”的协商机制,推动区域化党建、“两新”党建和居民区党建融合发展。

 进一步打造睦邻党建的品牌。要创新睦邻家园党建片区组织设置,以睦邻中心为圆心,以步行 15 分钟可达中心的距离为半径,将全区划分为 50 多个睦邻家园党建片区,吸

 纳片区内驻区单位和居民区党组织建立区域化党建小联盟,让“小居委也有大资源”。要构建睦邻党建片区机制体系。建立睦邻片区—居民区—组团式服务群众网格三级联动机制,依托“一线工作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等机制,为加强党建引领,一体化推进自治共治德治法治提供保障。要做强睦邻家园党建片区的阵地。重点推进睦邻中心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整合队伍力量,设置红色港湾、妇女之家等活动区域,抓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构建睦邻家园共治自治格局。

 推进互联网企业等新兴领域党建。XX 在推进互联网企业党建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如,搭建了条块联动的“创承汇”工作平台,充分发挥街镇的属地优势、职能部门的政策优势和国有企业的市场优势,做到工作共商、服务共推、成效共评、工作...

篇三: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街道 加强 区域化党建工作 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是顺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趋势变化,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实践探索。去年,市委“一号课题”明确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要求新途径,如何把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治理,是区域化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结合近年来 XX 在区域化党建工作方面的探索实践,认真总结成效与不足,并围绕新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提出进一步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若干思考。

 一、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XX 街道位于 XX 区中部,是 XX 商圈的核心区域,辖区内共有 X 个居民区、X 幢楼宇、X 个园区、X 家“两新”组织,常驻人口达到 X 万人。共有社区党组 X 个(其中:居民区党组织 X 个,“两新”党组织 X 个),党员 X 人(其中:

 居民区党员 X 人,“两新”组织党员 X 人)。从 XX 年开始,我们按照市委、区委要求,主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的情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从区域化的视角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统筹谋划,XX 年,市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组织体系、目标任务及相关保障,促使我们不断探索组织全覆盖、工作区域化、活动开放式、管理服务型的区域化党建新局面。几年来,初步形成几点成效:

 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夯实,不断增强党在社会建设管理中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原有“1+3”党委过渡到现在“1+2”党委,始终加强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及区域化党建工作。坚持不懈抓好“两新”党组织组建工作,党建覆盖率达到 X%,基本实现“凡有党员、必有覆盖”。X 家直属“两新”党组织中,有五星级党组织 X 家。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加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充实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干劲。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夯实,使社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凝聚作用得到极大发挥,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精神振奋,自觉把力量凝聚到 XX 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来,不断将服务社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引向深入。

 二是区域化党建服务群众机制和载体有所创新,不断推进党的社会工作从区属走向区域、从社区走向社会。

 。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深化“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形成困难家庭、特殊群体走访帮扶的制度化安排;建立“六个便利”服务联盟,把“关心人、了解人、凝聚人”做进楼宇和园区,建成 X 个 X午餐点;坚持开展“十送”特色项目,加强社区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服务”,真正实现“以服务促进凝聚”的工作目标。探索形成“双结合大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居民区党组织与“两新”党组织结对、“楼宇党建”与“楼组党建”联建,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动、功能互补的活动方式,不断拓展“纺大社情民意气象站”等一批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示范效应。

 三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不断形成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凝聚群众的格局。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组织、党员表彰激励等举措,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发展大局,紧扣中心工作,在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旧区改造、完善公共服务、深化文明创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坚强保障作用。培育、鼓励和支持各类满足群众利益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平台和载体。如,XX 夕阳红读书会、X 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等,逐步满足社区广大群众的各类需求。X 年至今,引导 X 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社会

 管理、矛盾调解、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走出了一条从社区干部服务群众转向群众自我服务的社区治理新路。

 二、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群体构成变化,面对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新挑战,我们清楚的看到,在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以不断推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落地见效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的作用优势有待提升。街道“1+2”党委运作机制不够健全,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的职责还不到位。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和区域化党建工作,仍然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凝聚力工程”分会、社区白领服务中心、张雅玉党建工作事务所等党建平台作用未充分发挥。亟需把不同类型的党建整合起来,盘整党建资源、统筹党建阵地、整合党建队伍,共享党建品牌,形成助推区域化党建的强大合力。

 2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有待拓展。随着楼宇党建、商圈党建等工作的逐步展开,党建工作覆盖面有所扩展,但离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工作目标还有一还定的差距。区域化大党建习惯于老传统、老方法,进一步调

 动社区资源的能力不强,凝聚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活力不够、机制不健全。比如,“双报到”、“双结对大联动”等工作机制的效应不足。

 3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保障支撑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两个作用”发挥还不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单一化、模式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弱化倾向,部分党员责任意识不强,进取精神不足,发挥模范作用不明显。党务工作队伍方面,居民区书记梯队建设的前瞻性还不够,专职党群工作者数量不足、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服务能级不强,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实质性举措,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加以克服和改进。

 三、思考和建议 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才使我们有了进一步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的底气和勇气。按照市委“1+6”文件中提出的“推进区域化党建,提高社区共治水平”的精神,在区委“三建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抓执政基础、抓社区共治、抓惠民实效”这一主线,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运作机制及队伍培育上下功夫,力求形成以区域化党建工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

 1 、突破边界、组织融合,构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的区域化党建主阵地 一是创建“1+2+N” 区域化党建管理体系。“1+2”党委运作机制是市委对原有区域化党建“1+3”组织架构进行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积极探索运作机制,以区域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的思维深化拓展。在此基础上,围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能级,突破组织体制障碍,以社区委员会、“凝聚力工程”学会等为载体,把辖区内居民区、“两新”组织、部队、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驻区单位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阶层凝聚起来,形成街道党工委统领、社区党委牵头、行政党组协同、社区委员会及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1+2+N”区域化党建管理体系。

 。

 二是探索街居两种党建引领社区共治模式。在街道层面,着力打造“双平台、五联动”社区共治模式,充分发挥党建服务中心、社区委员会双平台作用,建立“会议联席、服务联合、活动联动、资源联享、信息联通”5 项机制。依托 XX 商圈白领中心、XX 商圈 XX 商业联盟、雅玉党群工作事务所、凝聚力分会“十送”服务等载体,帮助协调解决楼宇企业和社区群众急难愁问题,提高便民惠企的水平。在居民区层面,全面建立居民区党建“1+5+X”工作模式,即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

 群众团队以及广大党员等共同参与的居民区共治平台,通过“社情民意气象站”等共治平台,推动“事情工商、文明共创、活动共办、难题共解”。

 三是加强党建服务中心建设。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职能定位于区域化党建的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实际工作中,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发挥了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收集分析社情民意,服务“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平台和窗口作用。要进一步拓展服务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探索实行“党员群众点单”、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下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接单的运作模式,做实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工作项目,把党建服务中心真正打造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区域化党建主阵地。

 2 、交叉任职、双向认领,完善优势互补、互助互促的区域化党建新机制 一是 明确“ 交叉任职” 三导主旨。优秀社区工作者和楼宇党群工作者交叉任职工作是“三建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要通过模式的探索、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把党员找出来、聚起来,让党组织活起来、转起来。主要探索三导模式:其一,“引导”,加强工作渗透,引导楼宇内的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凝聚吸纳,促进条件成熟的企业尽快成立党组织。其二,“指导”,加强工作指导,

 帮助“两新”党组织规范运作。重点抓好党员教育管理,规范组织生活、党费收缴以及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等等,努力做到组建一家、规范一家。其三,“主导”,加强培育孵化,通过联合支部等形式,将分散在不同企业的党员组织起来,提高楼宇党建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XX 南丰城共有 8 家独立支部、X 家联合支部;X 名党员,分散在 X 家企业之中)。

 二是健全“ 交叉任职” 四种模式。分别是:党群工作者到居民区任职,担任居民区党总支兼职委员或者党建员,充实基层党组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党建中心工作触角。党群工作者到楼宇任职,担任楼宇联合党组织负责人,负责楼宇党建工作推进,进一步扩大党建覆盖率、影响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到楼宇任职,担任楼宇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增进社区居民与楼宇业主之间的沟通理解,以党建联建推进社区共治。驻区单位到居民区任职,担任兼职党总支委员。X位社区党员民警担任居民区党总支兼职副书记,16 位驻区单位党员担任居民区党总支委员。

 三是完善“ 交叉任职” 五项机制。全覆盖发现机制。打破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以及区域化党建的传统分隔,每名党群工作者都要承担各自对口区域内的所有条线工作。做到三扫:“扫楼宇”、“扫小区”、“扫街面”。针对难度较大的“扫楼宇”,社区发展办每月汇总区域新入驻企业数据,使

 党群工作者“扫楼”更具针对性;探索在楼宇大厅设立党员服务点,建立楼宇联合党组织微信群,加强党员主体意识,发动党员找党员。

 片区化沟通机制。建立责任片区工作例会制度,居民区书记、“两新”组织书记、驻区单位党员、党群工作者每月一会,面对面互通信息、商议工作;核对居民区实有党员人数,并与党建服务中心 CCPM 平台逐一比对,确保了党员信息的真实可靠。增加与驻区单位的交往了解,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共治的内生动力。

 清单式管理机制。梳理 4 大类 24 项日常工作,细化形成责任清单、任务情况及服务清单共 12 份,并采取双向认领的方式,确保落到实处。如,明确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到楼宇任职要落实开放式组织生活、党组织共建结对、公益服务项目认领等 8 项常规任务。

 需求点众筹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提取机制,定期了解社区居民、商务楼宇、驻区单位、青年白领等在内的各主体对象的诉求,做到需求众筹;分类提取需求,以海量多元的信息为基础,提取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共安全、社区工作评估等需求菜单,作为党建服务项目的确定依据。。

 项目化联动机制。以共建共享“乐惠 XX”为目标引领,形成联建联动、教育联动、活动联动、资源联动四大项目化联动机制,通过双向认领的形式,推动区域化党建项目落地。如,利用居民区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组织“两新”、驻区单位党员共同接受教育,开展组织生活,解决了“两新”党组织生

 活单一、规范性不强等问题。又如,通过资源联动,兼职干部牵头促成楼宇、居民区相互提供工作日和双休日错时停车服务,实现了远东国际广场、信息园及周边居民区错峰停车,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三、聚焦力量、服务民生,打造主体多元、共治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 一是积极搭建多样化的党建服务平台。

 。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学会 XX 分会社会动员平台,做实“学会—分会—居民区工作站”三级工作网络,进一步组织动员领域相同、行业相近的会员单位沟通信息、策划项目、互利合作,真正发挥区域性、开放性公共服务作用。着力优化 XX 白领中心、雅玉党群工作事务所服务能级,打造承接党群事务、提供党群服务、创新价值引领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社区党建APP,形成集信息发布、服务介绍、需求征集、意见反馈、在线互动等为一体的党建服务网络平台。

 二是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力量 。突出各类党员的主体作用,坚持开展“三亮”(亮身份、亮特长、亮意愿)活动,通过党员承诺践诺平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让每名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发挥 XX 律师工作室、XX 形象设计工作室、XX 工作室等 X 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优势,定期开展社区专场服务,实现法律、劳动人事、文化服务等进居

 民区、进楼宇,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的良性机制。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通过联系社区活动、接待居民群众等,推动社区“急难愁”问题的解决。做实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探索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公益服务项目运作体系,动员引导各方力量为社区治理献计出力。

 三是积极完善多角度的服务保障制度。

 。以今年居民区“两个换届”工作以及正在推进的社区工作者招录为契机,进一步充实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择优配备居民区和“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加强居民区“班长工程”建设,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配合区层面开展专职党群工作者培训,通过建立一套招聘使用、系统培训、考核激励管理模式,提升能力、增强活力,真正实现党群工作者走得进楼宇、与企业说得上话、能够把党组织建起来、把党员凝聚起来,切实发挥助推区域化党建的积极作用。

篇四: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

 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城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产业业态、新的组织形态、新的阶层群体不断涌现,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提出新的挑战,对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以 XX 省 XX 市XX区为例,就近年來XX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继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

 作格局。城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城市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必须答好的一道时代命题。

 一、XX 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XX 区地处 XX 省 XX 市中心城区,区位优势、人才集聚优势、公共服务优势明显;城市化率相对较高,城镇人口已达 X%,X%的党员和 24%的基层党组织都集中在城区。近年来,XX 区从实际出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搭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平台,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有效推动了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的有机融合。

 (一)以社区大党委 为引领,组织体系日趋完善

 XX 区现有 X 个街道 X 个城市社区,在册党员 X 名,在职党员 X 名。工作中,XX 区坚持着眼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X 个城市社区均安排 1 名区级领导负责联系;同时,给每个社区分别安排 1 个主、副牵头机关单位,与联系社区进行“2+1”结对。近年来,在全面推广街道社区党建成员单位代表会议和社区党员代表会议“两项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社区大党委”新模式,在不改变辖区单位党组织隶属

 关系的情况下,推行“网格支部+综合党委”的组织运行模式,由联系社区分管领导或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社区大党委”书记,辖区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班子成员,以制度形式确定社区党委的牵头作用,实现由过去“依赖个人协调”向现在“依靠制度运转”的转变,既促进了辖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又推动了城市基层党建从“单兵作战”走向“抱团发展”。在两新组织方面,根据地域、产业和行业分布特点,立足“一企一策”“一社一策”,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派驻帮建、挂靠组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在核心商业圈加大党组织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一些社区还改变原来区域设置党组织的单一做法,根据党员志愿、兴趣爱好、职业专长和地域分布,探索以“趣缘、业缘、地缘”模式建立社区下属党组织,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硬件设施得到改善

 加大城市基层党建红色阵地建设力度,突出抓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决策议事、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综合管理、文体活动”等 5 个功能建设和作用发挥,着力打造“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受理、全程代办、按时办结”的多功能、全方位平台。每个社区党委至少设置 1 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 400 平方米。对没有办公、服务群

 众用房或面积缺口较大、没有自有产权房的,通过置换、调配、租赁等方式予以解决。同时,在全区全面推行“开放式党建”,将城区村社、两新党群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错时使用,共学互促,使有限的阵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应。

 (三)以主题党日为依托,党群连心更富实效

 全面开展主题党日“十项规定动作”,把每月 15 日定为社区主题党日,每月下发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持续推行组织集中学习、组织谈心谈话、组织党性体验、组织民情分析、组织承诺践诺、组织公益活动、组织扶贫帮困、举办政治生日、商议重大事项、量化考核评分等“十项规定动作”。目前,XX区坚持城乡互动干群连心,重点打造以“微心愿”“微公益”“微平台”为主题的“微系列”组合活动已同主题党日活动连为一体,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特色品牌。“微心愿”即根据社区需要、居民需求和党员特长,组织社区与共建单位、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联动。推行在职党员结对联系制度,全面开展面对面征集、认领“微心愿”活动。“微公益”即组织党员领岗履职,通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坚持每月一主题,组织在册党员蹲点公益项目,做到定向服务与承诺服务相结合,互助服务与组团服务相结合,重点抓好“小公益”“互利换工”“党员义工广场”等活动。“微平台”即开放“红色驿站”区域性综合平台,积极创建“温馨港湾就业帮

 扶站”“爱心超市”,加强流动党员之家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护理、就业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开展“微系列”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党员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化,使“有困难找身边党员”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四)以区域共治聚合力,整体功能不断拓展

 按照每个社区一年 50 万元的标准全面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财政兜底,每年对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坚持“党建+”引领,传承“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把党小组细化到网格上,着力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网格”的一体化网络服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社区民主化管理、居民自治化议事机制,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的扁平化服务管理体系,较好实现社区大事大家议、网格小事大家办,形成“大事齐上阵、小事共筑墙”的格局。以区域联动为主线,整合警社资源,建立公安民警、单位警务室保安、治安巡逻人员、网格治安员、党员志愿者“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以分类管理为依托,加强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和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分类管理,建立“底数清、信息明、动态准”的数据管理系统,零距离服务社会大众,实现服务群众人性化。

 二、XX 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XX 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虽然探索较早、基础较好,但由于驻区单位多、两新组织大量涌现、矛盾诉求叠加,存在着“小马拉大车”、有效覆盖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工作的整体推进、提档升级。

 (一)“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共建单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少主动性的问题。少数成员单位对社区大党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工作仅仅是被动的听取社区安排,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街道社区存在资源统筹不系统,缺少前瞻性的问题。囿于繁重的具体性、事务性工作,街道社区在日常管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较多,各种志愿服务分散出击,虽然通过共建共管解决了一部分个体问题,但一定程度上仍较难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办大事。三是存在保障机制不完善,缺少约束性的问题。“社区大党委”与共建单位地位不对等,平时更多依靠各成员单位的自觉参与,社区缺乏同这些单位交涉的底气,导致少数社区有责任、没能力,有想法、没办法,工作事倍功半的现象还有存在。

 (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机制

 首先社区在册党员中有一些因国有企业改革而下岗、失业的党员,这些党员尽管已经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城市社区多

 年,但仍有不少人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面对社区党组织这个“家”各种情绪交织,不愿融入。其次各类党员分布情况复杂,同一社区中有常住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还有市区两级以及兄弟县市区的在职党员,增加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再次城市社区基本集中在老城区,建设时间早,社区工作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先天不足”,存在面积狭小、设施陈旧等现状。尽管这些年 XX 区加大了社区硬件设施改造投入力度,但活动场所租用的情况仍然存在,日常办公用房面积仍显不足,要使每个社区活动场所都提档升级,满足各个支部的党员活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新领域新业态党建有待提升

 近年来,XX 区城市社区党建越抓越紧,但对新领域新业态的党建工作研究不够,跟进不快,尤其是对新兴产业党建方面探索不深、系统谋划不足。由于城区顶天立地的新型企业少,处于原始积累的小企业多,这些企业效益不稳定,党员人数少、流动快,业主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于搞好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上,“重企建轻党建”的思想仍较严重,党组织和党员实质作用的发挥还不够明显;在以党建助推社会组织发展上还大有文章可做。

 三、新时代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探讨

 (一)在组织体系上理顺体制机制,条块结合,协调发展

 一是在纵向上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明确三级党组织的职能定位、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建立区委书记抓党建例会和基层党建工作调度制度,完善城区、街道、社区“月会季评年考”三级责任联动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从“软任务”到“硬指标”转变。二是在横向上建立共联共建的工作机制。建立“街道大工委”,以区域化党建模式整合资源、统筹协调、综合指导,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骨干”的五级网格体系,推动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分层次与驻区单位、各类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建立起共建机制,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建立起“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三是研究完善社区兜底管理机制,赋予社区党组织以更大的职能,精准做好楼宇、园区、商圈等党建工作,把新领域新业态、“草根”团体都管起来。

 (二)在运转体系上搭建互动平台,协同参与,精准服务

 着力推进区域化党建,深化街道党建联席会议,通过签署区域化党建共建协议,形成规范的《城市基层党建联系会

 议章程》《年度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工作要点》和《共建共享项目清单》等方式,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主动谋划、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党员服务微站平台,收集群众居民盼望、社区难以完成、在职党员能够提供帮助的服务内容,统筹编制成各类服务项目,采取“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开展服务,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同时,以社区大党委为纽带,吸收在职党员组建 15 分钟党群服务网圈,把服务延伸到居民家庭,推动区、街道两级机关部门从在职党员“进社区”向“在社区”转变,构建“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的新格局,聚力常态化服务。

 (三)在管理方式上树立“ 互联网+ +” 理念,数据管理,常态推进

 坚持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通過大数据分析整理,分领域制定城市基层党组织规范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探索“网格+网络”“网络+物业”“网络+商圈”等共管模式,实现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借助“智慧党建”平台,通过“红色客户端”打造掌上党校;用街头巷尾“二维码”扫出社情民意、码实基层治理。依托手机 APP 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党课”“微交流”“微生活”“微

 视频”“微公益”等载体,将传统化党建模式升级为融合性党建模式,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参加党的各项活动、接受组织管理,使城市党建工作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色、充满时代活力,在一个个社区、一栋栋楼宇、一类类群体中不断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 。

篇五: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县城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城市基层党建是 2022 年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xx 省 xx 州 xx 县城市基层党建紧紧围绕中心任务,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县、乡(镇)、社区三级联动责任机制,搭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平台,有效推动了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有机融合。

 一、根本情况 xx 省 xx 州 xx 地处 xx 省 xx 边陲,下辖 xx 镇 xx 乡,xx 个村,x个城市社区,x 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 xx 万。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县城面积扩大 x 倍,城镇化率提高 xx 个百分点,编制完成了 xx、xx 控制性规划和城区绿地系统,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向城市会聚,各种类型的党员向城区集聚,传统的社区党建工作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顺应开展变化,适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xx 县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效劳功能,先后成立 x 个社区党总支、x 个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x 个工业园区管委会,统筹推进传统党建与工业园区、社区大党建等工作融合,推动组建非公和社会党组 xx 个,党员 x 名,其中功能性党组织 xx 个,有效覆盖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近百家,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效劳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拓展,搭建城市党建网格平台。把效劳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共驻共建、相融共进、群众参与的

 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模式。按照社区网格、xx 工业园区网格、乡镇网格等模式划分城市党建网格,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万名干部进万企〞等活动,参加社区、企业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效劳队、普法宣传志愿者效劳队、文艺宣传志愿者效劳队、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效劳队、巾帼志愿者效劳队等志愿者队伍,构建党建联动共融机制,提升效劳标准。

 (二)落实保障,力促党建阵地达标升级。把阵地达标作为主抓工程,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力度,通过新建、整修等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城区党建办公场所标准化程度。累计投入 x 多万元,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新建、政府划拨、维修改造等形式,新修了兴隆街社区办公楼,整修了 xx 社区、xx 社区办公楼,将原社区临街的 x 多平方米的商业门面改为一门式便民效劳大厅。现在,各社区办公用房都在 x 平方米以上,设立了“八室、一厅、一所、两栏〞,根本实现了社区办公场所标准化、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效劳人性化的目标。在非公企业,以“xx 公司〞为依托,辐射其他企业,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采取资源整合、企业自筹、上级党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在 xx 现代农业、xx 公司集中建设标准化活动场所。

 (三)选育结合,提升党务队伍素质。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社区“两委〞换届,打破地域、身份界限,选优配强社区书记队伍。列支财政资金足额落实社区干部待遇,社区党组织专职成员年均报酬达

 x 万元,办公经费到达 xx 万元。加大从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力度,公开选拔优秀社区书记担任乡镇领导干部,提升干事创业动力。推行“轮职书记〞制度,园区各企业党支部书记分月任职,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为党员上党课、为企业提建议、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实现“两新〞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全覆盖,负责全面指导“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 织覆盖不健全。企业改制过程中,配套措施跟不上,党员管理脱节,局部企业在改制中没有组织部门参加,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没有同步跟上,许多党组织解散后,没有完成正常的党员关系转接,使得局部党员“空挂〞,直到 xx 年经过系统的党组织关系排查后情况才有好转,但仍然有局部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不完全。2022 年,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我县开展了“两新〞组织“百日攻坚行动〞,全县 xx 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 xx 家社会组织,分别结合实际,采取单独组建、挂靠联建等方式集中组建了党组织,覆盖率到达 xx%。但仍然有局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没有组建党组织,覆盖率无法到达 xx%。

 (二)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全县五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 xx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以上的仅 x 人,知识欠缺,学习能力弱,难以满足当前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受公益性岗位用人标准限制,局部人员三年满期就得换人,很多人刚熟悉工作,又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致使人员变动频繁,工作缺乏连续性。“两新〞组织党组织除个别单位外,几乎所有的党务工作者均是兼职,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

 好党建工作。且非公企业受资金、市场等各方面影响较大,人员流转较快,缺乏工作连续性。

 (三)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县城区的党建工作仍然以党组织隶属关系采取纵向式管理,社区党组织与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缺乏横向联系。党员管理有欠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认为自己是“单位人〞,社区党建工作是“份外事〞,不服从社区党组织管理,不愿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下岗党员生活落差大,想法多,不愿参加党组织活动;流动党员流动大,分散性强,参加党组织活动少。非公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平常多是抽下班的“空闲〞时间开展活动,长时间的工作使得工人疲惫不堪,活动效果不显著。

 四、启示与思考 (一)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核心是组 织引领。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根底。我们要从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城市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最广阔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保障是机制健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能否形成,关键看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基层党建组织领导体制。乡镇实行党政领导、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社区实行党员责任区和党员责任岗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社区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广“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效劳〞,建立健全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响、跟踪监督一系列协调解决

 机制。建立社区党建考评机制。对考核评价的目标、内容、标准以及评分依据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研究制定考核细那么,对各社区党建工作进行单独考核。

 (三)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关键是强化效劳。把基层党组织塑造成效劳主体,要切实以“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为抓手,坚持“小型、多样、实用、灵活〞的原那么,不断拓宽效劳领域。通过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打造更专业、更便捷的效劳平台,直接面向辖区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志愿助残、农技推广等“一站式〞效劳,实现效劳就在群众家门口的便利。强化与群众沟通,把“社会人〞变成“组织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同时还要自觉学习并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传递正能量,努力掌握工作主动权。

 (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目标是相融互动。要着力构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双向承诺、双向效劳、双向反响、双向监督〞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教育引导党员有参与的意识、参与的动力和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共驻共建共融的合力。

篇六: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党建调研报告 3 3 篇

 到 近期,根据工作安排,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入到 5 15 个城市社区,采取听介绍、看现场、发问卷、访群众等方式,对如何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一、基本情况

 共 目前,安陆市现有城乡社区共 7 17 个,其中,城市社区5 15 个、农村社区 2 2 个。5 15 个城市社区中,除安棉社区正在筹建外,其它 4 14 个社区均在运行,辖区总人口 4 45234 户、0 143420 人,共有社区干部 1 111 人,社区党员干部 2 92 人,建立党总支 5 15 个、党支部 4 64 个、党小组 6 126 个,社区直管党员 员 5 1745 人,其中:驻区单位 党员 0 480 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 6 86 人,妇女党员 6 316 人,流动党员 126人。社区党员主要由原居民区党员、辖区内改制、破产国有企业党员、复退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个体工商户党员、务工人员党员等构成。

 近几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在一度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区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成效

 自 自 X XX 年社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各 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促使社区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凤凰、李园社区曾先后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蒿桥社区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迎春社区被省政府表彰为“X XX 年度百佳社区居民委员会”。

 一是社区组织设置不断完善。按照“以党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建立党总支 4 14 个、党支部 4 64 个、党小组 6 126 个,员 社区共有直管党员 5 1745 名,全市所有社区中建 立了党员联络服务站和党员活动室,修订完善了《党员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五议五公开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下发了《安陆市社区组织载体建设实施方案》、《社区党组织产生意见》、《社区党支部选举办法》、《社区协商议事会章程》4 4 个规范性文件,广泛开展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结对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为社区党建工作注入了活力。

 二是社区工作条件明显改善。近 3 3 年来,我市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上累计投入 4 314 万元,有效地 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绝大多数社区都配齐了电脑、打印

 机、空调、办公电话、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全市 5 15 个城市社区中有 1 11 个社区都有一定面积自主产权的达 办公和服务设施用房,其中面积最大的凤凰社区达 9 1149 平方米,0 300 平方米以上的有 8 8 个,社区便民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提升。

 市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 5 15 个城市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点 1 21 个,社区图书室藏书万册,“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 4 14 个,居民学校 5 15 个,慈善超市 4 14 个,老年福利服务设施 3 3 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9 2199 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 7 17 个,社 区警务室 5 15 个,民政、劳动、计生、卫生、公安、建设、国土、综治等部门职能,已陆续下放到社区服务窗口,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社区组织活动丰富多彩。各社区党组织以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建立廉政漫画长廊和政务公开栏,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了“文明小区”、“文明楼院”、“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活动,“文明社区”创建、“廉政文化进社区”、“平安法制社区”创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一系列示范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形成了“党建带群建 、群建促党建”的生动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我市社区党建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

 素,突出表现在:

 一是组织凝聚力量退化,党建工作动力小。少数社区党组织班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办法不多,社区党务工作者业务不够熟悉,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紧迫感不强,社区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党员的多种文化需求。并且,由于社区工作涉及综治维稳、计划生育、民政救助、宣传文化、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在繁 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下,社区干部不得不身兼数职,疲于应付。在这些工作中,属于行政职能方面的事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社区干部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开展社区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足够保障,社区党建工作被不自觉地“边缘化”。

 二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干部整体素质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大批下岗职工党员转入了社区,社区党员数量增加,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突现。以安棉社区为例,4 84 名社区党员中,离退休党员 6 56 人,占 67% ,党员的平均年龄达到 0 50 岁,社区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全市 1 111 名 社区干部中 5 45 岁以上的 2 52 人,占总人数 47% ,大专及以上学历 6 46 人,仅占总人数 41% ,社区干部年龄偏大,且中年人多,家庭压力大,难以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社区建设的需要。

 三是党建工作经费弱化,资金投入保障少。全市 1 111 名社区工作人员中,除 5 5 人月工资在 0 1500 元以上外, 96% 的社区干部待遇远远低于当地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水平,且在现行激励机制中,对优秀的社区干部虽然有物质上的奖励,但在干部成长使用、干部离职后的待遇等方面没有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此外,绝大部分社区都没 有经济实体,上级拨款仅能够维持社区干部的基本工资和办公费用,一部分社区还要通过拉赞助或争取辖区单位和企业老板的支持才能保障干部工资待遇和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而经济来源最为困难的富丽、楚跃两个社区活动经费投入少之又少,尤其是楚跃社区党总支李书记今年已”自掏资金”4 4 万元用于发放人员工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严重紧缺,社区工作运转困难。由于没有必要的土地、资金等基本要素,发展社区本级经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通过社区的自身发展,实现自给自足的难度还很大。

 四是阵地设施建设软化,综合服务功能弱。由于社区自身办公经 费紧张,党建活动经费少,对阵地建设投放力量不足,无法支付党员教育所必须购买的学习资料和电教设备等资金,加之办公场所有限,导致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效果欠佳。例如,安棉、中山、富丽、楚跃 4 4 个社区办公用房没有实属产权,现行办公用房面积小,办公设施简陋,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居民的需求。另外,个别社区由于办公硬件设施相对落

 后,缺乏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加之党员流动性大,无法建立起详细的党员电子档案,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时,有些党员根本无法联系上,给社区党员教育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就谈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安陆实情,立足社区建设实际,我市社区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推动社区管理创新”的目标,强化凝聚、服务、管理、维稳“四大功能”,努力提升辖区广大居民幸福指数,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1 1 、强基固本,构建社区党建大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采用“领导办点、单位联点、干部驻点”的办法,以点带面,强化市级领导及各部门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帮促,充分调动和运用社区内的各种,形成党建共抓、文明共创、共享、社区共建的良好氛围。对府城街道要建立单独的 考核体系,把街道党工委从传统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不再过多地参与经济工作,切实转变到履行领导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职责上来。二是要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成立社区“大党委”,广泛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党员代表、党员民警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将辖区内的社区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管理,推行“社区建党委、楼群建小组”做法,

 构建“社区党委居委会党支部楼群院落党小组”“三位一体”区域化党建络,通过召开大党委联席会,共同研究社区存在的困难和难题,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三是要 理顺社区各类组织关系。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担负起领导职责,并支持和保证他们依法、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社区其他组织要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领导下自我运作、自我管理,集中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宏观问题,改善党的领导,从而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分工协作、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2 2 、凝心聚力,构筑社区服务大平台。一是要聚集物力,切实解决好社区党组织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问题,让社区党组织“有地方办事”。要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坚持自建、共建、帮建相结合,添置设施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 推进社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络化建设,确保每个社区都能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便民、利民的积极作用。二是要聚集财力,切实解决好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问题,让社区党组织“有经费办事”。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投入相互补充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单位助一点,自身筹一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要把社区专职工作者人员经费、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建设事业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并随

 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有关部门需要委托社区承担 有关工作任务的,应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申报,实行“准入制”,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落实好人员和经费。党费的使用要适当向社区倾斜,可以设立社区党建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开展党建工作。三是要聚集人力,切实解决好社区人才队伍匮乏的问题,让社区党组织“有激情办事”。继续采用“公推直选”等方式,把党性强、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选进社区党组织班子,并采取从机关派、企事业单位聘、大学毕业生中选、社会上招等方式,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进社区领导班子,提高班子的领导能力; ; 开展大规模社区干部轮训活动,增 强社区干部能力; ;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从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优秀社区干部中定向招考公务员和副科级领导干部,建立健全工资福利定期增长机制,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套有利于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干部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

 3 3 、创新管理,打造社区共建大模式。一是要强化共建责任意识。要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社区共驻共建的实施意见,并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深入宣传共驻共建的目的 和意义,大力营造共驻共建氛围。市委组织部还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督促驻社区

 单位分别与所在的社区签订目标责任书,以契约的形式使共建双方结成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共同体,通过责任落实增强共建动力,使社区党组织的的凝聚力、辐射力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要建立共建长效机制。坚持“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遵循社区主导、共同需要、平等参与、双向互动四条原则,构建横向联系框架,引导辖区内共建单位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三是要丰富共建活动 载体。组织辖区单位从社区群众迫切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积极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咨询、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性共建活动,为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共建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进一步增强共同搞好社区党建的信心和动力,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

 4 4 、群策群力,共建和谐社区大家庭。一是要搞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物质需要。要以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示范建设工程为契机,全面整合社区服务,着力建设“党员幸福之家”、“群众阳光驿站”,使之成为社区党组织服 务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工作平台,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二是要发展社区文化,丰

 富居民群众精神生活。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动员驻区单位和社区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创文明社区。要着力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能力。三是要推进社区民主,尊重居民群众合法权益。社区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员、群众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探索并不断完善重大事项听证协商、社区成员议事会等制度,着力提高社区民主管理水平,并要积极疏通社区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社区基层,保障社区群众安居乐业。

 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党建调研报告(2 2 )

 我县...

篇七: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正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推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期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幅员面积 1452 平方公里,辖 16 个镇 12 个街道,常住人口200 万,是全市经济体量最大、开发平台最多、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全区共有城市社区 131 个,其中社区党委 58 个、社区党总支 50个、社区党支部 23 个,共有党员 11182 人。

 主要做法 (一)“网格化”精细管理。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实行“组织建在网格、党员划入网格、服务进驻网格”,做到贴近群众。

 一是党组织建在网格。将全区划分为 3311 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 10 名左右专兼职人员并建立党小组,社区党员全部编入

 网格,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在网格认领岗位、开展服务、接受监督,构建“小区网格党小组主导、党员示范带动、居民主动参与”的小区党建工作体系,实现联系基层无死角、联系群众全覆盖。

 二是维护稳定在网格。在全区推广“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问一问、记一记”的“六个一”工作法,做到 19 类民情“必到必访”,每年居民入户率 100%,困难群体回访率 100%,做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不出社区,群众安全感指数第三方测评保持 97%以上。

 (二)“网络化”便捷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社区建设,架设起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高速路”。

 一是运用群工系统方便群众。自 2013 年起,在全市率先试点推广应用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对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落实解决“上不过午,下不过夜”,经过 4 年多全面推广应用, 3 万多件棘手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办结率 100%,群众满意率超过 99%。

 二是运用大数据分。

 析帮助群众。着眼于社区党建信息化,研发建立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收录全区人、地、事、物、组织等 5 个方面 500 多类要素信息,实行实时录入、动态更新,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诉求,“对症下药”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

 三是运用电子保姆关爱群众。针对空巢老人的日常护理和紧急求助等难题,部分街道党工委试点实施“电子保姆”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免费为 9000 多名空巢老人提供穿戴式电子设备,实施电子地图 24 小时实时跟踪显示、专人管理和及时回应呼叫,先后帮助找回走失老人 137 人(次),紧急救助老人 69 人(次)。

 (三)“社会化”多元参与。针对社区人手少、群众需求多的实际,整合工、青、妇和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推动社区党建工作。

 一是设立群团服务站。作为群团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区设立群团服务站,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科普学校”“义务维修”“纠纷调解”等志愿活动 500 多次,有力提升了群团组织服务群众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二是推广“爱心银行”。建立并推广“爱心储蓄银行”,通过积分换服务、积分换商品,引导近万名党员和居民志愿者不存现金存爱心,免费提供家政、培训、咨询等爱心服务,在互帮互助中传递正能量。比如**湖街道,2016 年有 45 名党员因积分卡上积分高上了党员明星榜,有 102 人次困难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分,换得了大米、油盐等生活用品。

 三是引入专业社工。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在回兴街道试点开展专业社工进社区,采取“个案+小组+社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解决群众个性化需求,共建立 121 个社工服务个案,组建社工小组69 个,开展大型党员服务活动 164 场次,做到了“个案社工服务项目月月新,常态社区志愿活动周周有”。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

 (一)社区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积极不高。全区城市社区管理的党员主要由离退休人员、农转城人员、退转军人、待业大学生等构成,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一、从业复杂、流动党员较多的特点,党

 组织开展的工作活动往往参与的都是一些年老党员,年轻党员参加活动的较少。甚至有的年轻党员党费都托人代交,学习通过网络自学,一年都与党组织见不了一次面。外来流动党员,不主动与社区党组织联系,不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

 (二)党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支部书记兼职多。目前,社区党组织下属支部书记普遍仅有 50-200 元/月的工作津贴,待遇偏低、不专职,多数社区下属党支部书记由社区专职工作者兼任。另一方面,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有的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缺乏必要的历练,从事基础性党务工作能力不强,在工作中还停留在老思想、老办法上,对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畏难情绪,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

 ( 三)共驻共建不畅 。由于驻辖区单位隶属关系不同、层级高低不一、领域类型不同,各单位间沟通联系渠道不够畅通、共驻共建长效机制不够健全。有的街道同一社区,可能既有市属单位、区属单位,既有厅局级单位,也有处级单位、科级单位;既有机关、学校、医院、国有企业,还有武警部队、非公企业等,相互沟通协调难度较大。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市、区领导干部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和街道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定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情况、活动场所解决情况、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破解社区党建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真正形成领导重视、层层负责、人人参与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加强服务,提高党组织活动针对性。社区党组织要切实以“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为抓手,努力实现由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全面提高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要根据社区各类党员的职业、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对离退休党员,以“引导式教育”为主,引导其消除思想顾虑,发挥其作用和特长。对流动党员,以“跟踪服务”为主,灵活而有效地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对下岗、失业党员,以“帮扶式教育”为主,多为其提供劳动就业信息和渠道,促进他们做转变观念、带头再就业的模范。

 (三)加强保障,推进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配齐配强社区党务工作者,确保社区党建有人抓、有人管。要健全完善“三级基本补助+工龄补助+绩效考核”的待遇体系,稳步提升社区党务工作者待遇。要抓好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把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教育的总体规划,推进社区党务工作者轮训、新任社区党务工作者任职培训,切实提升其做好群众工作和党建工作的能力。

 (四)加强联动,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建议市委统一出台关于开展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的文件,建立社区与驻社区单位间共驻共建的长效机制,从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层层抓好责任落实。探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或社区大党委,由街道驻社区的班子成员兼任联席会召集人或

 大党委书记,将驻社区的相关党组织负责人全部作为成员,共同推进党建工作。条件具备的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可兼任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实现密切关系、推动工作的目的。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双向考核工作机制,对驻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工作情况,由所在社区党组织进行综合评价,纳入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街道对社区年度考核评价,征求驻辖区单位意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篇八: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2经 贸 实 践境外区域中心党建调研报告蒋闻悦(中交二航局海外事业部,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中交二航局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以区域管理模式为先导,按国别及片区组建了区域分公司(办事处),并成立了基层项目党支部。中交二航局海外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国有企业;海外;党建工作近年来,中交二航局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以区域管理模式为先导,按国别及片区组建了区域分公司(办事处),建立属地化发展的运营载体,形成海外事业部、海外区域中心、分(子)公司“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目前共设有七个区域分公司和九个办事处。由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客观原因,目前只有四个区域分公司由分子公司党委下文组建了党支部,另外三个区域分公司及全部办事处均就近依托项目部开展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他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加强海外区域中心的党建工作,适时优化结构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工作机制,可以将企业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区域中心的资源覆盖优势、持续发展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境外党组织发展,为海外项目把握正确方向,打造品牌工程,为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组织保障。目前,得益于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各级党组织对加强海外党建工作日益关注,在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的区域中心,结合海外特点,以规章制度、特色党建、责任到人、文明讲堂为抓手,坚持管理服务、人才培育、员工支持、文化传播四项定位,关注党员意识和安全管理两大重点,落实团队学习、队伍建设、文化融合三项举措,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大国形象维护、企业品牌推广、项目管理推进、海外人才培育、温馨家园创建打造出了公司海外党建工作“六好”法则,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区域中心最初是以跟踪承揽片区内各类项目为目的的排除机构,具有组织架构简单,管理模式扁平,员工数量不多,人事调动频繁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党建工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工作动力不足由于远在海外,区域中心党组织与国内总部的联动联建、氛围感受受到限制,对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高度和重视,对自身要求不高,开展工作和检查工作浮于表面,缺乏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组织生活单一尽管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受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活动缺少统一规划,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导致成效不明显甚至流于形式。第三、党务人员缺乏从目前区域中心的人员配置现状来看,大部分区域中心的书记或党务人员都兼职了较多的其他工作和任务,甚至只是挂名,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党建工作,不少工作仍然依靠上级党委的部署和推动,自主发展的动力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第四、意识形态限制国外的政治、法律、宗教等情况与国内有天壤之别,一些国家反感甚至铭文规定禁止政党活动,党组织的活动只能在下班后小范围开展。此外,生产任务的压力和远离亲人的情绪,也使得职工的情绪产生波动,易受外界影响,一定长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如何在工作中创新境外区域中心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对区域分公司和项目部的调研考察和理论思考,现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第一、及时组建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在组织建设上做到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到那里,党的活动就要开展到那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发挥到那里,区域中心也不例外,可由海外事业部党委和分子公司党委根据区域内项目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及时组建区域中心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区域中心党组织的管理由海外事业部党委和分子公司实行“双重管理”,确保责权挂钩,按责权划分考核权重,掌握有效的管理手段。第二、强化区域协同理念,扩大协同效应1、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党建工作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强化区域党建牵头各项目承上启下的作用,理顺以区域党建的管理体系,构筑区域内老带新,大带小,全体党组织和党建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机制;2、发挥区域党组织的整合能力,同步推进党团工等资源平台建设、使用和完善,将党建资源与团建、工建相结合,扩大服务和教育的范围,提高资源整合度和利用率。第三、强化对区域党建工作的支持和保障1、选派工作能力强的通知担任区域党建工作负责人,培育专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同时选用相关岗位的党员兼职来弥补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2、通过实地检查、网络沟通、发放书籍、组织培训、年度考核等多种方式,督促区域中心党建工作;3、做好文化引领,拓展网上党建文化阵地,建立各区域党建工作信息交流渠道,树立典型,启发思路。第四、建立区域党建标准化模式1、设立标准,形成机制。积极总结境外区域中心开展党建下转第324页

 324经 贸 实 践现在的创业青年的社会经验不足、技术技能不足,现代创业教育和体制不够完善,以及大数据的运作不够完善,造成了现在创业青年创业难,寿命短的局面。因此政府应该召集有经验的成功人士对其进行引导和培训 [3] 。创业者应该具有商业道德意识,养成知行统一、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和遵纪守法的创业精神,才能真正取得成功。(二)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由政府带头,招商引资政府和创业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导致了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落不到实处,另一方面,创业者也由于不知道这些政策而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及时更新信息、发布政策规章,方便访问者查看信息,降低创业者的信息获取成本。(三)重视团队的规范化建设问题威克姆创业模型根据威克姆创业模型特点 [4] ,将创业者作为调节各个要素的重心,管理资源并带领团队实施创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断加强学习,使创业者能够根据机会来集中所需资源,使组织适应机会的变化,进而实现创业成功。(四)政府开展“互联网+”的培训,使创业者们加强对“互联网+”的学习互联网在现代创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网络信息,人们用网络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企业家离不开信息技术,他们利用互联网模式将传统行业整合规划。政府可以通过开展“互联网+”的宣传与培训,使该市的创业者们了解“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助推创业浪潮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发展环境,构建创业创新联动机制,完善"互联网+"及互联网创业的融资体系、教育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传统创业模式与新型网络信息的深度融合六、结语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如今利用互联网创业早已成为热潮,并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相较于某些传统产业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停滞、衰退,互联网创业被认为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与消费、激发社会活力的“新引擎”。而从目前来看,毕节市青年创业在这方面认识和运用不足,反应出的机遇和挑战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面临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参考文献:[1]曹文宏. “双创”背景下当前青年创业问题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6,04[2]秦如培. 科学发展“毕节模式”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2012,09[3]刘国栋. 大学生创业道德教育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4]伍康钦. 新常态下青年创业常态化的理性反思[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1作者简介:蔡芳(1998-),女,汉族,贵州毕节人,本科生,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王钰荣,何春龙,王艳,刘鹏:西南民族大学。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借鉴业内单位好的做法,加大对境外区域中心党建工作的研究力度,并固化为理论成果,尤其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境外区域中心党建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例如建立与区域中心党组织相配套的区域党建工作策划书模板。2、注重交流,互相学习。上级党组织要定期对区域中心的党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并组织各区域中心将开展的各项活动、创新办法、实施载体、促进生产的做法和成果展示出来,进一步启发各区域中心党组织的工作思路;3、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采取在相对成熟的区域中心试点新举措的办法,不断在过程中丰富经验,探索创新,进而在区域内推广并逐步覆盖至公司海外全范围,努力打造公司海外党建品牌。第五、加强党建人才培养和交流1、健全境外党务人才的选拔机制。建立境外党务人才库和党员信息库,通过调派、竞争上岗等形式,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充实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中;2、强调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进行境外区域中心和项目部人员配置的同时,充分考虑其知识机构、工作风格、性格特点等因素,尽量选派综合素质强,觉悟高的员工到海外,为境外党建人才储备力量;3、健全党务人员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通过挂职交流、结对共建等方法,提高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新形势下开展境外区域中心的党建工作,不仅仅是挂牌下文那样简单,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每一个区域中心的特点,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寻找到适合企业发展新要求的途径和办法。参考文献:[1]区域化经营的“聚焦”战略[J]. 曾鹏. 施工企业管理. 2012(10)[2]人才区域化管理的嬗变[J]. 沈妙言,郁爱定. 施工企业管理. 2011(05)[3]区域化死结如何解[J]. 梁磊. 施工企业管理. 2011(09)[4]项目团组织发展现状与区域化团建研究[J]. 郑杰,王芸芸,罗霜,张俊杰,祁红鹏. 管理观察. 2018(03)[5]区域化党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为例[J]. 陈竹君,胡燕. 改革与开放. 2015(21)[6]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探析[J]. 程光安. 党政论坛. 2016(06)[7]深化区域化党建实践 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睦邻党建”为例[J]. 程光安.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4)[8]高校与驻地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思考[J]. 李方裕. 湘潮(下半月). 2015(01)[9]区域化党建协同创新推进基层善治[J]. 康培培,周星亮,韩冰曦. 人民论坛. 2015(04)[10]城市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有益探索[J]. 谢忠平. 党政论坛. 2015(06)作者简介:蒋闻悦(1983—),女,汉,籍贯:重庆,职务: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学历:本科,单位:中交二航局海外事业部,研究方向:党建。上接第322页

篇九: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严密党在城市基层组织的组织体系,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组织的组织体系的核心,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为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这一问题,“强信念、促担当”某某先锋第八小组结合某某区实际,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研讨、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对我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结合调研情况,分析了当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乡镇某个,下辖城市社区某个,其中成立社区党总支部某个,社区党支部某个。社区“两委”干部某人,党员共某名,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某名,大专学历某名,大学学历某名,研究生学历某名。少数民族党员某名,35 岁以下党员某名,35-50 岁党员某名,50 至 60 岁某名,60 岁以上某名。社区党员主要由本地居民党员和离退休党员以及外来候鸟党员组成。

 二、主要做法

 (一)组 织保障,配强社区干部队伍

 建立社区干部待遇逐年提高机制,连续 10 年提高社区干部待遇。20 某某年起,我区城市社区书记、主任待遇已参照公务员工资标准提高某元/月,社区副职达到达到某元/月,其他全额补贴干部达到某元,享受五险一金。落实城市社区党组织某万元的为民服务专项经费,根据社区居民人口数落实每个社区办公经费某万元以上。

 20 某某年换届以来,进一步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近年来持续招聘社区党建组织员,目前,社区党建组织员总数为某名,其中某个社区配备社区党建组织员某名以上。

 (二)夯实基础,全面推进社区“大党委”建 设

 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思路,某某区全面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推动社区与驻区单位各项工作力量和服务资源深度融合,打造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社区“大党委”的建设,进一步统筹和调动各级资源,汇聚红色力量,促进党建优质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提升资源的集约化和利用率水平,切实增强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质效,为建设现代活力宜居幸福新某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例如,贵兴社区“1+6+N”党建模式,构建党组织+物业企业联盟+驻区单位联盟+非公企业联盟+社会组织联盟+少数民族联盟“一核六联”格局,充分发

 挥贵兴社区的纽带作用,凝聚某个社会组织、某家驻区机关事业单位、某家物业服务企业、某个小区业主委员会、某家非公企业、某个民族某名少数民族群众的力量,共同为贵兴的集体经济发展、法治广场建设、营商环境等事业出谋献策。截至目前,全区社区“大党委”覆盖率达 100%。

 (三)立足创新,开创住宅小区治理新格局

 将城市基层党组织从以社区为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向下延伸,抓实党建这个载体,把党组织建立在小区上,走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支点作用,努力实现基层治理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开创住宅小区“党建+政务+警务+企务+志愿服务”五位一体基层治理新格局。20 某某年以来,某某区银滩镇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通过不断健全组织、推动警地合作,强化物业责任,创新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措施,开创住宅小区“党建+政务+警务+企务+志愿服务”五位一体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成立网格化管理+红色物业,搭建社区、物业、居民的红色桥梁。通过建立党组织,激活“红色细胞”,增强物业服务意识;推动“红色引领”,传递党的声音,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打造“红色平台”,密切党群关系,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百米”。为了实现社区日常工作的垂直化和日常化,贵兴

 社区把工作深度地嵌入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当中。以住宅小区为单位,划分了某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了网格管理员,肩负起工作联络员的职责,搭建起向小区垂直延伸的服务网络。同时,为了加强物业管理,整治“三无”小区,分别在耀海明都、宝来居、龙珠新村某个住宅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安排支部成员或业主担任网格员,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彰显“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

 创建“红色管家联盟”党建品牌。促进物业公司、小区之间资源互通,互相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协调解决居民投诉,协助居委会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区域化党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共赢、共促发展”的新局面。银滩镇创建海兴社区“红色管家联盟”党建品牌。海兴社区通过实施“五六七工作法”,统筹某个物业公司、某个条件成熟的小区,选择天赐良园和嘉盛名都建立站点,实现支部联建、政企联合、党群联心,推动全领域党建发展。

 (四)提升形象,扎实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20 某某年某月以来,某某区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活动场所建设经费投入,致力于打造一批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其中侨港镇侨中社区党支部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本着资源互补、共建共享原则,整合团委、妇联、民政、残联、社工、图书馆、物业等部门资源,突出服务功能,在侨安小区建设北海

 市首个专为归侨侨眷服务的“侨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侨之家党群服务中心室内面积某平米,室外场地某平方米以上,设置了某个功能区,打造集政务服务、党员教育、助老爱老、亲子教育、关心青少年儿童、和谐家庭、侨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美食讲堂等服务为一体的、具有侨港特色的“红色温馨家园”。

 三、存在问题

 (一)社区管理工作与社区快速发展步伐的 不相适应

 20 某某年我区的多个社区才被定性为城市社区,且多个社区为新建社区,社区干部多为之前村干部,甚至一些没有社区管理工作经验,对于如何抓社区工作一知半解甚至还是沿用村庄管理的方法。

 另外,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每年某万元,但是在经费使用上思想不够解放,方式不够灵活,我市对经费使用采取的是“准许制”,而非“负面清单制”,制约了经费的灵活使用,而且审批程序较为复杂,使得社区干部使用经费的积极性不高,担心用错被问责。

 (二)社区干部业务水平与管理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区社区“两委”干部共某名,其中高中以下学历某名,占某%,大专学历某名,占某%,大学以上学历某名,占某%。社区党建组织员共某名,均为大学以上学历。其次,在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开展基层治理等方面

 存在明显差距,对社会组织培育孵化还处于探索阶段,重视力度不够,服务群众仍然单靠社区党组织,人员力量和专业水平明显不足。

 (三)互联网党建工作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我市对“互联网+党建”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仅仅是把“互联网+”党建理解为“党建+互联网”,把平台载体简单看成宣传载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用“互联网+”的思维思考解决党建工作难题,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应用相差甚远,落后于时代发展。“互联网+”党建服务与干部、党员、人才工作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在线上线下结合、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延伸等方面仍需加强。如,我市的“农事网通”“阳光红页”互联网党建品牌作用发挥还不够理想,还存在使用率低、系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同时,我们的互联网+党建统筹不够,存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专项开发手机党建软件,党员需同时操作下载安装、操作同一业务的不同软件,在不同软件上都需要进行签到、打卡、学习等。

 (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创新与实效性

 部分党支部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上级布置的党建工作任务,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自身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创新活动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不够深入,缺乏目的性,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五)要素保障不充分,局限了小区党组织政治服务功能的发挥

 一是书记难选育。小区党组织中,在册党员多为退休党员,整体年龄偏大,在职党员时间精力不够,选任一名好书记“可遇而不可求”。党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日常办公“捉襟见肘”,服务群众“有心无力”。二是阵地难落实。党组织办公场所未纳入小区建设公共用房整体规划,部分小区党组织办公靠借用、租用物管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工作用房,服务党员群众没有固定场地和配套设施。

 (六)驻区单位共建作用发挥不好

 社区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统筹和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和服务性活动开展不够,与驻社区单位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加之,条块分割、共建职责不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约束手段,导致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

 四、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顶层设计,明确方向,为推进社区党建谋篇布局

 一是统筹制定推进社区党建指导意见。建议从市级层面或者区级层面制定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二是统筹建立城市党建工作机制。建议建立市、区、镇、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领导议事制度,提高领导思想认

 识,形成市级牵头抓总、区级统筹协调、镇级核心领导、社区兜底管理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三是保障经费。从市级的层面考虑统筹协调经费或者明确经费来源渠道,更有利于落实经费,为推进社区党建提供经费保障。

 (二)理顺关系,优化要素,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探索社区干部的培育和选拔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社区干部、党员的发展标准,建强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的社区干部、起作用的广大党员“三支队伍”,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内涵式发展。加大干部、党员的培育力度,抓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队伍。

 进一步深化小区物业党建工作。逐步形成治理重心下沉到小区、人力智力投入在小区、资金资源保障在小区的格局:一是要保障小区党建有人抓。通过小区在册党员选举一批、社会招聘产生一批、上级党组织派任一批、“双报到”党员兼任一批、递进培养储备一批等方式,加强对小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育选任,重点从小区退休党员、热心党员和行业带头人中培育后备人选。把小区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考核范畴,从严压实责任。二是要保障小区党建有钱抓。按照小区党员、群众人数和小区规模,落实一定数额的党组织办公经费和服务党员群众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小区党费返还制度,视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给予一定比例的党费补助。鼓励通过社会捐赠、设立小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小区治理。三是要保障小区党建有阵地抓。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整合利用物业服务用房、业主委员会议事活动用房资源。

 把社会组织的培养与管理纳入整个治理体系。结合实际,妥善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把社会组织的培养与管理纳入整个治理体系之中,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进行重点培育,探索构建“政府引导、民间兴办、专业管理、民众受益、公众监督”的模式,社会呈现多元共治的发展前景。继而构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支撑、以社区志愿服务为协助”的“四社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服务合力最大化、协调治理最优化。

 (三)联动协调,统筹兼顾,努力构建社区大党委工作网络

 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双向述职考评等制度,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把共驻共建情况作为驻区单位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由街道、社区提出评价意见。将城社区党建工作情况与干部晋升奖惩、评优树模、推荐先进挂钩,推动共驻共建。从规范运行机制入手,逐步明确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党建、社会治理中的职责任务,明确驻区单

 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的具体责任,搭建组织联合、资源整合、服务共享、共驻共建等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党员和辖区单位党员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架构,不断完善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按照“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形成地域清晰、覆盖全面、归属明确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格局。在社区和楼宇、商圈设立党建服务中心和党建服务站,为辖区小微单位或商铺门店党员提供党建指导、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党建服务全覆盖。依托网格相应建立党组织,居民党员相对比较集中的楼院,要单独建立楼院党支部;居民党员相对比较分散的,可将若干居民楼院整合后建立联合楼院党支部。

 (四)分类指导,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推行社区党员分类和积分制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的党员有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等等,对象不同,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同。实践证明,推行党员分类管理和积分管理,因类施策,让每名党员都有“责任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无疑是调动城市社区党员积极

 性的一剂良药。

 (五)与时俱进,促进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大数据+ +党建”建设

 建立基层党建服务数据库,促进资源整合共享。由市级统筹,县区负责,乡镇(街道)主抓,村(社区)具体实施,收录辖区居民、党员信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定位分布,建立统一的党建服务数据库,分层级权限管理。另外,整合各县区党建网站、手机客户端、公众号等平台,形成媒体矩阵,充分发挥不同网络的优势,建立起集党建网站、党建频道、远程教育网络、党务办公系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载体于一身的“大数据智慧党建”枢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打造“全媒体”管理平台、宣传平台、共享式工作平台、交互式服务平台。

篇十: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区域化党建调研报告

 为扎实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破解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市建立“党建超市”平台,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充分释放各领域各单位党建活力,推动形成了以组织为连接纽带、以服务为共同追求、以积分为考核手段,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多元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动因背景 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能否实现互联互动、共建互补是推动城市区域化党建的关键。近年来特别是上海会议以来,我们采取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党建联盟、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措施,推进构建共驻共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互联互动难。互联互动不紧密,组织架构松散、议事随意,缺乏利益联结和工作抓手,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的服务清单目标性、针对性不强,一些服务群众的难题难以解决。二是党员发挥作用难。虽然驻区单位党员大都到社区报到,也推行了党员积分管理,但考核的大都是党员参加学习、定期参加社区活动等表面的东西,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与居民利益诉求缺乏一个精准对接平台,党员不知道如何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先锋作用难以发挥。三是社区党组织管理难。对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和党员作用发挥,只是一个定性的评

 价,缺乏一个精准有效的量化考核办法,难以调动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往往是联而不动、动而无为,影响区域化党建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行了“党建超市”做法,把群众的需求以项目的形式摆放到“超市货架”,并对这些项目进行赋分,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到“超市”分类认领,年底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积分量化考核,促进了共驻共建和党员作用发挥。

 (一)党建服务需求摆上“超市货架”。一是街道社区党组织需求项目上“货架”。街道社区党组织联合驻区单位党组织制定定期参加联席会议、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 5 项必选项目,根据全年工作计划和驻区单位实际,列出需求清单,作为自选项目,按照难易程度进行赋分发布,供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认领。二是党员群众需求项目上“货架”。街道社区党组织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统一为区域内党员制定了参加“三会一课”等 5 项必选项目,通过广泛征集基层困难党员、群众需求,筛选确定若干自选项目,逐级审核赋分后进行发布。比如,社区居民张某因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需要有人定期陪同去医院检查,他可以向社区党组织提出帮扶申请,社区党组织审查后,把的需求摆上“超市货架”,供党组织和党员认领。三是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清单上“货架”。驻区单位党组

 织可根据行业优势特点,党员可根据自身特长,合理确定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的清单,作为推荐项目,经街道社区党组织审核赋分后进行发布。比如,党员李某是单位的水电工人,他提出每月可以为居民免费维修水管一次,就可以作为服务项目摆上“超市货架”,供居民群众“消费”。

 (二)分类认领项目“消费积分”。一是党组织服务项目化。驻区单位党组织每年初在“超市货架”认领服务项目,其中 5 项必选项目,每项赋分 10 分,然后根据社区党组织提供的需求清单,认领一定数量的服务社区项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认领一定数量的居民群众提出的需求项目,完成项目积分达到 80 分,视为达标党组织。二是党员认领服务差异化。将党员划分为机关(学校)、社区、“两新”组织和特殊群体四个类别,每名党员要认领 5 项必选项目,每项赋分10 分,此外还必须立足本职工作、个人能力、生活环境等因素,认领一定数量的社区自选项目,完成项目积分达到 80 分以上,视为合格党员。对年龄偏大、长期生病或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党员,由个人申请,经支部研究,党委备案后,一事一议确定认领项目。对流动党员,鼓励线上认领所属党组织自选项目,也可认领工作所在地的服务项目。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提供的服务清单,作为推荐项目被街道社区、党员群众认领的,视完成情况将积分计入总分。三是超市管理网络化。搭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超市”平台,线上通过“党建超市”网站、APP、微信客户端等方式,线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党群服务点,选派“党建超市”指导员等方式,及时发布自选项目和

 推荐项目,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做好审核赋分,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与居民需求在网上实现精准对接。

 (三)积分考评定量定性。对党组织和党员认领的项目,每月调度一次完成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推进,年底集中评议,进行积分考核,并根据本年度受奖励和处分情况相应加扣分。实行必选项目“一票否决”制度,必选项目完不成的,自选项目分数不计入总积分,督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共驻共建活动。强化积分结果运用,对驻区单位将作为评选先进党组织和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依据,对党员将作为考核任用干部、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的重要依据,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其中,对评议得分 80 分以上的党员认定为合格党员,进行党员登记,颁发“合格共产党员”纪念章;60-80 分的暂缓登记,由所在支部进行帮扶,一年内帮扶仍不合格的,列为不合格党员;60 分以下的,直接列为不合格党员,组织关系转到街道党(工)委集中帮扶支部,由党(工)委安排专人进行帮扶,连续两年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的,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同时,建立了党员积分兑换制度,评议得分 80 分以上的合格党员可以用积分兑换党建读物、党员徽章等小礼品。

 三、取得成效 城市“党建超市”的建立,为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搭建了一个精准对接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互联互动、共驻共建的积极性,提升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实现精准服务。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精心选择“超市货架”上的民意诉求,实现了党建服务由“虚”变“实”,由“远”变“近”,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城市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认领服务项目 2.6 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2.8 万件,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广泛赞誉。二是实现精准管理。通过每年底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认领的项目进行民主评议,对每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情况进行精准量化赋分,极大地调动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三是实现精准提升。“党建超市”作为撬动城市区域化党建的一把“金钥匙”,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真诚为社区服务、为居民服务,带动整个市民素质的提升。居民也积极主动、力所能及地为驻区单位提供服务,特别是今年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许多居民自发为驻区单位打扫卫生、维持交通秩序,使驻区单位受益很大,真正形成了共融共建、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几点启示 **市探索建立“党建超市”,走出了一条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的新路子,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党员作用发挥的新途径,充分体现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生机与活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我们常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痛点就是创新点。**市创建的“党建超市”,对解决当前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

 意识不强、彼此联系较弱、协调运行不顺畅,党员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约束等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创新,做到瞄准靶心、有的放矢,才能实现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必须坚持统筹理念,用系统思维来看待城市基层党建。相比于以往的街道社区党建,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其任务和功能大大拓展。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要强化系统思维、开放意识和整体效应,把城市区域内的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谋划和推动,破除体制、隶属、级别的观念束缚,打通驻区单位、垂管行业、街道社区的围墙和壁垒,着力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党建共同体,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融合互通。

 (三)必须坚持重心下移,把服务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核心都在于人,只有群众认可、满意,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放到基层,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才能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城市居住群体日趋复杂、多元主体、多样需求等特点,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四)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用标准化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标准的制定是一门要求很高的科学,党建标准化建设只有符合实际,才能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方面发挥支撑、促进和保障作用。**市建立“党建超市”,通过设立必选项目、自选项目和推荐项目,明确各领域、各层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职责,确定合格基本标准,实现了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既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构建起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党建标准化建设只有符合实际,才能既增强抓党建的意识和动力,又提高抓党建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荐访问:区域性党建调研报告 区域性 党建 调研报告